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潤澤生命的音樂教學路徑
本文關鍵詞: 潤澤生命 音樂教學 生命教育 人性 創(chuàng)新 出處:《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關注人的生命完整、自由地成長與發(fā)展的教育是本真的教育,是現(xiàn)代教育的應有之意。教育的真諦與要義就在于使人獲得屬人的生命,去取得人的身份和資格,使人成為人。因此,生命乃教學之基,教學要循于生命,教學更要達于生命,最后達成生命與生命的共契。因此,潤澤生命的音樂教學要實現(xiàn)音樂與生命的共契,必須探索本真的音樂教育,在實際的音樂教學中啟發(fā)學生對人性的思考和對生命的感悟,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創(chuàng)新能力,這是潤澤生命的音樂教學的理想路徑。
[Abstract]:The education of concern for the integrity of human life and fre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s the true education, which is the proper meaning of modern education. The true meaning and meaning of education is to enable people to acquire personal life and to acquire their identity and qualifications. Therefore, life is the foundation of teaching, teaching must follow life, teaching must reach life, and finally reach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between life and life. Therefore, the music teaching of moistening life should realize the common understanding between music and life.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true music education, to enlighten the students to think about human nature and to realize the life in the actual music teaching, and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artistic innovation ability, which is the ideal way to moisten life's music teaching.
【作者單位】: 華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鐘恩富;;生命化音樂教育的使命及其構建[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2 許琳;試論音樂教育在學生個性發(fā)展中的作用[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毓秀;;淺談舞蹈藝術的綜合性[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6年01期
2 張琴;;論音樂概念的發(fā)展[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3期
3 姚愛斌;康德、叔本華崇高論之比較[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4 謝健;馮建國;;李煜詞中的女性審美意象和藝術自敘性[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5 劉康凱;;審美意識形態(tài)論爭中三種替代性理論方案考察[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6 韓昕昕;;柴可夫斯基《D大調(diào)小提琴協(xié)奏曲》的形象分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楊芳;;論現(xiàn)代水墨的精神特質(zhì)[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3期
8 許英英;矯蘇平;;談空間序列的節(jié)奏[J];安徽建筑;2008年04期
9 肖晴;;符號中的美與設計思維——波特蘭市政廳的形象與精神分析[J];安徽建筑;2011年01期
10 莊英邦;;淺論舞蹈中的意境美[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胡飛;喻曉;;論設計的客觀性[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2 王天銳;;淺議貴州民族文化[A];布依學研究(之七)——貴州省布依學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七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3 沙強;王秋茹;包云鈞;;基于情感體驗的兒童玩具設計研究[A];Proceedings of the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Volume 1)[C];2008年
4 陳偉;陳正勇;;20世紀早期中國流行歌曲的文學性[A];都市文化——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羅斯寧;;論辛棄疾詞中菊花和鷗鳥的意象[A];2003中國上饒辛棄疾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蔡瑜;;王昌齡的“身境”論——《詩格》析義[A];唐代文學研究(第十三輯)[C];2008年
7 王建舜;;云岡石窟雙窟造像的審美文化研究——模式、分解與對稱、互補[A];2005年云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研究卷)[C];2005年
8 程曉曦;單軍;;地域性城市設計與研究的邏輯理念——以青海省海南州恰卜恰鎮(zhèn)城市設計為例[A];2007中國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規(guī)劃成果博覽會、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肖湛;許海;;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論音樂和其他藝術的區(qū)別[A];美學、文藝學基本理論建設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10 鄭莉;;創(chuàng)造是音樂的生命,,音樂促進我們創(chuàng)造——簡論音樂教育與創(chuàng)造能力培養(yǎng)的關系[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現(xiàn)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文輝;語言評價理論的價值哲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吳舜立;自然審美:川端康成的文學世界[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何東;論自覺誤讀[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6 陳建新;李漁造物思想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史根洪;嵌入視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8 李鳳亮;詩·思·史:沖突與融合——米蘭·昆德拉小說詩學引論[D];暨南大學;2001年
9 牛獻忠;人的建設論[D];中共中央黨校;2002年
