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華樂西傳法蘭西》中文版及原著中的疏漏
本文選題:《華樂西傳法蘭西》 + 中樂西傳。 參考:《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摘要】:法籍華人陳艷霞所著《華樂西傳法蘭西》是中國人開始關注中國音樂西傳的較早著述之一,1998年其中文版在國內出版,是目前國內此方面研究比較權威的史料。筆者(2007-2010年)在法國求學期間,從里昂圖書館找到法語原著及一些相關資料,發(fā)現(xiàn)了此書的一些問題和錯誤及其中文版中的一些疏失,如:被印反的譜例和"被遺忘的調號"等,由此種種問題,引起了相關研究的一些困惑。
[Abstract]:Chen Yanxia, a French-born Chinese, is one of the early works of Chinese people who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westernization of Chinese music. The Chinese version was published in China in 1998, which is the authoritative historical data in this field at present. During his study in France, the author found the original French works and some related materials from Lyon Library, and found some problems and errors in the book and some mistakes in the Chinese version, such as the spectral example of being printed and the lost tone number, and so on. All these problems have caused some confusion in related research.
【作者單位】: 沈陽音樂學院南校區(qū)音樂傳播系;
【分類號】:J60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施詠;;音樂審美心理的民族性與世界性[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洛秦;;音樂人類學的歷史與發(fā)展綱要[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3 劉順;對中國“鋼琴熱”的文化思考[J];溫州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4 周湘;夷樂與洋琴——清詩中所見西樂東傳[J];學術研究;2002年07期
5 鄒振環(huán);明清之際嶺南的“教堂文化”及其影響[J];學術研究;2002年11期
6 馬東風;中國樂理學科的歷史進程[J];中國音樂;2005年01期
7 陳偉;中國基督教圣詩發(fā)展概況[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8 史琳;對利瑪竇與中西音樂交流幾個問題的探討[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金橋;蕭友梅與中國近代音樂教育[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2 修彩波;近代學人與中西交通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3 馮效剛;20世紀上半葉中國鋼琴音樂文化[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鄭曉暉;18世紀歐洲音樂與“中國熱”[D];河南大學;2004年
2 李穎;明清唱樂記錄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雪穎;明代唱樂的初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4 徐丹;對中國鋼琴作品在教學中重要地位的再認識[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5 廖俊寧;明代樂隊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6 解曉瑞;對我國普通高校管樂藝術教育的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7 王曉茹;論朱載X <樂律全書>的舞樂思想[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瑛瑛;;淺談《華樂西傳法蘭西》中文版及原著中的疏漏[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8834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88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