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建國以來二胡藝術發(fā)展中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
本文選題:建國以來 + 二胡藝術 ; 參考:《中國音樂》2011年01期
【摘要】:建國以來,二胡音樂在風格、題材等方面的拓展是其對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繼承弘揚的標志之一。在此過程中既注重了傳承保留本民族音樂文化的基因,又盡可能地吸收了外來音樂文化中有利于我們的音樂文化進一步發(fā)展的因素。在中外音樂文化劇烈碰撞的今天,本文期望從建國以來二胡藝術發(fā)展中對傳統(tǒng)音樂的繼承和此階段二胡藝術的創(chuàng)新這兩個方面對二胡藝術在現(xiàn)階段和將來的發(fā)展作進一步的思考。
[Abstract]: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erhu music in style and theme is one of its symbols of inheriting and carrying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In this process, we not only pay attention to the inheritance and preservation of our own national music culture, but also absorb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factors in the foreign music culture that are conducive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our music culture. Today, when Chinese and foreign music cultures collide violently, This paper looks forward to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music and the innovation of erhu art in this stage in the development of erhu art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will further reflect o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erhu art.
【作者單位】: 廣州大學音樂舞蹈學院音樂系器樂教研室;
【分類號】:J632.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牛苗苗;從秦地戲曲音樂論秦派二胡曲的風格[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4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榮芝;二胡協(xié)奏曲《長城隨想》解析及其演奏處理[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2 萬欣;二胡樂曲創(chuàng)作發(fā)展脈絡及展望[D];首都師范大學;2004年
3 許葉蓁;劉天華二胡教學活動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共引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邢立元;二胡演奏藝術的“情”和“韻”[D];上海音樂學院;2005年
2 汪海元;20世紀二胡音樂創(chuàng)作的歷史分期及其藝術特征[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3 李飛燕;劉天華二胡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征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4 鄭穎;劉文金與他的二胡作品[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梁茂春;北京大學與中國音樂教育——為“北京大學與藝術教育高級學術論壇”而作[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欒桂娟;音韻美——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精華[J];音樂研究;1992年01期
3 廖玉麟;二胡藝術中的三顆“明珠──論劉文金的二胡創(chuàng)作及其啟示[J];音樂研究;2000年01期
4 林俊卿;二胡樂曲的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J];中國音樂;1998年01期
5 劉東升;傳統(tǒng)戲曲樂隊中的弓弦樂器[J];中國音樂學;1993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志安;傳統(tǒng)京劇京胡伴奏藝術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蔡尚;他是二胡花園中辛勤的園丁[J];小演奏家;2003年12期
2 許多軍;承中鑒西 博采群芳——淺析劉天華對我國二胡藝術的貢獻[J];咸寧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李群;;劉天華作品《閑居吟》賞析[J];大眾文藝(理論);2009年13期
4 陳園;;談二胡藝術多元化發(fā)展的思考[J];大舞臺;2011年08期
5 張前;;二胡藝術之樹常青——喜聽閔惠芬“器樂演奏聲腔化”專場音樂會[J];人民音樂;2006年11期
6 呼延梅文;;從作品表現(xiàn)看二胡藝術的發(fā)展[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7 朱昌耀;;尊師 楷模 豐碑——記二胡演奏家閔惠芬[J];人民音樂;2010年03期
8 靳學東;;王國潼對現(xiàn)代二胡藝術的貢獻與啟示——寫在國潼先生從藝60周年從教50周年之際[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9 馮光鈺;20世紀的中國二胡藝術[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01期
10 王藝,胡志平;潤聲作韻 細膩入微 蔣鳳之二胡藝術表現(xiàn)手法研究[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喬建中;一件樂器和一個世紀[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2 趙寒陽;二胡教師請走出教學中的誤區(qū)[N];音樂周報;2007年
3 劉文金;新作品提出的新課題[N];中國藝術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張海君;百年二胡期待新作[N];中國藝術報;2001年
5 本報記者 冉茂金;二胡 承中華神韻 創(chuàng)世紀新曲[N];中國藝術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張銘媛;琴弦上奏響生命之歌[N];音樂生活報;2010年
7 曹紹德;二胡:一件樂器推衍民族音樂的興盛[N];中國藝術報;2007年
8 本報實習生 趙縝言 記者 邢曉芳;新老音樂嫁接能否存活?[N];文匯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張歡;二胡人武漢聚首話發(fā)展[N];音樂周報;2007年
10 劉迪;民樂應成音樂學院公選課[N];文匯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張麗;閔惠芬二度創(chuàng)作初探[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2 李祖勝;二胡藝術與江南文化[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曉娟;中國弦樂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發(fā)奮;建國十七年二胡藝術的創(chuàng)作與發(fā)展[D];山東大學;2010年
2 陳程;李長春二胡藝術初探[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3 周戀;論中和之美在二胡藝術作品中的體現(xiàn)[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4 劉君;傳統(tǒng)藝術的交融[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5 石鳴;戲曲音樂在二胡藝術中的地位和作用[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6 楊揚;劉天華的藝術視野與二胡藝術創(chuàng)造[D];天津音樂學院;2010年
7 吳樹燕;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民族與世界的成功交融[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8 陳志堅;淺論二胡與二胡藝術的民族性特征[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9 陳園;對二胡藝術走向世界問題的探討[D];天津音樂學院;2007年
10 楊松權;論西方小提琴演奏藝術對中國近現(xiàn)代二胡藝術發(fā)展的影響[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610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2061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