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列夫斯基《二十四首前奏曲》和弦材料分析
[Abstract]:Kabalevsky was one of the outstanding Soviet composer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His early creation was influenced by his teacher, Miaskovsky, and his later style showed the relevant features of the 20 th century musical language. His musical style is fresh and lively, and his musical language is easy to understan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ord materials of Kabalevsky's piano works < 24 prelude].
【作者單位】: 寧夏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24.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阮弘;藍狄尼六和弦新型式在同中音理論體系中的運用[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2 童忠良;中西樂學的對稱結(jié)構——音樂形態(tài)研究方法的若干體會[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宋瑾;究竟什么是音樂的后現(xiàn)代主義[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4 李林;20世紀西方打擊樂述略[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5 劉雪莎;貝多芬對奏鳴曲式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齊魯藝苑;2005年03期
6 莊曜;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nèi)作曲技術理論研究方法概述[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馬玉峰;簡析序列音樂及簡約派音樂風格特征[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8 張婉祺;;鋼琴——聲樂藝術永久的合作者[J];藝術研究;2006年02期
9 陳士森;作曲技術理論課程改革的探索——將音級集合理論引入作曲技術理論課程10年的回顧與思考[J];音樂探索;2004年01期
10 宋莉莉;橫看成嶺側(cè)成峰——對斯克里亞賓“神秘和弦”的歷史審視[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秦川;中國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與演奏的五度關系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2 田藝苗;潘德列茨基早期作品中的復調(diào)技法[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3 相西源;20世紀中國交響音樂作品中的主題構造形態(tài)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4 葉松榮;斷裂與失衡[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如春;蒂皮特四部交響曲作曲技術分析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高原;論調(diào)式與調(diào)性的教學[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2 王思特;巴托克《小宇宙》探微[D];南京藝術學院;2004年
3 韓晉寧;布里頓的《戰(zhàn)爭安魂曲》和聲手法分析[D];山西大學;2004年
4 張s,
本文編號:23333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333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