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歌詞中的契約精神——中國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與審美現代性研究之一
本文選題:民國歌詞 + 早期都市流行歌曲。 參考:《江西社會科學》2011年05期
【摘要】:契約精神是現代性的體現,是個體自由的基礎,是現代公民審美價值取向的映射。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契約已經由單純的社會學和法學語詞發(fā)展成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特殊概念。在契約精神的美學觀照下,中國早期都市流行歌曲呈現出獨特的美學意蘊,成為民國時期最重要的音樂樣式之一。本文從民國歌詞中契約精神的主要表現入手,分析這一現象的民族淵源和現代內涵,并闡釋其美學現代性的價值與當下意義。
[Abstract]:The spirit of contract is the embodiment of modernity, the foundation of individual freedom and the reflection of modern citizen's aesthetic value orient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ontract has developed from a simple sociological and legal word into a special concept with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 Under the aesthetic view of contract spirit, Chinese early urban pop songs showed unique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beca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musical styles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tarting with the main expression of the spirit of contract in the lyric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ational origin and modern connotation of this phenomenon, and explains the value and present significance of its aesthetic modernity.
【作者單位】: 上海師范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
【基金】: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與都市文化”(2009JJD840013) 上海市教委重點創(chuàng)新項目“早期都市流行歌曲與美學現代性研究”(2011年)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614.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許文霞;我的父親許如輝與中國早期流行歌曲[J];中國音樂學;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希斌;“公共性”視角下政府行政人員的角色定位[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2 段一;公共產品的邊界[J];當代財經;2003年11期
3 胡德平;;論西方近代國家起源觀的社會契約論轉向[J];東方論壇;2006年02期
4 戚建剛;合作、牽制與法律程序——新東歐六國緊急權力制度[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5 艾茜,王林清;再看人格權[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6 方世榮;孫才華;;關于政策與法律關系的再思考——從集中和反映人民意志的視角[J];湖北社會科學;2006年05期
7 蔣關軍;師生對話的澄明與實現——存在主義視界中的“去蔽”思考[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05年05期
8 杜雄柏;謝岸燁;;我國目前不宜廢除經濟犯罪死刑[J];文史博覽;2006年04期
9 曾芳芳;從主權在民到極權主義的歧變——一種解讀盧梭《社會契約論》的話語指向[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曹薇;;大學內部學生權力探析[J];東華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瑛;企業(yè)信用法律規(guī)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2 張茗;從美國“民主”到法國“革命”[D];復旦大學;2005年
3 陳紅梅;網絡傳播與公眾表達[D];復旦大學;2005年
4 章延杰;論政府信用[D];復旦大學;2005年
5 紀建文;知情權論[D];山東大學;2005年
6 董燕;林語堂文化追求的審美現代性傾向[D];山東大學;2005年
7 曾祥華;行政立法的正當性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8 曹永國;自然與自由[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9 林立公;道德治理及其實現方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10 周月魯;基于社會營銷的水土保持行為與傳播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孟軍紅;我國緊急狀態(tài)法律體系構建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2 張奉君;休謨正義觀述評[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3 李紹元;走向世界正義的現實烏托邦[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楊博睿;試析委托—代理理論在我國行政管理領域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4年
5 劉建輝;法典化立法模式評析[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6 何水;服務型政府及其在我國的建構[D];四川大學;2004年
7 唐益;洛克視野中的自然權利論[D];北京大學;2005年
8 王安;中國政府行政的政治環(huán)境建設[D];河海大學;2005年
9 劉葉深;法律方法與法律論證理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10 史小寧;所有制、產權與現代市場經濟的發(fā)展[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7884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788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