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時期七弦琴泛音理論初探
發(fā)布時間:2017-03-30 18:00
本文關(guān)鍵詞:近古時期七弦琴泛音理論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氣——陰陽五行”論與《周易》理論所滲透的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自然哲學觀是近古時期七弦琴泛音研究理論產(chǎn)生之根本所在,一方面,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觀生發(fā)出了“自然之節(jié)”、“均齊”思想等七弦琴泛音研究的理念與思維;另一方面關(guān)于七弦琴泛音具體問題的研究理論,也是以“均齊”思想為框架建構(gòu)起來的,且可分為三個部分:“泛音折取理論”、“泛音對應(yīng)理論”與“泛音律制研究理論”。在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自然哲學觀的指導下,,近古時期的學者對琴弦分段振動產(chǎn)生泛音列節(jié)點這一聲學現(xiàn)象有了一定程度上的科學認知、對三分損益法的音律生成過程在琴弦上的運用與研究已達到相當成熟的理論水平。然而,由于有機自然哲學對科學研究的指導作用自身存在局限性,而古人又缺乏科學的聲學理論成果作為指導,因此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哲學觀指導下的七弦琴泛音理論研究距離真正的科學性研究還有一定的距離。
【關(guān)鍵詞】:泛音 “氣——陰陽五行” 三分損益律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音樂學院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632.31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3
- 第一章 近古時期七弦琴泛音研究理念探源13-36
- 第一節(jié) 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自然哲學觀13-27
- 一、 “氣——陰陽五行”樸素唯物主義自然哲學觀的形成13-20
- (一)“五行”14-15
- (二)“陰陽”與《周易》15-18
- (三)“陰陽”、“五行”統(tǒng)一于“氣”18-20
- 二、 宋“理學”對“氣——陰陽五行”觀的繼承與發(fā)展20-23
- 三、 明清時期“氣——陰陽五行”觀的繼承與發(fā)展23-27
- 第二節(jié) 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自然哲學觀影響下的近古時期七弦琴泛音研究理念分析27-36
- 一、 崔遵度《琴箋》的研究理念分析27-30
- 二、 徐理《十則》的研究理念分析30-31
- 三、 曹庭棟《琴學》的研究理念分析31-33
- 四、 江永《律呂新論》的研究理念分析33-36
- 第二章 “均齊”觀念下的七弦琴泛音理論36-78
- 第一節(jié) “均齊”觀念之“泛音折取理論”36-52
- 一、 徐理《琴統(tǒng)·十則》之“泛音折取理論”36-41
- 二、 江永《律呂闡微》之“泛音折取理論”41-43
- 三、 曹庭棟《琴學·內(nèi)篇》之“泛音折取理論”43-47
- 四、 程瑤田《琴音記》之“泛音折取理論”47-52
- 第二節(jié) “均齊”觀念之“泛音對應(yīng)理論”52-63
- 一、 崔遵度《琴箋》泛音對應(yīng)卦爻52-55
- 二、 江永《律呂新論》泛音對應(yīng)八卦、六十四卦、節(jié)氣、納音55-63
- 第三節(jié) 七弦琴泛音律制理論研究63-78
- 一、 “徽法”與“律法”研究之分野64-67
- 二、 三分損益律“框架”下的泛音律制研究67-78
- (一)曹廷棟——三分損益十二律與“五行”論泛律67-70
- (二)王坦——“五音數(shù)”論“泛音四準”70-78
- 結(jié)語78-81
- 參考文獻81-84
- 致謝84-8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陳其射;中國古代律學觀[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2 李玫;;《琴律說》文本解讀——兼及常見的?卞e誤[J];音樂研究;2008年05期
3 董英哲;怎樣研習中國科學思想史?[J];華夏文化;1995年03期
4 項陽;;傳統(tǒng)音樂文化研究的跨學科溝通問題[J];人民音樂;2010年03期
5 趙宋光;古琴徽分的順逆推算[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4期
6 石林昆;;江永“今律”理論初探[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7 陳應(yīng)時;;宋代琴律理論中的“自然之節(jié)”論[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8 董樹巖,戴念祖,羅琳;《史記·律書》律數(shù)匡正──兼論先秦管律[J];自然科學史研究;1994年01期
本文關(guān)鍵詞:近古時期七弦琴泛音理論初探,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776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776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