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正教音樂淺釋
本文選題:東正教 + 圣樂。 參考:《世界宗教文化》2011年03期
【摘要】:東正教的禮拜歌唱具有祈禱、交流和傳達教義的功能,其歌詞內(nèi)容來自《圣經(jīng)》和教會傳統(tǒng),歌唱特點為無樂器伴奏,方法有單聲部的伴唱、對唱以及后來俄羅斯東正教會運用的多聲部合唱等。俄羅斯東正教歌唱經(jīng)歷了符號歌調(diào)、基輔歌調(diào)、道路歌調(diào)、多聲部合唱、作曲家作品等形式。教堂鐘聲在俄羅斯東正教生活中不僅是報時的工具,指示禮拜時間,而且能夠表達快樂、痛苦與喜慶。
[Abstract]:The worship singing of the Orthodox Church has the functions of praying, communicating and conveying the doctrine. Its lyrics come from the Bible and the church tradition. The singing is characterized by non-musical accompaniment, and the method has a monophonic accompaniment. The duet and the polyphonic chorus later used by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Russian Orthodox singing has experienced such forms as symbol tune, Kiev tune, road tune, multi-part chorus, composer's works and so on. Church bells are not only a time tool in Russian Orthodox life, but also express pleasure, pain and joy.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xué)哲學(xué)系-宗教學(xué)系;北京大學(xué)外國哲學(xué)研究所;
【分類號】:B976.2;J608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永潔;頌贊上帝的愛——有感于武漢市教會成立圣樂團[J];天風(fēng);2003年03期
2 薛彥莉;苦難之花 馥郁芳香──基督教圣樂漫談[J];世界宗教文化;2000年03期
3 周志治;基督教圣樂的神圣體驗[J];天風(fēng);2003年08期
4 吳孟慶;為人民而歌——中國基督教的圣樂[J];天風(fēng);2005年01期
5 ;消息[J];天風(fēng);1994年03期
6 林孔華;;論圣樂之“圣”[J];天風(fēng);2009年01期
7 賈文亮;;何為天主教的圣樂[J];中國天主教;2009年05期
8 ;港澳臺、海外教會消息[J];天風(fēng);1998年12期
9 林孔華;;樂以載道、道以化樂——圣樂和圣言的關(guān)系[J];天風(fēng);2007年11期
10 泉恩;愛心芳香[J];天風(fēng);1996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顧平旦;;十七、十八世紀沙俄在北京的東正教會真相[A];紀念北京市社會科學(xué)院建立十周年歷史研究所研究成果論文集[C];1988年
2 李強;許永紅;;論俄羅斯樂舞戲劇藝術(shù)對東亞諸國文化的影響[A];多元視野中的中外關(guān)系史研究——中國中外關(guān)系史學(xué)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5年
3 趙為;榮潔;;再論俄羅斯傳統(tǒng)文化中的驅(qū)病咒語[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xué)與研究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4 ;作者索引[A];199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上冊)[C];1999年
5 ;作者索引[A];199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xué)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冊)[C];1999年
6 蔡鴻生;;俄羅斯館醫(yī)生與清朝宗室的晉接[A];中外關(guān)系史論叢(第三輯)[C];1987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樂峰;東正教研究的重要性與我國近年來的有關(guān)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院報;2006年
2 石墨;俄羅斯東正教的分合之路[N];南方周末;2007年
3 ;俄羅斯古代文化中的東方性(下)[N];中俄經(jīng)貿(mào)時報;2008年
4 戴定澄;譚盾:《復(fù)活之旅》再走“水路”[N];音樂周報;2003年
5 志音;中芭樂團從“深坑”起跳[N];音樂周報;2006年
6 何光滬;宗教對話的歷程[N];中國民族報;2006年
7 [俄]阿·羅曼諾夫 俄羅斯科學(xué)院遠東問題研究所 戴桂菊 摘譯 北京外國語大學(xué)俄語學(xué)院;俄羅斯宗教的古今概貌[N];中國社會科學(xué)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王婭萍 江世震 莊俊華;“南澗跳菜 東方芭蕾”[N];云南日報;2004年
9 柯文輝;讀陳秀卿《硯邊拾得》[N];中國藝術(shù)報;2007年
10 陳克勤;奧爾默特緣何訪俄[N];光明日報;2008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9條
1 賴錫中;高雄市傳統(tǒng)圣樂的機體發(fā)展及其文化特性之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10年
2 楊翠紅;俄羅斯東正教會與國家政權(quán)關(guān)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4年
3 雷麗平;斯大林與赫魯曉夫時期蘇聯(lián)的宗教政策與政教關(guān)系[D];吉林大學(xué);2006年
4 王振海;戈爾巴喬夫時期蘇聯(lián)宗教政策及其影響(1985-1991)[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9年
5 顧蓓;圣母崇拜的歷史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3年
6 張海鷹;俄國古典歐亞主義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10年
7 王萍;俄羅斯白銀時代宗教哲學(xué)的文化批判與重建[D];黑龍江大學(xué);2010年
8 梁秋;別爾嘉耶夫宗教哲學(xué)的現(xiàn)代性批判維度[D];黑龍江大學(xué);2012年
9 王海軍;《羅斯法典》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2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劉丁一;20世紀后半期美國東正教特點及其形成原因解析[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11年
2 孫寶艷;論20世紀早期東正教對哈爾濱民眾生活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xué);2012年
3 王忠威;東正教對俄羅斯民族性格的塑造[D];黑龍江大學(xué);2010年
4 陳小玉;無神論的確立與東正教的衰落[D];復(fù)旦大學(xué);2011年
5 包桂川;當(dāng)代俄羅斯教育體系中的東正教文化植入[D];四川外語學(xué)院;2012年
6 鄭江婷;蘇聯(lián)解體后俄羅斯東正教的復(fù)興之路[D];上海外國語大學(xué);2012年
7 荊喜雙;斯大林時期蘇聯(lián)東正教會與國家政權(quán)關(guān)系問題初探(1924-1953年)[D];東北師范大學(xué);2006年
8 楊春娟;試論俄羅斯獨立后東正教的復(fù)興[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8年
9 郭文靜;東正教在新疆的歷史與現(xiàn)狀分析[D];新疆師范大學(xué);2008年
10 王巖,
本文編號:179403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7940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