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聲樂作品《大江南》的藝術特點
發(fā)布時間:2017-11-06 18:02
本文關鍵詞:略論聲樂作品《大江南》的藝術特點
更多相關文章: 《大江南》 曲調(diào)特點 審美特點 演唱特點
【摘要】:民歌是人民群眾集體創(chuàng)作的。一般是口頭創(chuàng)作,口頭流傳,在流傳過程中,不斷地經(jīng)過集體的加工、提煉而成為完整的藝術作品。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地區(qū)各民族的民歌都各具風格和地方色彩。民歌的音樂語言簡明洗練,形象鮮明生動,表現(xiàn)手法豐富多彩,是我國民族民間音樂寶庫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江南小調(diào)的音調(diào)受吳儂軟語的影響,帶有吳歌的風格和韻味,江南小調(diào)旋律優(yōu)美,悅耳動聽,形象生動,仔細想來,猶如一幅美麗的圖畫展現(xiàn)在我們眼前,耐人尋味。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邁進,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人民審美水平的提高,傳統(tǒng)的中國民歌發(fā)展越來越嚴峻,在這種情況下,新民歌潮流涌變大江南北。而江南民歌作為中國民歌的一個重要組成也在推陳出新,近年來,具有江南民歌風格的新創(chuàng)作的聲樂作品也大量出現(xiàn),趙季平作曲的歌曲《大江南》就是其中優(yōu)秀代表作之一。本文通過對歌曲《大江南》的曲調(diào)特點、審美特點和演唱特點進行了分析論述,為演唱這首作品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和實踐借鑒。
【學位授予單位】:福建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J61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江波;;“大躍進”時期的“新民歌運動”[J];黨史縱覽;2007年05期
2 史曉麗;;以《茉莉花》為例——淺析江南民歌小調(diào)的藝術美[J];大眾文藝;2012年08期
3 陳利敏;;江南民歌的藝術特征及其演唱[J];草原歌聲;2010年01期
4 呂琳;;吳方言文化與江南民歌演唱的屬性特質[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0年04期
5 譚水清;;民族民間性音樂因素:彰顯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美[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6 楊華;;新民歌藝術形式初探[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0年12期
7 殷槞;;吳語方言與吳歌的地方色彩[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王倩;;中國新民歌概念辨析[J];棗莊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本文編號:114875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14875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