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與龜茲樂的形成和傳播
發(fā)布時間:2020-12-24 21:41
龜茲樂是中國古代藝術(shù)寶庫中的瑰寶。龜茲憑借地處絲綢之路要道的優(yōu)勢,廣泛吸取了中原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希臘文明中的音樂元素,最終形成了聞名中外的龜茲樂。這種"混合性"特征使其在傳播過程中既能迅速融合到當?shù)匚幕?又能迅速向外傳播。
【文章來源】:音樂探索. 2019年04期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絲綢之路與龜茲樂的形成
(一)樂器
(二)樂曲
(三)樂理
二、絲綢之路與龜茲樂的傳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源遠流長的龜茲樂舞[J]. 錢伯泉. 龜茲學研究. 2007(00)
[2]燕樂二十八調(diào)與蘇祗婆五旦七聲的關(guān)系[J]. 李玫. 中國音樂學. 2007(03)
[3]龜茲樂調(diào)理論探析——唐代二十八調(diào)理論體系研究[J]. 趙為民. 中國音樂學. 2005(02)
[4]南北朝時期西域音樂的東傳[J]. 劉錫濤. 喀什師范學院學報. 1998(03)
[5]對古代中印音樂文化交流中的某些問題的再探討[J]. 金文達.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92(03)
[6]西域七調(diào)及其起源(中)[J]. 岸邊成雄,周謙. 交響.西安音院學報. 1986(03)
[7]西域七調(diào)及其起源(上)[J]. 岸邊成雄,周謙. 交響.西安音院學報. 1986(02)
[8]試論龜茲樂與大食樂的關(guān)系[J]. 周菁葆. 交響.西安音院學報. 1985(01)
[9]關(guān)于蘇祗婆調(diào)式音階理論的研究[J]. 關(guān)也維. 音樂研究. 1980(01)
[10]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交流[J]. 陰法魯. 人民音樂. 1980(02)
本文編號:2936357
【文章來源】:音樂探索. 2019年04期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一、絲綢之路與龜茲樂的形成
(一)樂器
(二)樂曲
(三)樂理
二、絲綢之路與龜茲樂的傳播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源遠流長的龜茲樂舞[J]. 錢伯泉. 龜茲學研究. 2007(00)
[2]燕樂二十八調(diào)與蘇祗婆五旦七聲的關(guān)系[J]. 李玫. 中國音樂學. 2007(03)
[3]龜茲樂調(diào)理論探析——唐代二十八調(diào)理論體系研究[J]. 趙為民. 中國音樂學. 2005(02)
[4]南北朝時期西域音樂的東傳[J]. 劉錫濤. 喀什師范學院學報. 1998(03)
[5]對古代中印音樂文化交流中的某些問題的再探討[J]. 金文達. 中央音樂學院學報. 1992(03)
[6]西域七調(diào)及其起源(中)[J]. 岸邊成雄,周謙. 交響.西安音院學報. 1986(03)
[7]西域七調(diào)及其起源(上)[J]. 岸邊成雄,周謙. 交響.西安音院學報. 1986(02)
[8]試論龜茲樂與大食樂的關(guān)系[J]. 周菁葆. 交響.西安音院學報. 1985(01)
[9]關(guān)于蘇祗婆調(diào)式音階理論的研究[J]. 關(guān)也維. 音樂研究. 1980(01)
[10]絲綢之路上的音樂文化交流[J]. 陰法魯. 人民音樂. 1980(02)
本文編號:29363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9363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