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西方古典音樂
本文選題:沈從文 + 西方古典音樂 ; 參考:《中國比較文學》2009年03期
【摘要】:對西方古典音樂的熱愛有助于沈從文形成自己獨特的"美的宗教",音樂滋養(yǎng)了他的靈魂和藝術想象。他自覺地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實驗作曲方法,用語詞模仿音樂,F代中國的音樂抒情文學這一新類型和新風格,在沈從文手中趨于成熟。他通過三個基本途徑在文學中表現音樂:聲音、結構和主題(以及將三者綜合起來的意象),其音樂化創(chuàng)作對音樂—文學關系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Abstract]:His love of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helped Shen Congwen to form his own unique "religion of beauty", which nurtured his soul and artistic imagination. He consciously experimented with composing methods in literary creation, and used words to imitate music. The new type and style of modern Chinese musical lyric literature tend to mature in Shen Congwen's hands. He expresses music in literature through three basic ways: sound, structure and theme (as well as the image of synthesizing the three.) his musical cre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music-literary relations.
【作者單位】: 廣東金融學院財經傳媒系;
【分類號】:I206.6;J60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金鐘;論《紅樓夢》情節(jié)描寫的對比藝術[J];紅樓夢學刊;2004年02期
2 張建華,張春林;巴赫《371首四聲部眾贊歌》的和聲處理手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3 楊聯(lián)芬;歸隱派與名士風度——廢名、沈從文、汪曾祺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4 鄭英杰;沈從文與湘西自然精神[J];船山學刊;2001年03期
5 何淑英;;《秀拉》:毀滅與創(chuàng)造并存的隱喻世界[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6 劉道全;創(chuàng)造一個永恒的神話世界——論?思{對神話原型的運用[J];當代外國文學;1997年03期
7 康長福;生活的卑賤與生命的莊嚴——論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土娼形象[J];東方論壇;2005年01期
8 趙玲;“從朦朧中來,到朦朧中去”——從《牧神午后》看德彪西的藝術特征[J];西華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6期
9 曾艷兵;;卡夫卡《城堡》研究述評[J];外國語言文學;2005年04期
10 康長福;自然的生命與至美的人性——論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少女形象[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肖芳;;反英雄、反小說、反荒誕——《第二十二條軍規(guī)》的后現代特色評析[A];福建省外國語文學會2006年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6年
2 李定清;;文學倫理學批評與人文精神建構[A];“文學倫理學批評:文學研究方法新探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群;新月社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2 徐仲佳;性愛問題:20年代中國小說的現代性闡釋[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3 劉東玲;文學體制化與作家創(chuàng)作轉型[D];復旦大學;2004年
4 寇鵬程;作為審美范式的古典、浪漫與現代的概念[D];復旦大學;2004年
5 博玫;《紫羅蘭》(1925-1930)的“時尚敘事”[D];復旦大學;2004年
6 武新軍;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古典傾向”[D];復旦大學;2004年
7 李小諾;論拱形結構[D];上海音樂學院;2004年
8 謝維強;新時期知青小說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9 劉永春;在后現代性的地平線上[D];山東大學;2005年
10 翟永明;生命的表達與存在的追問[D];山東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麗偉;琵琶文化論[D];福建師范大學;2002年
2 張冰紅;優(yōu)美的多棱鏡——論20世紀90年代女性散文寫作的審美品格[D];暨南大學;2000年
3 劉穎;阿爾比與荒誕派戲劇[D];黑龍江大學;2001年
4 邱艷萍;四十年代沈從文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5 于昆;狂飆時代的靈魂交響[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6 張清祥;孤獨漂泊之魂——高長虹論[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7 羅梅;九十年代中國詩歌的探索[D];四川大學;2002年
8 郝敏;新時期小說的民族化追求[D];安徽大學;2003年
9 閆文杰;沈從文作品的古典和諧美[D];陜西師范大學;2003年
10 程捷;從《邊城》到《長河》——論沈從文文學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演變[D];河北師范大學;2003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生濱;田燕;;傳統(tǒng)與現代之間的小說敘事——漫談沈從文的短篇小說《燈》[J];朔方;2008年06期
2 曾鋒;;沈從文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西方古典音樂[J];中國比較文學;2009年03期
3 周惠梅;;美的踐踏 夢的摧滅——讀沈從文小說《菜園》[J];山東文學;2008年06期
4 凌宇;;沈從文概論[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85年01期
5 賀仲明;;作家心靈的文化尋蹤——評周仁政《巫覡人文——沈從文與巫楚文化》[J];中國文學研究;2007年03期
6 李天福;;沈從文的話劇期待及當代意義[J];四川戲劇;2008年05期
7 彭秀海;沈從文創(chuàng)作過程的三層境界[J];求索;1986年06期
8 邢建勇;;沈從文創(chuàng)作的邊緣價值[J];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2005年02期
9 彭濤;;《邊城》——析沈從文的文學思想—愛與美的天國[J];大眾文藝;2011年03期
10 萬同林;從創(chuàng)作主體的文化構成看沈從文[J];文藝理論研究;198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端生;;沈從文《記丁玲》述評[A];二十世紀中國社會變革的多彩畫卷——丁玲百年誕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俞兆平;;浪漫主義在中國的四種范式[A];新詩與浪漫主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4條
1 本報記者 熊龍英;文人情書里的另一個世界[N];湘潭日報;2010年
2 林虹;沈從文小說的自然主義傾向[N];文藝報;2007年
3 吳曉東;邊城世界的虛構性[N];中華讀書報;2011年
4 李惠敏;《子夜》《邊城》冷熱之變的啟示[N];文藝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譚文鑫;沈從文的文學創(chuàng)作與音樂[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2 吳正鋒;沈從文創(chuàng)作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唐東堰;生命的迷狂與神秘智慧[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森;在“詩”與“史”之間:沈從文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5 吳世勇;論影響沈從文創(chuàng)作的六個因素[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6 趙雙花;可能與限度[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易瑛;巫風浸潤下的詩意想像[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8 田文兵;民族文化重構與回歸精神家園[D];蘭州大學;2010年
9 孟暉;“傳記式批評”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斌;論沈從文的啟蒙姿態(tài)[D];西南大學;2010年
2 彭建;沈從文書信研究[D];西南大學;2010年
3 郭玉;沈從文文藝觀的道德考察[D];蘇州大學;2010年
4 李巖;沈從文筆下的血色暴力[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5 趙強;論沈從文美學思想的內在構成[D];湖南科技大學;2010年
6 馮曉品;論沈從文筆下的男性[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王亞麗;沈從文建國初期心靈世界新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丁錫才;沈從文與國民黨[D];西南大學;2011年
9 丁洲;公共空間視域下的沈從文熱[D];遼寧大學;2011年
10 曾小佳;論沈從文云南時期創(chuàng)作的新變[D];湖南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983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89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