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琴在潮州弦詩樂變奏法中的運用和演繹
本文選題:弦詩樂 + 變奏法 ; 參考:《音樂創(chuàng)作》2009年06期
【摘要】:正潮州音樂以內涵豐富,品種多樣著稱。不同品種的差別主要體現(xiàn)在不同樂器組合及演奏形式、演奏風格上。潮州弦詩樂
[Abstract]:Zhengchaozhou music is famous for its rich connotation and variety. The differences of different varietie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musical instruments, performance forms and playing styles. Chaozhou string poem music
【作者單位】: 廣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
【分類號】:J632.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樓勝;;陸春齡的竹笛演奏風格探析[J];飛天;2011年16期
2 葛雪婷;王嘉;;曉光熹微 霧色飄渺——古箏現(xiàn)代作品《曉霧》演奏淺析[J];藝海;2011年06期
3 姜慶;;“fa“”si”兩音在二胡傳統(tǒng)樂曲演奏中的運用[J];藝術探索;2011年03期
4 周善美;;浦東派與汪派琵琶藝術的傳承和演奏風格[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5 王燕妮;;解析笙曲《晉調》的演奏技法[J];樂器;2011年09期
6 云茜;;淺談古箏音樂的繼承與發(fā)展[J];青年文學家;2011年16期
7 尚媛;;淺述莫扎特的鋼琴曲的演奏風格[J];青年文學家;2011年10期
8 張飛龍;;探析嗩吶的演奏風格及流派[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9 田甜;;唐代琵琶演奏技法簡析[J];北方音樂;2011年07期
10 徐貞;;如何解決二胡教學中基本功問題[J];大眾文藝;2011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鄧邦國;;淺析竹笛的演奏風格[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2 寧曉靜;;論古箏演奏風格形成中的“瓶頸”與對策[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3 馬曉萍;;由幾首柳琴曲淺談它的歷史與發(fā)展[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4 李紅梅;;馬頭琴音樂與蒙古族草原文化[A];中國·內蒙古首屆草原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朱玉霞;;雙排鍵電子琴在中國的發(fā)展[A];2004年山東省群眾文化學會“全省優(yōu)秀論文評選”一等獎獲獎論文集[C];2004年
6 丁傳明;;小談實用十孔笛子[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7 阮瓊剛;;音樂教育專業(yè)鋼琴課教學模式的改革設想[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8 王鑫;張晨;;琵琶中高頻聲輻射指向性測量[A];中國聲學學會2009年青年學術會議[CYCA’09]論文集[C];2009年
9 高珊;于洪志;徐慧;;琵琶左手指法演奏音色的聲學淺析[A];第十一屆全國人機語音通訊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11年
10 向良元;;絲弦清音奏和諧[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兆明;潮州箏流派的佼佼者[N];潮州日報;2009年
2 海峽;一架古箏伴一生[N];中國藝術報;2005年
3 黃玉生;潮樂分流派與分風格孰劣孰優(yōu)?[N];汕頭日報;2006年
4 宮海燕 李瑾 編譯;世界名團排座次 柏林愛樂無緣第一[N];音樂周報;2008年
5 劉宏;琵琶音樂作品分類簡析[N];音樂周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文繼紅;姜克美:民樂是了解中國文化的一座橋梁[N];遼寧日報;2007年
7 曹卡民;于紅梅:情系二胡[N];人民政協(xié)報;2000年
8 韓建勇;古箏音樂美之鑒賞[N];音樂周報;2008年
9 曉星;著力浙派箏藝繼承和發(fā)揚的《浙派古箏》一書問世[N];中國文化報;2003年
10 劉宏;琵琶音樂作品分類簡析[N];音樂周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王妍妍;劉德海琵琶演奏藝術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0年
2 王英睿;二十世紀的中國箏樂藝術[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7年
3 楊健;20世紀西方器樂演奏風格的結構特征及其形成原因[D];上海音樂學院;2007年
4 燕飛;當代中國民族器樂創(chuàng)作對新音響的探索與實踐[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歐杰;雷建功的笙樂演奏藝術[D];南京藝術學院;2009年
2 潘斐;中國揚琴演奏的地方風格及其技法研究[D];武漢音樂學院;2009年
3 田晶;勃拉姆斯《鋼琴狂想曲》Op.79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4 張慧;論恰空舞曲的音樂風格與演奏技法[D];南京藝術學院;2003年
5 張珊珊;格里格《a小調鋼琴協(xié)奏曲》研究與演奏分析[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6 盧盈盈;20世紀20年代以來琵琶藝術發(fā)展與演奏技法的演變運用[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7 高麗;肖邦《F大調敘事曲》Op.38創(chuàng)作特征與演奏的研究[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8年
8 蘇菊;論李遇秋的手風琴音樂創(chuàng)作[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9 楊凡;當代古箏演奏技法的傳承與發(fā)展[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10 謝艷霞;李遇秋《惠山泥人印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9060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906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