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禮贊與謳歌——陸在易作品音樂會有感
本文選題:音樂會 + 大劇院 ; 參考:《人民音樂》2011年07期
【摘要】:正2010年11月14日,江蘇省演藝集團在南京紫金大劇院隆重舉行了"《中國,我可愛的母親》——著名作曲家陸在易作品音樂會"。音樂會由指揮家曹丁執(zhí)棒,男中音廖昌永、男高音顧欣和女高音殷桂蘭等歌唱家在音樂會中傾情獻唱。紫金大劇院內(nèi)座無虛席。音樂會上,集中展現(xiàn)了作曲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上半場演出了合唱序曲《在十八歲生日晚會上》,合唱音畫《行路難》、《雨后彩虹》以及被廣泛傳唱的藝術(shù)歌曲《望鄉(xiāng)詞》、《橋》、《祖國,慈祥的母親》、《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
[Abstract]:On November 14, 2010, Jiangsu Provincial Performing Arts Group held a grand concert of "China, my lovely Mother"-famous composer Lu Zaiyi's works in Nanjing Zijin Grand Theatre. The concert was attended by conductor Cao Ding, baritone Liao Changyong, tenor Gu Xin and soprano Yin Guilan. The Zijin Grand Theater is full of seats. The concert feature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orks of the composer. In the first half, he performed the choral prelude "at the Eighteenth Birthday Party", the chorus painting "difficult way", "Rainbow after the Rain" and the widely sung art song "Wang Xiang ci", "Bridge", "the Motherland, the kind Mother", "Water tune Tou"
【作者單位】: 南京藝術(shù)學院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澎;聽音尋路——譚盾音樂會聽后感[J];音樂愛好者;2003年10期
2 曾成思;;品味平喉陳玲玉[J];南國紅豆;2011年02期
3 舒海藝;;觀看舟舟音樂會有感[J];琴童;2009年05期
4 王建元;;生命的禮贊與謳歌——陸在易作品音樂會有感[J];人民音樂;2011年07期
5 斯·維諾格拉茨卡婭 ,馬林;夏里亞平音樂會[J];俄羅斯文藝;1992年05期
6 王西麟;對一場作品音樂會的聯(lián)想[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6年02期
7 音翔;波蘭華沙國家愛樂樂團[J];視聽技術(shù);1998年06期
8 李洋;;抓住時代感才能出好歌[J];北方音樂;2007年07期
9 慕冬;;ALL RIGHT,杰西·諾曼[J];書城;2006年07期
10 霍長和;;感受劫夫——2005劫夫作品音樂會觀后[J];人民音樂;200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紀孔凱;;班級音樂會——音樂考評的改革[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章奎生;楊志剛;;蘇州科技文化中心大劇院開幕首演建聲設(shè)計及音質(zhì)效果獲各方好評[A];中國聲學學會2007年青年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C];2007年
3 ;姜嘉鏘先生論吟誦[A];吟誦經(jīng)典、愛我中華——中華吟誦周論文集[C];2009年
4 紀露;;高雅與通俗的“界定”——看戴玉強獨唱音樂會有感[A];高等黨校藝術(shù)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5 尹愛青;金順愛;;“尊重的教育”理念指導下的高師音樂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與實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6 王潤身;;我最滿意的作品[A];電影表演創(chuàng)新集——第九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2003年
7 郭向明;;讓西洋樂器講中國故事——外向型音樂曲譜類圖書價值淺說[A];優(yōu)秀出版物價值論:中國編輯學會第十三屆年會優(yōu)秀文集[C];2008年
8 姜之國;;和聲·涅i謾髑究坪蛻萄舾晌侍獾乃伎糩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9 張玉榛;;西塔爾琴與西方音樂的相遇——印度音樂家拉維•香卡[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10 周燕;;讓每塊金子都閃光——新課程背景下音樂課堂教學評價的體會[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吳小雁;文化盛宴賣“站票”折射文化饑渴[N];中國改革報;2008年
2 記者 李紅艷;2008北京新年音樂會首度移師國家大劇院[N];北京日報;2007年
3 唐若甫;新劇院 老面孔[N];經(jīng)濟觀察報;2008年
4 相西源;民族管弦唱秋韻[N];音樂周報;2006年
5 張景勇;國家大劇院舉行開幕音樂會[N];人民日報;2007年
6 趙忱;國家大劇院開幕音樂會喜慶熱烈[N];中國文化報;2007年
7 若水;相聚獵獵軍旗下 共抒無盡當兵情[N];中國藝術(shù)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紫茵;久石讓走出動漫大放光彩[N];音樂周報;2006年
9 記者 陳熹邋通訊員 周媛媛;琴臺大劇院五月音樂季琴動江城[N];湖北日報;2008年
10 梁茂春;期待多年的音樂會[N];音樂周報;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陸作曲家研究(20世紀30-80年代)[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2 周相錄;元稹生平與作品考索[D];陜西師范大學;2000年
3 畢榮建;論發(fā)表權(quán)[D];吉林大學;2009年
4 徐昭宇;演奏型態(tài)的分析與音樂意義的追索[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5 于林立;媒介性:后現(xiàn)代藝術(shù)的存在[D];山東大學;2005年
6 楊寶林;劉熙載書學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7 武麗霞;唐代雜傳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8 鄭錦揚;日本“清樂”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9 廖增湖;沸騰的土地——莫言論[D];華東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瓊;矛盾情結(jié)與藝術(shù)模糊性[D];復旦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琳;從國家大劇院的成功運營看其在文化演出領(lǐng)域的發(fā)展[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2 賈筱瑜;劇院營銷戰(zhàn)略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3 陳志強;計劃、積累與突破[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4 鄭勝藍;中國國家大劇院觀眾區(qū)域使用后評估[D];清華大學;2010年
5 揭小鳳;中國國家大劇院表演區(qū)域使用后評估[D];清華大學;2010年
6 李絢;帕格尼尼小提琴炫技風格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7 宋博媛;燕趙多慷慨,,笙管奏華章[D];河北大學;2006年
8 林彥君;論小提琴曲《金色的秋天》的創(chuàng)作特點及演奏處理[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9 霍小娟;超越苦難的生命之歌——艾蕪與杰克·倫敦流浪作品比較論[D];遼寧師范大學;2001年
10 尚洪剛;一位用交響樂思考歷史的音樂家—王西麟和他的交響樂創(chuàng)作[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465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846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