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托克音樂的結(jié)構原理——黃金分割與斐波拉契數(shù)列在巴托克音樂中的運用
本文選題:巴托克 + 黃金分割 ; 參考:《四川戲劇》2011年04期
【摘要】:正"結(jié)原理"是巴托克音樂一個啟迪人智慧的亮點,使巴托克音樂閃爍著客觀、理性的光輝。有必要指出,本文所謂的"結(jié)構原理",并非僅指音樂作品單純的曲式結(jié)構,而是指一種從內(nèi)到外、由點及面,滲透音樂整體的結(jié)構思維。這種思維幾乎深入到了巴托克音樂要素的一切方面。因此,從這種意義上來說,巴托克音樂
[Abstract]:The "knot principle" is a bright spot of Bartok music, which makes Bartok music glint with objective and rational brilliance.It is necessary to point out that the so-called "structural principle" in this paper does not refer only to the simple musical structure of musical works, but to a kind of structural thinking which permeates the whole music from inside to outside, from point to face.This kind of thinking goes deep into almost all aspects of Bartok's musical elements.So, in this sense, Bartok music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
【分類號】:J6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復興;;巴托克的啟示[J];音樂生活;2011年07期
2 馮莉;;試析六首巴托克《羅馬尼亞民間舞曲》(上)[J];鋼琴藝術;2011年07期
3 孫憲偉;;巴托克新民族主義音樂的藝術特征[J];飛天;2011年12期
4 杜娟;;巴托克鋼琴音樂中的表現(xiàn)主義與后現(xiàn)代主義[J];大眾文藝;2011年16期
5 常沁怡;;巴托克三首鋼琴協(xié)奏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及音樂特征[J];電影評介;2011年12期
6 李肖一;何玉明;;關于巴托克民族音樂學實踐與理論的研究[J];作家;2011年16期
7 王自東;;利蓋蒂《音樂探索》及“十二音全集”音高構造法研究(下)[J];音樂研究;2011年04期
8 鮑元愷;鮑玉珩;;《中國風》的理想與實踐——交響音樂系列《中國風》二十年再思考[J];電影評介;2011年14期
9 魏征;王真;;作為音樂評論家的阿多諾新音樂理論研究歷史與現(xiàn)狀[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劉波;;巴托克與他的《小宇宙》[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2 徐平力;;和聲教學中的近現(xiàn)代和聲理論[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3 羅藝峰;;馬來民間音樂的節(jié)奏模式與馬來文化的深度結(jié)構[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4 高偉;;高師鋼琴教學內(nèi)涵的二維闡釋——一種基于音樂審美與文化傳承理念的解讀[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5 王丹琴;;東西交融:柯達伊教學體系中的多元性分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宋湘鍇;重視民間音樂的作曲家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7年
2 張蕾;白建宇攜手愛樂演繹巴托克名篇[N];音樂周報;2005年
3 宋湘鍇;重視民間音樂的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7年
4 高為杰;巴托克的絕筆之作[N];音樂周報;2004年
5 宋湘鍇;重視民間音樂的作曲家巴托克[N];音樂周報;2007年
6 李瑾;“巴托克”在齊默爾曼手中出新[N];音樂周報;2005年
7 智明;鮑元愷和巴托克的“對話”[N];音樂周報;2006年
8 丁永明 編譯;莫扎特樂曲有意無意均“黃金分割”[N];大眾科技報;2002年
9 潘陽;緊張詭異的天外之音[N];信息時報;2000年
10 景作人;聽“北交”閉幕音樂會[N];音樂周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朱琳;對珀·紐加德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中期“層次化結(jié)構”技術的探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甜;常態(tài)與裂變:巴托克音樂創(chuàng)造的雙重維度[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2 劉霄;巴托克鋼琴組曲《在戶外》的音樂特色與演奏探索[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3 牛豐;探索巴托克《在戶外》組曲的音響特色及演奏[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4 常沁怡;巴托克三首鋼琴協(xié)奏曲分析與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王莉娜;巴托克鋼琴組曲《戶外》音樂分析[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思特;巴托克《小宇宙》探微[D];南京藝術學院;2004年
7 張瀟;巴托克《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靜;巴托克《第三鋼琴協(xié)奏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王小力;巴托克《第三、第四弦樂四重奏》分析與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10 張濤;論肖邦鋼琴作品中和弦外音的美學意義[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518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7518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