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薩伊《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剖析
本文關鍵詞:伊薩伊《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剖析
更多相關文章: 伊薩伊 無伴奏奏鳴曲 戲劇性 獨特性 演奏技巧
【摘要】:19世紀末20世紀初,小提琴演奏藝術發(fā)展到了一個高峰,涌現(xiàn)出了一大批才華橫溢的演奏家和作曲家。比利時小提琴家尤金·伊薩伊以其高超的演奏技藝和獨特的創(chuàng)作才能成為其中的代表人物,他所創(chuàng)作的《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具有重要的藝術價值,成為20世紀小提琴作品中的瑰寶。本文將從作曲家生平介紹、創(chuàng)作特點以及演奏要點等多個方面對伊薩伊及其《六首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進行分析和探究。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
【關鍵詞】: 伊薩伊 無伴奏奏鳴曲 戲劇性 獨特性 演奏技巧
【分類號】:J622.1
【正文快照】: 在小提琴藝術漫長的發(fā)展史上,曾出現(xiàn)過多位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小提琴演奏大師,他們不僅是活躍在舞臺上的獨奏家,同時也是杰出的作曲家、教育家。如G·B·維奧蒂、J·約阿希姆、N·帕格尼尼、H·維厄當、H·維尼亞夫斯基、E·伊薩伊。其中比利時小提琴家尤金·伊薩伊成為了19世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孟丹;巴赫知多少[J];人民音樂;2000年11期
2 王玉環(huán);十九世紀小提琴演奏中揉弦發(fā)展的輝煌時期[J];邢臺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3 馮效剛;論音樂表演"意象[J];藝術百家;2002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楊健;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玉環(huán);小提琴演奏藝術中的揉弦[D];河北大學;2004年
2 李文佳;鈴木小提琴教學法中的發(fā)音訓練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3 夏婷;舍夫契克《小提琴左手技巧練習》辨析[D];西安音樂學院;2007年
4 董瑩;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創(chuàng)作特點及演奏風格[D];青島大學;2007年
5 蘇振華;巴羅克時期的意大利小提琴音樂文化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6 王薇娜;小提琴協(xié)奏曲概論[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7 畢秋娟;中國小提琴作品演奏技法探微[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8 王之炅;法比小提琴學派的歷史傳承及影響述評[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9 李絢;帕格尼尼小提琴炫技風格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10 李蕾;青少年心理發(fā)展與小提琴教學[D];山西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周地平;伊薩依《阿拉曼德舞曲》演奏藝術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2 萬朝紅;里蓋蒂的《大提琴無伴奏奏鳴曲》及其演奏要點[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3 馮佳;伊薩依與他的《第三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演奏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6年
4 蘇婧;亨德米特《無伴奏奏鳴曲》音樂分析與演奏探索[D];武漢音樂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8605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86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