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喜之后亦深思——有感于第二屆中國西部交響音樂周
本文關鍵詞:驚喜之后亦深思——有感于第二屆中國西部交響音樂周
更多相關文章: 交響樂團 中國西部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交響音樂 西部地區(qū) 音樂會 歌舞劇 演奏狀態(tài) 文化部 交響曲
【摘要】:正銀川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2013年金秋之際,這里成為了交響音樂的圣殿,來自我國西部各省、市、自治區(qū)的八支專業(yè)交響樂團聚集在這里,參加了第二屆中國西部交響樂周活動。本次活動是由文化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藝術司、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文化廳承辦的,是一次國家級的、重要的交響樂藝術節(jié)。9月20日至28日的一周時間里,八支西部地區(qū)的交響樂團分別在這里
【作者單位】: 中央歌劇院交響樂團;
【關鍵詞】: 交響樂團 中國西部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 交響音樂 西部地區(qū) 音樂會 歌舞劇 演奏狀態(tài) 文化部 交響曲
【分類號】:J692
【正文快照】: 銀川有著“塞上江南”的美譽,2013年金秋之際,這里成為了交響音樂的圣殿,來自我國西部各省、市、自治區(qū)的八支專業(yè)交響樂團聚集在這里,參加了第二屆中國西部交響樂周活動。本次活動是由文化部和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主辦,文化部藝術司、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文化廳承辦的,是一次國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震亞;解放前的交響音樂[J];人民音樂;2003年01期
2 紫茵;中國,’96交響樂年[J];神州學人;1996年12期
3 李雄飛;志在高山流水──西安音樂學院交響樂團建團20周年演出200場志感[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1998年04期
4 霍存慧;;訪日隨筆(下)[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1991年04期
5 金臻和;;三問路在何方——寫在大劇院創(chuàng)立交響樂團和合唱團之際[J];歌劇;2010年03期
6 張樹新;;’96華夏交響光輝[J];中國電子商情(視聽博覽);1996年12期
7 馬洪剛;;論中國交響樂的發(fā)展史——回顧“百年交響樂”之路[J];音樂生活;2011年02期
8 康明安;;解析交響音樂提升欣賞品位[J];經(jīng)濟師;2011年09期
9 音翔;波蘭國家廣播產(chǎn)交響樂團[J];視聽技術;1998年04期
10 卞祖善;’96中國國際交響音樂年奏響第一樂章[J];視聽技術;1996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于潤洋;;從交響音樂鑒賞談音樂的特性——在全國高等學校交響音樂課教師培訓班上的學術報告[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2 袁新榮;;淺談群眾音樂的多層次多功能[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3 盧廣瑞;;交響音樂的結構、圖形欣賞法教學的應用研究[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4 奧拉沃阿蘭羅德里格茲;張謙;;古巴的古典音樂傳統(tǒng)[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資料匯編[C];2005年
5 齊海東;;我是怎樣講授《交響樂欣賞》課的[A];2003’北京第一屆全國音樂欣賞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戴德;;在樂趣中成長——談談“和聲與曲式分析課”的教學探索[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7 鐘代琴;;音樂治療運用在普通高校音樂鑒賞課程中的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二十周年會慶暨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啟昌 吳曉燕;把優(yōu)美的樂章帶給云南人民[N];云南日報;2007年
2 易木 王和平;音符鋪就輝煌路[N];中國文化報;2006年
3 張玨娟邋實習生 陳蕾寓;四川交響樂為何難“響”?[N];四川日報;2007年
4 杜俏俏;浙江歌舞劇院交響樂團亮相國家大劇院[N];中國文化報;2008年
5 費斌 ;北交:這個音樂季重點抓“第九”[N];中國文化報;2004年
6 楊曉麗;湖南少年放歌維也納[N];湖南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李魏;青交大開2006交響樂之門[N];青島日報;2006年
8 汪秋萍;廣州交響樂團走進南京高校[N];新華日報;2007年
9 記者 樂工;重慶交響樂團掛牌[N];音樂周報;2007年
10 趙忱;世界和平交響樂團9月夢游北京[N];中國文化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寶龍;20世紀下半葉新疆地區(qū)的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2 袁昱;杜鳴心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3 張少飛;1949~1981年間的中國管弦樂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4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陸作曲家研究(20世紀30-80年代)[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婷;關于中國普通高校交響音樂欣賞教學中若干問題的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2 賽罕;蒙古族風格交響音樂的形成與發(fā)展[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3 尚洪剛;一位用交響樂思考歷史的音樂家—王西麟和他的交響樂創(chuàng)作[D];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4 鄭義瑰;音樂與地方文化的交響[D];廈門大學;2009年
5 李明紅;安國敏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6 路陽;試論中國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的民族化[D];四川師范大學;2005年
7 楊莎;近20年交響音樂演出市場在青島的發(fā)展研究[D];青島大學;2010年
8 劉暢;繼承與借鑒[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9 楊慧娜;20世紀前60年中國社會中的蘇俄音樂文化[D];天津音樂學院;2006年
10 肖曉虎;淺談小號在樂隊演奏中氣息的變化與運用[D];中央音樂學院;2008年
,本文編號:53251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532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