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告別”奏鳴曲Op.81a第一樂章演奏版本的速度可視化比較分析
【學位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J624.1
【部分圖文】:
-3-2及詳細數(shù)據(jù)圖表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倩倩;;貝多芬“告別”奏鳴曲Op.81的創(chuàng)作特點和標題性[J];音樂時空;2015年23期
2 吳錦芬;;速度和力度——貝多芬鋼琴奏鳴曲(作品110)的藝術表現(xiàn)[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5期
3 陳薇;;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告別》的演奏曲式及音樂性格探討[J];音樂時空;2015年05期
4 金鴿平;;比較“動機”形式化過程中的組合形態(tài)——以貝多芬的《艾格蒙特》序曲與《告別》奏鳴曲為例[J];藝術教育;2013年05期
5 朱雅芬;;鋼琴大師談鋼琴演奏(四十)[J];鋼琴藝術;2012年01期
6 王曄;;談標題音樂與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告別》第三樂章[J];音樂創(chuàng)作;2010年06期
7 楊健;;從肖邦夜曲作品(Op.27 No.2)看演奏中的速度彈性與節(jié)奏伸縮現(xiàn)象——基于帕赫曼、魯賓斯坦、傅聰、巴倫博伊姆和郎朗錄音的可視化分析[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8 伍星;;速度與音樂——對貝多芬《熱情》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速度的分析[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4期
9 董薇;;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告別》的音樂分析[J];音樂生活;2009年07期
10 焦東建;董茉莉;亞歷山大·維岑斯基;埃米爾·吉列爾斯;;俄羅斯著名鋼琴家埃米爾·吉列爾斯訪談錄(上)[J];鋼琴藝術;2008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王夙;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演奏版本的速度可視化比較和演奏風格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6年
2 李傲翼;勃拉姆斯《d小調(diào)敘事曲》演奏版本的力度、速度比較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14年
3 柯嵐;貝多芬《降E大調(diào)鋼琴奏鳴曲“告別”》Opus 81a的演奏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年
4 鄧荔枝;貝多芬奏鳴曲《Opus 13 No.8(悲愴)》與《Opus 81a(告別)》的比較研究以及演奏詮釋[D];江西師范大學;2013年
5 王雪;論莫扎特鋼琴奏鳴曲KV333第一樂章音響版本的比較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年
6 朱珣;如何演奏貝多芬《降E大調(diào)第二十六奏鳴曲“告別”》OP.81a[D];青島大學;2011年
7 許佳奇;肖邦降E大調(diào)夜曲(作品9之2)九個不同音響版本的速度分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8 蔣存梅;論音樂作品的音響呈現(xiàn)方式——通過不同鋼琴家對莫扎特第十首鋼琴奏鳴曲(K330)演奏的比較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1年
本文編號:28615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861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