關(guān)于高師合唱教材若干問題的思考
[Abstract]:The chorus course in normal universities is a subject with equal emphasis on theory and practicality. The compil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horus teaching material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normal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he training of new teachers. It is an urgent task for us to construct a modern chorus textbook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reform of basic music education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we should have correct guiding ideology, embody the nature of the times, pay attention to differences, highlight the nature of normal education, and focu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bilit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ir quality. Draw on the past experience of chorus textbook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to promote the maturity of chorus textbooks in normal universities.
【作者單位】: 湖南科技學院音樂系;
【分類號】:J60-4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王耀華;中小學音樂教育發(fā)展與高師音樂教育改革[J];音樂研究;2002年01期
2 楊和平,劉麗霞;音樂課程改革中的教材問題初探[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夏毅和;;多元文化音樂教育中的幾種關(guān)系辨析[J];音樂創(chuàng)作;2010年02期
4 王耀華;王安國;;科學性 音樂性 師范性 時代性——《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必修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特點[J];音樂探索;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艷;;地方性本科院校音樂專業(yè)器樂教學模式淺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年02期
2 高樹林;淺論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人才素質(zhì)的培養(yǎng)[J];畢節(ji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綜合版);2002年01期
3 高樹林;;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結(jié)構(gòu)與教學模式探析[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4 丁巖;;《淺析合唱<嘎哦麗泰>的改編手法》[J];北方音樂;2010年06期
5 張北北;;新課標下高師音樂理論滲透教學模式探究[J];北方音樂;2011年01期
6 王蓓;;淺論非專業(yè)大學生合唱團的分階段訓練教學法[J];北方音樂;2011年05期
7 王玉;;王方亮三部陜北民歌合唱作品分析與研究[J];才智;2008年13期
8 劉可英;;淺析新疆地區(qū)高師音樂教育專業(yè)的課程設(shè)置[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年05期
9 黃春玲;;探究大學生合唱形體表演的運用[J];滄州師范?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10 楊麗莉;;音樂教育專業(yè)課程設(shè)置改革的探討[J];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年01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資利萍;感性的呼喚[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2 金順愛;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民族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3 任秀蕾;20世紀中國合唱創(chuàng)作思維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4 金世余;我國中小學音樂校本課程開發(f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王東雪;當代泉州南音傳承社會運行機制研究(1980年至今)[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燕;我國高師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2 劉雯;中國流行歌曲改編的合唱作品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3 林峻;先秦時期我國音樂教育價值觀的演變及其現(xiàn)實參照性[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陳丹曦;論高師鋼琴的體驗教學[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5 李海燕;高等師范院校合唱課教學設(shè)計[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6 雷英;論合唱指揮中預備拍的運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7 陳丹;張以達合唱訓練研究[D];河南大學;2005年
8 田紅萍;中國當代女聲合唱藝術(shù)特征探微[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陳果;貝多芬《合唱幻想曲》與《歡樂頌》比較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10 楊明剛;試論建國前中國合唱藝術(shù)風格的階段性衍變及啟示[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山;;淺談高師院校合唱與指揮課程教學的改革[J];教育探索;2011年07期
2 朱曉蕾;;探討合唱教學中關(guān)于音色協(xié)調(diào)性的訓練[J];音樂大觀;2011年05期
3 陳蓓;;高師院校聲樂教育教材評析與提升探討[J];教育藝術(shù);2011年07期
4 曾遴琳;;高師音樂教育的合唱教學應注重其“師范性”[J];音樂大觀;2011年05期
5 楊永國;;探析高師院校音樂教師教育人才有效培養(yǎng)模式[J];中國人才;2011年14期
6 閆美莉;;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合唱教學[J];中小學音樂教育;2009年10期
