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達州地區(qū)民歌的特征及演唱風格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09 07:32
本文關鍵詞:四川達州地區(qū)民歌的特征及演唱風格研究
【摘要】:論文從聲樂學、傳統音樂學、曲式結構學、音樂美學、民俗學等學科角度,以達州地區(qū)的民歌為素材,通過文獻研究法、實地考察法、訪談法、田野工作等研究方法,系統的對達州地區(qū)民歌的特征及演唱風格進行了創(chuàng)新性研究,尤其以宣漢縣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為例做出了仔細分析,這對于發(fā)展民族音樂、繼承民族文化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本文分四章來論述四川達州地區(qū)民歌的特征及演唱風格,,第一章從達州地區(qū)的地理特征與文化背景兩個方面進行探討,從而分析達州民歌產生和發(fā)展的背景。第二章從原生態(tài)民歌、特殊時期民歌、新民歌三個方面闡述達州地區(qū)民歌的分類及特征。第三章論述達州地區(qū)民歌的歌唱風格,從歌詞特色、唱腔、曲調、原始民歌與新民歌、演唱風格的時代性發(fā)展五個方面探討了達州民歌的內部形態(tài)和演唱風格。第四章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宣漢縣“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的演唱風格特征為例,綜合分析了歷史背景與文化淵源、演唱形式與演唱風格、美學特點與藝術價值,進一步探討了達州民歌的特征與演唱風格。
【學位授予單位】:四川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60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瑞;陳國志;;音樂人類學視野下巴蜀民歌中的人文內涵與寓意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2 胡郁青;;淺談四川民歌《尖尖山》[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3 胡郁青;;試論巴山山歌的特色[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3年04期
4 桂德承;蘇謙;;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保護與開發(fā)初探[J];四川文化產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周蘭;;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的源流梳辨及傳承與保護[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6 宋小武;達州——亟待開發(fā)的歷史文化名城[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1期
7 周蘭;;論川東土家族薅草鑼鼓的美學思想[J];曲靖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8 劉飛云;達州民間吹打樂淺析[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9 趙英;何元平;;巴渠民歌音樂形態(tài)解析——以755首民歌樣本為案例[J];音樂探索;2008年01期
10 蘭英;馮明義;雷靜;蔣娟;;川東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fā)研究[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本文編號:11609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160907.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