10 張君仁;花兒王朱仲祿[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許耕耘;靜觀萬象——中國古典園林中的審美境界[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陳哲;中國傳統(tǒng)紋飾在現(xiàn)代裝飾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3 董鳴;絲網(wǎng)版畫的印痕魅力[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關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孫方旭;論汪立三鋼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蘊“層次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平安;探驪中國武術中“黃金分割”思想[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7 汪洵;蕭紅小說的感傷品格論[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8 王秀梅;休閑食品包裝的趣味性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孫琦;基于產(chǎn)品意象的感性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10 譚卓華;從桃花源到浣花溪——杜甫對陶淵明精神家園的守望[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柳海民;娜仁高娃;;基礎教育改革30年:理論創(chuàng)新與實踐突破[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2 諶紅桃;生命教育任重而道遠[J];寧夏教育;2004年Z1期
3 潘鳳亮;“生命教育”先要“關懷”權利[J];人民教育;2004年2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喬紅琳;;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中的生命意識教育[J];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年07期
2 劉慧;;生命教育為健康成長奠基[J];博覽群書;2011年06期
3 ;聚焦課堂 注重研修 重點推進生命教育[J];大眾心理學;2007年09期
4 張留安;;論音樂教學的過程與結(jié)果[J];黃河之聲;2011年13期
5 李雯清;;以“人性”角度論不可腰斬的張愛玲[J];青年文學家;2011年14期
6 魏俊峰;;跳動的音符——淺談音樂教學中滲透的人文教育[J];文學教育(中);2011年08期
7 馬德;;偏偏[J];雜文月刊(選刊版);2011年08期
8 孟蘭;;開放閱讀資源 開展生命教育[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8期
9 王朝霞;;心理效應在音樂教學中的影響與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年23期
10 劉振;韓艷;;用書畫感悟最真的人性——訪畫家yC連月[J];神州;2010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艷;;通過美育談音樂教學[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2 楊望舒;;幼兒多元智能中的音樂領域[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國名校卷)(四)[C];2009年
3 何暉;;新理念、新教材對高中音樂教學的啟示[A];《新時代的腳步聲》之五——現(xiàn)代教育新論[C];2002年
4 宋莎莎;;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的校本研究[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上)[C];2007年
5 潘淑華;;蒙古族音樂教學要從培養(yǎng)幼兒的興趣入手[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內(nèi)蒙古卷)[C];2010年
6 崔艷;;在音樂教學中弘揚民族音樂——從《新疆好》談談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來輔助音樂教學[A];中國當代教育理論文獻——第四屆中國教育家大會成果匯編(下)[C];2007年
7 吳躍躍;沈暢;;“模糊”——音樂教學的藝術![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張曉青;;如何培養(yǎng)智障兒童的音樂興趣[A];第三屆全國兒童康復學術會第十屆全國小兒腦癱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9 陸靜蕾;;用音樂點燃創(chuàng)新的火花——談音樂教學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10 黃婷;;“情”歌——小學低中年段音樂欣賞教學之管見[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組 執(zhí)筆 張艷紅 閆軍軍 袁文斌;強化輿論引導作用 推進生命教育深入開展[N];河北日報;2010年
2 蔡玲玲 高玲 陳筠;生命教育盲點多[N];中國婦女報;2005年
3 東北林業(yè)大學 陳文斌 劉經(jīng)緯 劉偉杰;生命教育:繁茂大學生生命綠洲[N];中國教育報;2005年
4 嚴陽;“生命教育”不應僅限于“性健康”[N];工人日報;2003年
5 鄭莉;體驗是音樂教學的真諦[N];音樂周報;2003年
6 記者 柯楊;生命教育走進省會課堂[N];河南日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劉領;讓“生命教育”走進校園[N];錦州日報;2008年
8 上海高校都市文化E研究院教授 宋莉華;清明時節(jié),請關注生命教育[N];文匯報;2009年
9 張麗萍 城區(qū)鳳山第四小學;演繹生命教育 樹立生命本位[N];汕尾日報;2009年
10 何秀山;推進生命教育 創(chuàng)建特色學校[N];連云港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穎;音樂教學系統(tǒng)設計理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美云;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踐探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3 張敏;科學教育:人性迷失與理性遍尋[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4 徐敦廣;審美現(xiàn)代性視角下的美國音樂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蘇健;管理與人性[D];中共中央黨校;2003年
6 陳輝;現(xiàn)代社會制度構建的人性訴求[D];黑龍江大學;2006年
7 王立紅;大眾文化理論批判[D];吉林大學;2007年
8 陳彩玲;現(xiàn)代語境中的歷史劇創(chuàng)作[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9 張小勇;維柯教育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10 王麗慧;從唐宋詞到當代流行歌曲[D];復旦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欣欣;當前我國大學生生命教育研究[D];燕山大學;2010年
2 白曉棠;高中生物學教學中的生命教育[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丁楊;生命教育的實踐回歸[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朱潔;生命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5 王鋒;在中學化學課程中實施生命教育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何曉杰;我國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問題及對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虞培雯;在小學中年級信息科技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8 解靜靜;論高職院校生命教育的基本內(nèi)容與有效路徑[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9 程燕;初中生命科學教材中生命教育的比較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麗霞;滬教版初中語文新教材生命教育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5107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510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