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意大利交響音樂盛衰考略
[Abstract]:The first and lower parts of the 18 th century were two stages of the extreme contrast between the prosperity and the decline of Italian symphony. Shangye, whose symphony music creation was very prosperous and produced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was the dominant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European symphony music at that time, and its symphony music creation declined rapidly, and its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European symphony world was replaced by German-Austria.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Italian symphony creation in the 18th century in order to reveal it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r classical symphony music.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音樂學系;
【分類號】:J609.5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翠華;;關(guān)于阻礙進行的理論探討[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2 魏莉;;以審美的結(jié)構(gòu)來理解音樂的流派[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08期
3 華文健;;論維也納古典樂派對交響曲的貢獻[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4 張寅;吳春艷;;“和聲”詞義的歷史辨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5 舒一飛;;舊瓶裝新酒 傳承與創(chuàng)新——勃拉姆斯鋼琴狂想曲Op.79,No.2的創(chuàng)作技法分析[J];才智;2009年20期
6 汪健;;關(guān)于音樂對人的生理影響的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7 謝曉芹;;淺談聲樂藝術(shù)與技術(shù)的關(guān)系[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8 曹大為;;莫扎特第20鋼琴協(xié)奏曲的音樂學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07年11期
9 吳偉;;巴洛克時期的古典音樂[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7期
10 楊祝祥;表現(xiàn)主義音樂芻議[J];滁州師專學報;2000年03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文華;音樂感性經(jīng)驗描寫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2 楊和平;譚盾歌劇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3 孫紅杰;飾變·混合·解構(gòu)[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4 劉洪;作為詮釋的音樂表演[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5 胡藝芳;從布里頓的三部協(xié)奏曲看他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音樂手法上的融合及創(chuàng)新[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6 龐莉;克熱內(nèi)克弦樂四重奏中的十二音技法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9年
7 夏滟洲;西方作曲家的社會身份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8 吳佳;感性聲音結(jié)構(gòu)并審美判斷形成的感性契機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9 伍維曦;紀堯姆·德·馬肖的《圣母彌撒》[D];上海音樂學院;2008年
10 林苗;中國新教贊美詩集《普天頌贊》之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堅;莫扎特歌劇中主要女高音角色的刻畫與演繹[D];西安音樂學院;2009年
2 胡猿猿;試論普契尼歌劇《圖蘭朵》中外作曲家續(xù)寫之思考[D];西安音樂學院;2009年
3 李振中;淺析勃拉姆斯鋼琴作品的音樂風格及《降B大調(diào)第二鋼琴協(xié)奏曲》[D];西安音樂學院;2009年
4 李曉昕;探尋拉威爾鋼琴套曲《庫普蘭之墓》的古典主義傾向[D];西安音樂學院;2009年
5 李晨嘉;沃依托維奇現(xiàn)代鋼琴練習曲《隨想曲》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6 鄧歡歡;紀堯姆·德·馬肖的復調(diào)維勒萊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7 劉琳;索爾《魔笛主題變奏曲》的音樂學分析[D];山東大學;2009年
8 尚鳳蘭;威爾第歌劇《法爾斯塔夫》賦格終曲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9 趙晨;德彪西早期鋼琴音樂中的多元傾向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10 田晶;勃拉姆斯《鋼琴狂想曲》Op.79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納德·格勞特,蘇柒拾;巴羅克音樂的基本特征[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87年02期
2 劉愛玲;中國交響音樂發(fā)展之路[J];藝術(shù)教育;2005年02期
3 陳兆勛;用鋼琴演奏巴羅克音樂的精彩CD[J];鋼琴藝術(shù);2001年03期
4 舒澤池;迎接中國交響樂的春天——寫在“交響音樂研討會”之后[J];人民音樂;1987年06期
5 凌云;;解放后我國交響音樂發(fā)展簡況[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04期
6 石應寬;;巴赫及巴羅克音樂的終結(jié)(下)——紀念J·S·巴赫誕辰三百周年[J];音樂世界;1985年12期
7 李曉峰;新時期交響音樂的發(fā)展[J];山東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8 林華;;不圓的珠[J];實用無線電;2000年02期
9 王九篩;巴羅克時期音樂欣賞導論[J];忻州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李玨;李一欣;;巴羅克聲樂[J];音樂藝術(shù)-上海音樂學院學報;1987年03期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梁茂春;交響樂是一種文化(五)(未完待續(xù))[N];音樂周報;2001年
2 梁茂春;交響樂是一種文化(三)[N];音樂周報;2001年
3 梁茂春;交響樂是一種文化(七)[N];音樂周報;2001年
4 梁茂春;交響樂是一種文化(三)[N];音樂周報;2001年
5 梁茂春;交響樂是一種文化(八)[N];音樂周報;2001年
6 梁茂春;交響樂是一種文化(九)[N];音樂周報;2001年
7 梁茂春;交響樂是一種文化(十一)[N];音樂周報;2001年
8 梁茂春;交響樂是一種文化_(一)[N];音樂周報;2001年
9 梁茂春;交響樂是一種文化[N];音樂周報;2001年
10 梁茂春;交響樂是一種文化(四)[N];音樂周報;200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呂常樂;論巴赫《馬太受難樂》的戲劇性[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本文編號:22658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265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