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時期日本音樂文化變遷對清末中國音樂文化的影響
【作者單位】: 華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9.2;J609.31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馮長春;馮春玲;;中國近代科學主義音樂思潮探析[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2 羅傳開;中國日本近現代音樂史上的平行現象(序論)——歷時性的變容[J];音樂研究;1987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微;;“兼容并包”與“謬種”退隱——桐城文章與大學教育的現代轉型[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2 儲著武;;論20世紀20年代的中國近代史研究[J];安徽史學;2006年02期
3 穆鍵;;《皖政輯要》所見安徽近代教育行政體制的建立[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4 章征科;20世紀初中國女子學校教育興起的原因及特點[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5 孫德玉;;吳汝綸赴日考察對中國近代教育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徐希軍;;學術、人事與私德:陳獨秀被免除北大文科學長論析[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7 沈寂;;五四運動前皖人與北京大學——兼論陳獨秀的革新[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8 王美秀;中國近代社會轉型與女子教育的發(fā)展[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9 夏金元;近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嬗變[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01期
10 史革新;辛亥革命與近代科學傳播[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斌賢;;編寫《外國教育史》教材的體會[A];探索的腳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設論文集[C];2010年
2 王杰;;盛宣懷與中國的高等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2)——中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3 周曄;;教育近代化的積極推動力——中國近代教育學術團體之研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4 彭爾佳;;清末“教科書”的發(fā)生及其編審定制[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孫石月;于近仁;;試析20世紀初出現留日高潮的社會基礎[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7)——中外教育交流史研究(含留學教育、教會教育等)[C];2009年
6 崔運武;鄭登云;;論清末民初的高等師范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0)——中華民國教育史研究[C];2009年
7 聶會會;許艷華;;中國近代女子教育發(fā)展歷程中女性參與的特點[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3)——中國性別教育史研究(含女子教育等)[C];2009年
8 陳麗;;清末民初鄉(xiāng)村教育落后的原因及啟示[A];“新一輪西部大開發(fā)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高曉芳;;指稱外語的詞語演變及其原因[A];第四屆全國語言文字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潘君祥;;略論孫中山中國經濟現代化思想的特征[A];近代中國(第一輯)[C];199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來容;院士制度與民國學術[D];南開大學;2010年
2 張曉娟;中國弦樂史研究六十年(1949-2009)[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廖紅宇;福建鋼琴音樂發(fā)展歷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道麟;美學視野下的語文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楊文海;壬戌學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6 王洪明;從“管理”到“輔導”:班級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陸胤;近代學術的體制內進路[D];北京大學;2011年
8 劉來兵;什么是教育史[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劉斌;從體操到體育[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李可興;生成性體育教學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白春屹;中學語文教師角色現代轉型思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蒿佳杭;試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影響下的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鋼琴藝術之文化特征[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付中瑋;留日士官生與中國軍事思想近代化(1894-1924)[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瑩;學堂樂歌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宋東文;劉天華“顧及民眾”觀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巴永貴;中西方大學校訓倫理思想比較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程倩;從新時期高考作文看中學語文教育的美育走向[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敏;中國大學生合唱藝術實踐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9 鄭存毅;林白水與中國白話文運動[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10 馬也;我國高校高水平運動隊科研論文研究現狀與問題探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馮長春;;兩種新音樂觀與兩個新音樂運動(上)——中國近代新音樂傳統(tǒng)的歷史反思[J];音樂研究;2008年06期
2 馮長春;;兩種新音樂觀與兩個新音樂運動(下)——中國近代新音樂傳統(tǒng)的歷史反思[J];音樂研究;2009年01期
3 吳海江;;新文化運動時期的科學主義思潮:路向、特質及影響[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8年05期
4 龔穎;“哲學”、“真理”、“權利”在日本的定譯及其他[J];哲學譯叢;2001年03期
5 曾志_,
本文編號:23923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392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