鑼鼓經(jīng)及其傳承方式所體現(xiàn)的中國音樂思維方式
發(fā)布時間:2018-03-04 22:06
本文選題:鑼鼓經(jīng) 切入點(diǎn):口傳心授 出處:《音樂探索》2011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鑼鼓經(jīng)是中國打擊樂的主要記譜方法,主要通過口傳心授的方式進(jìn)行傳承。這種方式方法在書譜、錄音、網(wǎng)絡(luò)、多媒體等各種現(xiàn)代傳承方式流行的今天仍然被普遍采用,這與鑼鼓經(jīng)和口傳心授所具有的科學(xué)性和獨(dú)特優(yōu)點(diǎn)分不開。它們生動、形象地反映了中國打擊樂的音樂特征、組合方式、演奏方法,與本地語言和民族文化息息相關(guān)。本文從鑼鼓經(jīng)及其口傳心授傳承方式本身的特點(diǎn)出發(fā),分析其所體現(xiàn)的中國音樂思維方式,研究其在音樂記譜、傳播、表演、教育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價值。
[Abstract]:Percussion is the main record Chinese percussion spectrum method, mainly through the way of inheritance. Oral teaching that inspires true understanding within this method in the book, recording, network, multimedia and other modern popular heritage today is still widely used, it is with the percussion and the scientific and unique advantages of oral teaching that inspires true understanding within inseparable. They are vivid.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usic, percussion Chinese combination, playing methods,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local language and culture.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ercussion and inheritance mode of oral teaching that inspires true understanding within itself, of which reflects the way of thinking of the Chinese music, in music notation, communication, performance, special value of education the.
【作者單位】: 上海音樂學(xué)院音樂教育系;
【分類號】:J613.1
【參考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劉富琳;中國傳統(tǒng)音樂“口傳心授”的傳承特征[J];音樂研究;1999年02期
2 蔡際洲;從思維方式看中西音樂之比較——關(guān)于中國音樂研究與創(chuàng)作的哲學(xué)反思[J];音樂研究;2002年03期
3 管建華;中華文化作為母語音樂教育的性質(zhì)和意義[J];人民音樂;1996年01期
4 馮振琦;談音樂思維與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共性[J];藝術(shù)教育;2005年01期
5 彭瑜;川劇鑼鼓牌子的曲式結(jié)構(gòu)[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xué)院學(xué)報);2004年04期
6 王凌雨;朱群;;中國傳統(tǒng)音樂的傳播媒介研究[J];中國音樂;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xiàn)】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葛卉;;中國藝術(shù)歌曲漫談[J];北方音樂;2011年07期
2 李琳;;淮海戲在沭陽縣第一實(shí)驗小學(xué)傳承的考察與研究[J];北方音樂;2012年04期
3 彭小哲;;從對藝術(shù)歌曲的賞析分析中西方音樂審美差異[J];大家;2011年24期
4 周t,
本文編號:15674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5674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