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派二胡作品中的悲情藝術
發(fā)布時間:2017-05-06 09:16
本文關鍵詞:秦派二胡作品中的悲情藝術,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悲”來源于原始范疇的犧牲。①從古到今,從西方到東方,“悲”都是感染力最強的藝術形式之一,從審美角度來看,“悲”的藝術魅力之所在,正是要追求“美”。二胡是中國傳統(tǒng)樂器中善于表現(xiàn)“悲”的樂器,而秦派二胡由于其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孕育,以其莽莽蒼蒼的氣概更能表現(xiàn)“悲”這種審美意蘊。通過對秦派二胡的分析,從調(diào)式、旋法、技法三個方面對秦派二胡表現(xiàn)“悲”的審美進行論證。
【關鍵詞】:秦派二胡 悲 美
【學位授予單位】:西安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632.21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一、 秦派二胡悲情特征之體現(xiàn)8-13
- (一) 作品題材之悲情8-9
- 1、 主題內(nèi)容8-9
- 2、 音樂素材9
- (二) 音階調(diào)式之悲苦9-11
- 1、 悲苦9
- 2、 特性音階調(diào)式9-11
- (三) 作曲旋法之悲美11-13
- 二、 秦派二胡悲美之源探索13-19
- (一) 古代“悲”之審美演變13-14
- 1、 萌芽13
- 2、 欣賞13-14
- 3、 盛行14
- (二) 三秦大地上的悲與美14-16
- 1、 陜北高原15
- 2、 關中平原15-16
- (三) 戲曲音樂給予秦派二胡的悲與美16-19
- 1、 秦腔17
- 2、 迷胡17-18
- 3、 二胡特性18-19
- 結(jié)語19-20
- 參考文獻20-21
- 致謝2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董學文;論悲劇沖突的必然性——悲劇審美特征之一[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年02期
2 陳慧雯;;區(qū)域文化生態(tài)中的陜西戲曲[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3 孫月;;“悲情肖邦”何以悲情?——對肖邦音樂之悲情內(nèi)涵的聽辨、分析與讀解[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4 黃虎;;陜西民間音樂的地域特征與生成背景[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段蕾;京劇音樂中的悲情性[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本文關鍵詞:秦派二胡作品中的悲情藝術,,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481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3481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