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思想中《樂記》的不同面向——以諸子的禮樂批判及音樂術語的發(fā)展為核心
本文關鍵詞:先秦思想中《樂記》的不同面向——以諸子的禮樂批判及音樂術語的發(fā)展為核心
更多相關文章: 《樂記》 《荀子·樂論》 先秦諸子 禮樂 音樂術語
【摘要】:《禮記·樂記》是中國古代音樂思想方面最全面的文獻,向來備受古今中外學界的關注,但是對此的研究一直圍繞著其作者與成書年代的問題進行,對其思想內容仍沒有重大突破。一方面,比較《荀子·樂論》、《禮記·樂記》及《呂氏春秋》相關部分,可以看出《樂記》成書時接受了《荀子·樂論》以及不同來源的先秦思想,而其基本音樂術語不會晚于《呂氏春秋》的成書年代;另一方面,理解先秦諸子音樂話語及其對儒家禮樂的批判,對深入探討《樂記》的成書動機及其各篇章的不同面向十分必要!稑酚洝烦俗C明禮樂思想的正當性以外,也涉及音樂與情緒的密切聯系,禮、樂概念的相輔相成,以及聲、音、樂概念的系統(tǒng)化等各個方面。《樂記》集儒家音樂討論之大成,其中有很多豐富的內容值得進一步探討。
【作者單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哲學系;
【關鍵詞】: 《樂記》 《荀子·樂論》 先秦諸子 禮樂 音樂術語
【分類號】:J609.2;B22
【正文快照】: 《禮記·樂記》是中國音樂思想方面最全面的文獻,向來備受古今中外學界的關注,但是對此的研究仍沒有重大突破。如果《樂記》要成為學術研究對象,有些基本問題必須要解決,例如其作者與成書年代以及各部分的思想來源等1,但這些至今都無定論,主要原因之一是學者對儒家樂論大多抱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yN;;《禮記·樂記》產生佚文的原因及佚文鉤稽[J];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0年06期
2 陳來;郭店楚簡之《性自命出》篇初探[J];孔子研究;1998年03期
3 孫星群;《樂記》成書于戰(zhàn)國中期的力證——以湖北郭店楚墓竹簡為據[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4 張世保;從郭店儒家簡談古代“樂”的形上特征[J];學術月刊;2001年12期
5 孫星群;《樂記》研究百年回顧[J];中國音樂;2000年04期
6 章啟群;;論《樂論》與《樂記》的根本區(qū)別——兼論占星學對于先秦儒家禮樂思想的沖擊與整合[J];哲學研究;2010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王yN;《禮記·樂記》研究論稿[D];暨南大學;2009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崇琛;;新聞與文學交融的杰作——《聊齋志異》中的新聞篇章[J];蒲松齡研究;2009年01期
2 陳才訓;時世平;;《剪燈余話》:“薇垣高議”——論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說創(chuàng)作的風教意識[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3 熊壽康;讀《辭源》(修訂本)札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4 王海青;魯迅論“三曹”[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5 王明前;;三國兩晉財政體系演變初探[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6 張穎慧;;敦煌、居延簡中的“關、戊、iij”[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4期
7 蔣志如;;中國法學學術研究的“50歲現象”分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8 郭齊勇;郭店楚簡《性自命出》的心術觀[J];安徽大學學報;2000年05期
9 馬育良;先秦儒家對于“情”的理論探索[J];安徽大學學報;2001年01期
10 王光照;隋大業(yè)世東都洛陽國家圖書整理檢論[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薛夢瀟;;東漢“行春”考[A];第八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2年
2 張曉琦;;順治與《紅樓夢》關系簡論[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3 高方;;從莊姜之嫁看春秋婚姻文化[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陳若英;;信息公開——強制征地制度的第三維度[A];2010年度(第八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上冊)[C];2010年
5 余繼平;;涪陵陳氏莊園建筑裝飾藝術的文化意蘊[A];首屆中國民族聚居區(qū)建筑文化遺產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6 王如松;;3000年來的中國人類生態(tài)觀[A];青年生態(tài)學者論叢(一)[C];1991年
7 劉東英;袁丹丹;;試論《福樂智慧》生態(tài)倫理思想對當代新疆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啟示[A];中國倫理學三十年——中國倫理學會第七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討論會論文匯編[C];2009年
8 王建軍;;教育與政治:元朝國子監(jiān)創(chuàng)辦之爭[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9 陳來;;郭店楚簡與儒學的人性論[A];第二屆中國南北哲學論壇暨“哲學的當代意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楊志賢;;戰(zhàn)國秦漢出土簡帛的詞典學價值[A];福建省辭書學會第五屆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國娟;儒學與秦漢意識形態(tài)的建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張美宏;生生之道與圣人氣象:北宋五子萬物一體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潔;上海市郊公辦學校學生來源的多樣性對教育的影響與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傅美蓉;從反再現到承認的政治[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金芳;羽調和徵調對恐懼和悲傷情緒減緩作用的研究[D];南京醫(yī)科大學;2009年
2 魯京京;古史辨派對《史記》中先秦史料評判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許慶玲;試論孝觀念向封建孝道的轉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王夢潔;基于養(yǎng)生理念的居住區(qū)景觀設計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9年
5 高世江;論兩漢士人風貌及文學精神的嬗變[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吳sノ,
本文編號:10283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qiyueyz/1028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