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阿列科》音樂風格分析
[Abstract]: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us to understand Rachmaninov's early creation by probing into the musical style and creative techniques of the opera Aleko. On the basis of orchestra, composers use rigorous harmony techniques and color changes to portray the characters' psychology. Its classical harmony, rigorous harmony logic and romantic melancholy and lyricism are the beginning of the composer's overall creative style.
【作者單位】: 四川音樂學院聲樂系;
【分類號】:J617.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孟幻 ,孟丹;“敲擊風格”與“黑色幽默”——紀念普羅科菲耶夫逝世50周年[J];鋼琴藝術(shù);2003年12期
2 王磊;關于音樂與道德的多重思考[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3 楊漢丹;鋼琴小品:貝多芬之前的發(fā)展和之后的拓展狀況[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4 許智雄,徐小靈;傳承而不拘泥 博眾而又獨特——淺析拉赫瑪尼諾夫藝術(shù)歌曲中的和聲特點[J];沙洋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5期
5 梁雪菲;拉索的國際化風格初探(上)[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6 蔣毅;談談歌劇作曲家普契尼的創(chuàng)作風格[J];揚州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7 蔡良玉;從熱點到深層——20世紀80、90年代美國音樂研究在中國[J];中國音樂學;2004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趙仲明;西方音樂研究在中國(1980-2000)[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毅;從歌劇《蝴蝶夫人》看普契尼[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2 曹眾;拉赫瑪尼諾夫鋼琴前奏曲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3 潘靜;拉赫瑪尼諾夫《音畫練習曲》作品33的演奏技法與教學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李寧;心靈深處的歌[D];曲阜師范大學;2007年
5 馬冬莉;拉赫瑪尼諾夫《24首鋼琴前奏曲》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6 楊文娟;解析拉赫瑪尼諾夫《練聲曲》的情感性及在聲樂學習中的意義[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何靜;談聲樂教學中教學曲目的科學選用[D];東北師范大學;2007年
8 趙星垣;藝術(shù)意象分析[D];北京郵電大學;2007年
9 蔣業(yè)芳;基礎和聲教學中“禁規(guī)”的分析與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07年
10 趙寧;貝多芬藝術(shù)歌曲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07年
,本文編號:22584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258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