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陰鼓樂與其他儀式音聲的關系探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1 20:33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通過田野調查觀察桂林陰鼓樂生存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和人文背景,建立桂林陰鼓樂與桂林其他儀式音聲的"時空"聯(lián)系。然后在此基礎上,以區(qū)域文化視野為出發(fā)點,把特定區(qū)域內單個民間音樂事象與諸多民族文化事象相聯(lián)系,將它們作為整體的文化來理解。揭示出桂林陰鼓樂與其他儀式音聲的關系,以此論證桂林陰鼓樂的存在和發(fā)展離不開桂林地區(qū)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土壤。
【文章來源】:北方音樂. 2019年19期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陰鼓”與“陽鼓”(攝影者:張燕)
一首喪歌共有四句,對完一首歌,陰鼓樂和嗩吶固定演奏一次陰鼓樂曲目《拉尾》。陰鼓樂的參與為喪歌對答提供了中場休息時間,也為下首歌的開始營造了更加良好的氛圍!独病愤@首曲子,是專門為唱喪歌拉尾音準備的,不在其他儀式場合使用。本地“喪歌”內容十分豐富,包括生活常識、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也包含忠、義、孝、廉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如《穆桂英掛帥》《趙五娘行孝》《十月懷胎》《十字孝》《唱十二時辰》等等。對唱喪歌活動大約持續(xù)兩個小時結束。但此時,室內道公法事仍在進行中。(如圖2所示)圖2“喪歌”現(xiàn)場(左為陰、陽二鼓,右為“喪友”攝影:張燕)三、桂林陰鼓樂與道教科儀桂林陰鼓樂樂班、陽鼓樂班與道公班社常常一起參與喪葬儀式等活動,這在當?shù)孛耖g藝人看來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在永?h這三種班社被統(tǒng)稱為“陰陽三教”。是桂林百姓信仰的根基,像重視陰鼓與陽鼓一樣,桂林人在喪葬儀式活動中,也經常會邀請道公師傅做法。所以“道教科儀”作為整場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陰鼓樂也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在整場儀式中,道公班社與陰鼓隊相互配合,交替演奏。第一天下午18:00至第二天早晨5:00鐘,道公在室內主持整場儀式,這時,“陰鼓”和“陽鼓”師傅開始休息,為第二天的演奏做準備。這里以2016年7月18-19日桂林市永福縣堡里鄉(xiāng)大波村黃氏的喪葬儀式為例,將道公班社與陰鼓樂樂班相互配合的完整過程大致記錄如下:第一天下午16:00左右“安師”環(huán)節(jié),道公師傅一邊口中念著經書,一邊腦海中冥想師傅生前的模樣。這一步,就是“安師”也叫“請師”環(huán)節(jié)。就是邀請自己的師傅前來坐陣,讓他保護整場儀式順利進行。這時候本地陰鼓樂師傅配合道公演奏曲目《安師》;17:00“開路”:這個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桂林儺戲音樂中的儺笛探究[J]. 周樓勝. 中國戲劇. 2016(05)
[2]西部苗族史詩《亞魯王》傳承人陳興華口述史[J]. 唐娜,馬知遙. 民族藝術. 2015(03)
[3]儀式音樂的概念界定[J]. 薛藝兵.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3(01)
[4]桂林儺舞的文化特質芻議[J]. 蘇韶芬. 民族藝術. 1992(01)
本文編號:2951952
【文章來源】:北方音樂. 2019年19期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陰鼓”與“陽鼓”(攝影者:張燕)
一首喪歌共有四句,對完一首歌,陰鼓樂和嗩吶固定演奏一次陰鼓樂曲目《拉尾》。陰鼓樂的參與為喪歌對答提供了中場休息時間,也為下首歌的開始營造了更加良好的氛圍!独病愤@首曲子,是專門為唱喪歌拉尾音準備的,不在其他儀式場合使用。本地“喪歌”內容十分豐富,包括生活常識、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也包含忠、義、孝、廉等中華傳統(tǒng)美德,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如《穆桂英掛帥》《趙五娘行孝》《十月懷胎》《十字孝》《唱十二時辰》等等。對唱喪歌活動大約持續(xù)兩個小時結束。但此時,室內道公法事仍在進行中。(如圖2所示)圖2“喪歌”現(xiàn)場(左為陰、陽二鼓,右為“喪友”攝影:張燕)三、桂林陰鼓樂與道教科儀桂林陰鼓樂樂班、陽鼓樂班與道公班社常常一起參與喪葬儀式等活動,這在當?shù)孛耖g藝人看來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在永?h這三種班社被統(tǒng)稱為“陰陽三教”。是桂林百姓信仰的根基,像重視陰鼓與陽鼓一樣,桂林人在喪葬儀式活動中,也經常會邀請道公師傅做法。所以“道教科儀”作為整場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陰鼓樂也有著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在整場儀式中,道公班社與陰鼓隊相互配合,交替演奏。第一天下午18:00至第二天早晨5:00鐘,道公在室內主持整場儀式,這時,“陰鼓”和“陽鼓”師傅開始休息,為第二天的演奏做準備。這里以2016年7月18-19日桂林市永福縣堡里鄉(xiāng)大波村黃氏的喪葬儀式為例,將道公班社與陰鼓樂樂班相互配合的完整過程大致記錄如下:第一天下午16:00左右“安師”環(huán)節(jié),道公師傅一邊口中念著經書,一邊腦海中冥想師傅生前的模樣。這一步,就是“安師”也叫“請師”環(huán)節(jié)。就是邀請自己的師傅前來坐陣,讓他保護整場儀式順利進行。這時候本地陰鼓樂師傅配合道公演奏曲目《安師》;17:00“開路”:這個過?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桂林儺戲音樂中的儺笛探究[J]. 周樓勝. 中國戲劇. 2016(05)
[2]西部苗族史詩《亞魯王》傳承人陳興華口述史[J]. 唐娜,馬知遙. 民族藝術. 2015(03)
[3]儀式音樂的概念界定[J]. 薛藝兵.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2003(01)
[4]桂林儺舞的文化特質芻議[J]. 蘇韶芬. 民族藝術. 1992(01)
本文編號:2951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95195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