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早期電影歌曲的功能與作用
本文選題:中國早期電影歌曲 + 功用�。� 參考:《大舞臺》2013年08期
【摘要】:中國早期電影歌曲有著強烈的時代特征,不但為電影傳播做出了貢獻,也為以后的歌曲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歷史讓那個年代的電影歌曲擔負起了時代的使命和責任,現(xiàn)今仍受到人們的喜愛并廣為傳唱。本文嘗試對中國早期電影歌曲的發(fā)展概況、功能作用進行系統(tǒng)闡述和整理研究,以期讓人們?nèi)嫔钊氲卣J識早期電影歌曲。
[Abstract]:Chinese early film songs have stro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which not only contributed to the film dissemination, but also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ater creation of songs. History made the films and songs of that era shoulder the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times, and are still popular and widely su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ystematize and study the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 of Chinese early film songs in order to make people fully and deeply understand the early film songs.
【作者單位】: 山東省菏澤學院音樂系;
【分類號】:J617.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田亞梅;王海英;;中國早期電影歌曲特點分析[J];電影文學;2010年16期
2 郭云楠;;電影歌曲在電影中的重要作用[J];電影文學;2011年03期
3 章莉;;芻議電影歌曲的功能及審美[J];電影評介;2007年23期
4 胡菲莉;;將影視歌曲的資源優(yōu)勢運用于聲樂教學[J];電影評介;2008年08期
5 羅仕藝;;中國電影音樂不同時期的風格特性[J];電影評介;2008年04期
6 肖繼仁;彭愛珍;;20世紀中國電影歌曲的光輝歲月[J];時代文學(理論學術版);2007年03期
7 田飛;淺談中國早期電影歌曲在影片中的運用——紀念電影誕生106周年[J];蘇州絲綢工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8 盧英宏;百年中國電影歌曲的協(xié)奏樂章[J];云夢學刊;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奚琴;;電影為流行歌曲插上了“絢麗的翅膀”——以《漁光曲》為例[J];當代電影;2012年04期
2 李曉琳;唐名剛;;對話“留白”在戲劇影視作品中的妙用[J];電影文學;2009年13期
3 馮堅;羅鈞梅;;抗戰(zhàn)時期中國電影歌曲的音樂特征[J];電影文學;2009年15期
4 李廣;李慧君;;淺析張藝謀影片中的色彩[J];電影文學;2010年11期
5 秦歲明;陳達仕;;析淺析電影《夢》與《冷山》的異同點[J];電影評介;2012年19期
6 謝丹;;中國電影中歌曲的創(chuàng)作研究[J];電影文學;2013年05期
7 劉安民;龔曉天;敖諾;;影視動畫情感訴求與人性化體現(xiàn)[J];美術大觀;2009年08期
8 秦華焱;李坤霖;張青;;賞析《勞工之愛情》[J];青春歲月;2010年24期
9 馮羿;婁紅芳;;中國藝術歌曲在影視作品中的藝術價值與現(xiàn)實意義[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2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園園;張千一影視歌曲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李海燕;王酩及其影視歌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6年
3 王軍;中國20世紀30年代左翼電影歌曲探析[D];河南大學;2007年
4 楊麗芹;劉雪庵及其歌曲作品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5 張景艷;新時期審美文化中的苦難意識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閆飛;王酩影視歌曲藝術風格解析[D];河南大學;2008年
7 羅小艷;自成類型—王家衛(wèi)電影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8 王玉坤;1980年代以來中國電影“弒父”母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盧紅丹;綿延與顯現(xiàn):新時期以來電影音樂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10 楊靜;香港商業(yè)電影的審美文化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向異;;電影歌曲的運用和處理問題[J];電影藝術;1983年12期
2 魏煌;論劫夫歌曲的藝術特色[J];音樂研究;1997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俊;聲樂藝術的兩重屬性與聲樂實踐[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2 聶娜,李偉;淺談聲樂藝術在鋼琴演奏中的地位和作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3 曾衛(wèi)星;中國民族聲樂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J];肇慶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陳自勤;淺論聲樂的藝術風格[J];藝術研究;2005年03期
5 郭偉萍;;論科學技術對聲樂藝術的影響[J];藝術百家;2006年01期
6 趙德生;;淺談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發(fā)展過程[J];牡丹江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7 陳曉;;淺談聲樂教學中的語言藝術[J];音樂生活;2006年02期
8 都本玲;;佛教聲樂藝術探源[J];中國宗教;2007年04期
9 趙儒衿;;論中國聲樂的發(fā)展方向[J];劇作家;2007年05期
10 羅英;;聲樂藝術中不同唱法之比較[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瑾;;從美學角度看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發(fā)展[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2 余華;;淺論聲樂藝術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3 鄒丹丹;;聲樂初學者的學習方法[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4 彭鐵飛;付志華;;為振興我國民族聲樂而努力[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5 孫曉春;;略論民族聲樂作品的處理與表現(xiàn)[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6 楊曙光;;多維文化視野中的專業(yè)聲樂教育——首屆中國大眾音樂高層論壇暨2005年《中國大眾音樂年鑒》年會上的講話[A];首屆中國大眾音樂高層論壇暨2005年《中國大眾音樂年鑒》年會論文集[C];2005年
7 魏艷;;聲樂表演藝術中理解和表現(xiàn)的訓練[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8 楊靖;;尋找最美、最動聽的聲音——高師合唱課訓練初探[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zhì)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9 段友芳;;高師聲樂教師應不斷提高專業(yè)素質(zhì)[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10 徐行效;徐茜;;20世紀中國聲樂心理學術研究的回顧與思考[A];第一屆全國音樂心理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李霞;陳光林王素毅等出席肖黎聲聲樂藝術中心成立揭牌儀式[N];內(nèi)蒙古日報(漢);2010年
2 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楊寶剛;淺談西洋聲樂藝術的民族化[N];新鄉(xiāng)日報;2008年
3 石惟正;沈洋聲樂藝術思考[N];音樂周報;2009年
4 陳言放;淺談中國聲樂發(fā)展的問題[N];光明日報;2007年
5 姜乃辰;聲樂教學要注重表演課[N];中國藝術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刁艷;肖黎聲:“向門戶之見宣戰(zhàn)”[N];音樂周報;2010年
7 記者 紫茵;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研究會在京成立[N];音樂周報;2006年
8 梁風雁;劉輝美國講中國音樂[N];音樂周報;2007年
9 王林;耄耋之年再現(xiàn)昔日輝煌[N];華夏時報;2002年
10 馬金泉;聲樂教學別再浮躁下去了[N];音樂周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董華;聲樂:語言的N種表情[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霞;彭麗媛聲樂藝術的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劉瀟林;論聲樂藝術的演唱風格[D];西南大學;2009年
3 韓娟;試論聲樂藝術在大提琴演奏中的借鑒作用[D];廈門大學;2008年
4 馮亞;論民族聲樂藝術的表現(xiàn)性[D];河南大學;2001年
5 曹霞;辰河高腔音樂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徐冰;關于聲樂藝術中“聲”與“情”關系的哲學性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7 藍靜;應尚能“以字行腔”聲樂藝術理論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蘇軍;論聲樂藝術表演中歌聲與情感的統(tǒng)一[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珊;從彭麗媛、宋祖英、譚晶的歌唱藝術看中國當代聲樂藝術的發(fā)展方向[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蘆雪紅;對迪里拜爾聲樂藝術的探索[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21069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2106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