7 郝宸樂;;對推進我國高師院校音樂教育改革的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8 鄭威;;淺談高師音樂教育實踐性教學[J];大眾文藝;2011年11期
9 張雪紅;;如何對待思想政治教育對象:同類還是不同類?——對高師院校思政教育成效低下的反思[J];大家;2011年16期
10 吳蕾;;論合唱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和諧[J];華章;2011年2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行恭寶;;高師院校改革應以培養(yǎng)創(chuàng)造型教師為核心[A];山西省創(chuàng)造學會創(chuàng)立大會暨首屆學術(shù)交流會議專輯[C];2001年
2 趙樹魁;關(guān)艷琴;;高師院校直面基礎(chǔ)教育新課改挑戰(zhàn)的對策探析[A];高教科研2006(下冊:專題研究)[C];2006年
3 姜忠元;焦景林;;高師院,F(xiàn)代教育技術(shù)公共課的思考[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研究——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2年學術(shù)年會交流論文集[C];2002年
4 李靜;張彩霞;;我國高師院校體教專業(yè)體操普修課教學內(nèi)容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7年
5 王玉蘭;徐鑫成;郭向陽;;我國高師院校師資配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A];高教改革研究與實踐(上冊)——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03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3年
6 余學好;;試析高師院校體育教學課程內(nèi)容構(gòu)建的思路與改革走向[A];第七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C];2004年
7 徐德平;;地方高師院?缡Φ日猩膶嵺`與思考[A];招生考試科研論文集[C];2005年
8 符春煥;;高師院校“頂崗實習”芻議——以云南省思茅師范高等?茖W校英語系為例[A];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職高專教育分會2008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9 鄧凡政;張茂林;張振新;;高師院;瘜W教育改革的思考[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shù)年會化學教育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10 封平華;趙自強;;適應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的高師幾何課程學科教育目標[A];全國高等師范院校數(shù)學教育研究會2008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綿陽師范學院 張繼華 張惠;西部高師院校發(fā)展亟須創(chuàng)新人才[N];光明日報;2008年
2 劉靜茹;創(chuàng)新高師院校辦學服務機制[N];吉林日報;2010年
3 記者 陳帆波;東北師大建全國首家教育人才市場[N];中國教育報;2009年
4 記者 金姝;四萬畢業(yè)生與千余單位面對面[N];吉林日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孟綺;中國音協(xié)合唱聯(lián)盟換屆不改初衷[N];音樂周報;2010年
6 鐘秉林;高師院校是教師教育創(chuàng)新的主體[N];人民日報;2003年
7 李燕;高師音樂教育培養(yǎng)什么人?[N];音樂周報;2001年
8 鄭師渠 方增泉;高師院校發(fā)展戰(zhàn)略和改革趨向[N];光明日報;2006年
9 記者 楊木林邋李宏偉;山西師大600大學生赴山區(qū)頂崗支教[N];山西日報;2008年
10 河北師范大學 王長華;高師院校轉(zhuǎn)型:挑戰(zhàn)和機遇[N];光明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秀蕾;20世紀中國合唱創(chuàng)作思維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2 喬邦利;中國當代中小型合唱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0年
3 柴俊;高師院校數(shù)學教師多元化、分層次培養(yǎng)方案設(shè)計與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4 張守波;數(shù)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yè)課程體系與教學模式統(tǒng)整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時偉;專業(yè)化視野下教師繼續(xù)教育的理論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6 王州;《世界民族音樂》課程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7 馬達;二十世紀中國學校音樂教育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1年
8 伊繼東;云南高等師范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9 唐恒鈞;頂崗實習中師范生專業(yè)素質(zhì)發(fā)展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娜達莎(Tyuryukhanova Natalia);中俄教師教育課程改革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滿華;高師院校公共課實施網(wǎng)絡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2 劉星喜;基于研究性學習的高師教育模式構(gòu)建[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3 時寶茹;高師院校研究型教學的理論與實踐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4 王忠印;高師院校實驗教學體系建設(sh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5 馬勝利;淺析湖南高師水彩畫教學特色[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6 姚蘭英;我國高師院校通識課程設(shè)置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7 秦文字;我國高師院校保持教師教育特色的途徑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8 黃勇榮;教師教育背景下高師院校改革與發(fā)展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5年
9 陳堯;高師院校形體課多元化教學內(nèi)容的實驗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10 彭艷紅;高師小學教育本科專業(yè)學生專業(yè)認同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496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496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