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民族器樂論文 >

陸華柏著述研究綜述兼及音樂文論方面的貢獻——為陸華柏先生誕辰95周年暨逝世15周年而作

發(fā)布時間:2018-05-20 14:48

  本文選題:音樂教育 + 音樂文論。 參考:《人民音樂》2009年11期


【摘要】:正陸華柏(1914—1994)是我國現代音樂史上的一位重要音樂家,在作曲、音樂教育等多個領域做出了貢獻。陸華柏有譯著4部,撰寫音樂文論130余篇。整理歸類他的著述旨在緬懷先生的功績,總結其音樂理論方面的成就。一、作曲理論方面的著述陸華柏作曲理論方面的著述主要有三個方面:譯著、廣西多聲部民歌研究和音樂創(chuàng)作經驗總結。
[Abstract]:Zheng Hua Pao (1914-1994) is an important musician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music in China, who has made contributions in many fields, such as composition, music education and so on. Lu Huabai has translated 4 books and written more than 130 musical essays. Sorting out and classifying his writings aims at remembering Mr. Scholar's achievements and summing up his achievements in music theory. First, there are three main aspects in the works of Lu Huabai's composition theory: translation, the study of multi-vocal folk songs in Guangxi and the summary of music creation experience.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熟理工學院藝術學院音樂系;
【分類號】:J60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陸華柏;;探尋民族風格和聲之路——談談我的一點創(chuàng)作經驗之二[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03期

2 陸華柏;;回憶我和冼星海、張曙的一點交往[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90年01期

3 賀綠汀;《論廣西多聲部民歌》序[J];藝術探索;1988年01期

4 陸華柏;;賭氣練琴[J];音樂愛好者;198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丁衛(wèi)萍;;簡論陸華柏創(chuàng)作時期的劃分[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7年03期

2 施詠;;中西調和 相得益彰——陸華柏配《劉天華二胡曲集(附加鋼琴伴奏譜)》研究[J];音樂研究;2009年02期

3 李蓓蕾;;“山歌社”的《中國民歌選》對基礎和聲教學的啟示與借鑒[J];人民音樂;2009年08期

4 丁衛(wèi)萍;;陸華柏:一位不應該被遺忘的老音樂家[J];藝術探索;2008年06期

5 明言;;“冼學”研究甲子錄——冼星海研究60年鳥瞰(上)[J];音樂探索;2007年01期

6 陸斌;;對陸華柏《紅日照壯鄉(xiāng)》的分析與思考——兼談音樂創(chuàng)作之“為我所用”[J];藝術探索;2011年03期

7 徐輝強;;陸華柏合唱作品風格淺析[J];藝術探索;2011年03期

8 徐輝強;;陸華柏鋼琴作品的風格特征[J];藝術探索;201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馮效剛;20世紀上半葉中國鋼琴音樂文化[D];南京藝術學院;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凌;;從音樂美學的視野審視音樂教育的創(chuàng)造性價值[J];藝術評論;2011年08期

2 郭敏;黃曉;;辛亥革命時期的國民音樂觀[J];大眾文藝;2011年12期

3 楊振軍;;職業(yè)院校音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大眾文藝;2011年11期

4 武敏;;網絡音樂傳播在音樂文化中的影響和作用[J];大眾文藝;2011年11期

5 師小平;;幼師彈唱教學與音樂教育的雙基作用[J];大眾文藝;2011年13期

6 何洋;;關于高等院校音樂教育的一點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1年08期

7 夏滟洲;;1949—2009:新音樂在西安[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8 王莉;;音樂不只是在跳動[J];新課程學習(中);2011年05期

9 翟娟;;近代音樂教育走入大眾視野的變更期(1840-1911)[J];群文天地;2011年14期

10 魏征;王真;;作為音樂評論家的阿多諾新音樂理論研究歷史與現狀[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向迎春;;論音樂教育的知行合一[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時代的重托,歷史的責任——中國大眾音樂協(xié)會首次工作報告(2006年)[A];中國大眾音樂協(xié)會首次工作報告(2006年)[C];2006年

3 苗鴻信;;社會音樂教育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4 宋慶壘;;適應時代發(fā)展要求 承擔音樂教育重任——淺談音樂教育專業(yè)學生應具備的素質[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5 向文;;對目前學校音樂教育教學幾點問題的思考[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6 程英華;;音樂教育與中學生心理健康之關系研究[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文科專輯)[C];2006年

7 劉驚鴻;;論多元智能理論與音樂教育實踐[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8 黃麗;;試論我國推進創(chuàng)造性主題音樂教育的幾個維度[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9 毛理;;不容忽視的力量——談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音樂專輯)[C];2006年

10 張尉強;;學校音樂教育中的感覺體驗及實現途徑[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趙宇清;對俄交流 為音樂教育開啟一扇窗[N];黑龍江日報;2009年

2 ;新音樂課程漫談(四)[N];音樂周報;2002年

3 王小寧 編譯;英教育家呼吁 關注青少年音樂教育[N];音樂周報;2007年

4 ;新音樂課程漫談(三)[N];音樂周報;2002年

5 ;新音樂課程漫談(五)[N];音樂周報;2002年

6 ;新音樂課程漫談(二)[N];音樂周報;2002年

7 ;新音樂課程漫談(九)[N];音樂周報;2002年

8 本刊實習記者 董大汗;培養(yǎng)更多音樂教育人才[N];中國藝術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刁艷;為音樂教育“功利說”平反[N];音樂周報;2009年

10 本報記者 刁艷;提案問診音樂教育[N];音樂周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橋;蕭友梅與中國近代音樂教育[D];上海音樂學院;2003年

2 戴俊超;20世紀上半葉中國音樂社團概論[D];中國音樂學院;2010年

3 資利萍;感性的呼喚[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4 馮長春;20世紀上半葉中國音樂思潮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5年

5 劉貞銀;東亞三國近現代音樂變遷的比較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6 王文瀾;素質教育視野中的中學音樂課程實施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7 唐躍;運用益腎清利活血法治療慢性腎小球腎炎的臨床研究[D];南京中醫(yī)藥大學;2009年

8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9 高潔;中國手風琴音樂藝術發(fā)展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3年

10 葉松榮;斷裂與失衡[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丁衛(wèi)萍;論陸華柏的音樂貢獻[D];上海師范大學;2005年

2 張婷;論隱性化網絡音樂教育對中學生音樂教育的影響[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楊艷;湖南科技學院音樂專業(yè)開設瑤族音樂教育課程的可行性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秦笑笑;普通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5 孫紅成;社區(qū)音樂教育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6 張波;論音樂教育中的情感教育[D];湖南師范大學;2006年

7 賈曉星;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與中國學前音樂教育[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8 梁a;構建美的教育 實施以美育人[D];中央音樂學院;2010年

9 陳映蓉;樂者“樂”也[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10 吳月欣;黃自與《復興初級中學音樂教科書》[D];浙江師范大學;2005年

,

本文編號:19151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9151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2ba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