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民族器樂論文 >

古代音樂美學思想對現(xiàn)象學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8-04-11 01:33

  本文選題:古代音樂美學 + 現(xiàn)象學。 參考:《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摘要】:如何用現(xiàn)代話語闡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的特殊性,這是本文關注的焦點。文章通過以《莊子》為代表的古代音樂美學思想來分析解讀胡塞爾影響下的現(xiàn)象學音樂美學理論。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古代"坐忘"的音樂審美方法與現(xiàn)象學"懸置"相比更為徹底,而這種徹底性使得"坐忘"之后的音樂"意象"比現(xiàn)象學懸置之后的"意向性存在"具備了濃厚的美學韻味。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胡塞爾的現(xiàn)象學音樂美學是尚待完成的"古代音樂美學";而古代音樂美學則是一貫到底的"現(xiàn)象學"。
[Abstract]:How to use modern discourse to explain the particularity of ancient music aesthetics is the focus of this paper.This paper analyzes and interprets Husserl's phenomenological music aesthetics theory through the ancient music aesthetics thought represented by Zhuangzi.Through the analysis, we can find that the musical aesthetic method of ancient "sitting and forgetting" is more thorough than that of phenomenological "suspension".This kind of thoroughness makes the music "image" after "sitting and forgetting" has a strong aesthetic charm than the "intentionality" after phenomenology suspends.In a certain sense, Husserl's phenomenological music aesthetics is the "ancient music aesthetics" which remains to be completed, while the ancient music aesthetics is the consistent "phenomenology".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哲社學院;人民音樂出版社《音樂研究》;
【基金】:中國博士后第51批社科基金項目資助成果之一(2012M510339)
【分類號】:J60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于潤洋;;關于音樂學研究的若干問題思考[J];人民音樂;2009年01期

2 何艷珊;;老子音樂美學思想的現(xiàn)象學解讀[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殷世東;完善教師人格 推進學生人格之健全[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2 魏晶晶;王琳;;中國傳統(tǒng)美學與城市景觀設計思考[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13期

3 楊芳;;結合浪漫主義音樂的風格談談德彪西音樂的創(chuàng)作[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4 張浩;;肖斯塔克維奇鋼琴音樂風格的審美特征[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06年05期

5 宋戚;;也看我國民族音樂學學科劃分之一二——品讀《漫談民族音樂學的學科劃分》[J];北方音樂;2010年08期

6 萬晶晶;;對“音樂作品”存在方式的再思索——從茵加爾頓、杜夫海納與伽達默爾的矛盾談起[J];北方音樂;2011年05期

7 胡珊珊;;西方音樂審美理論的演變——簡述從古希臘時期到中世紀音樂審美的發(fā)展歷程[J];北方音樂;2011年05期

8 趙靜靜;;談音樂作品的本真性與延續(xù)性[J];北方音樂;2011年06期

9 胡珊珊;;文藝復興時期至十九世紀西方音樂審美的發(fā)展歷程[J];北方音樂;2011年09期

10 秦旋;;論達爾豪斯的音樂批評觀[J];北方音樂;2011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郭瑋;;審美哲學還是實踐哲學?——Bennett Reimer與David J.Elliott音樂教育哲學思想的比較[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向迎春;;音樂教學切勿買櫝還珠——論趣味性教學的四大誤區(qū)[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學本體論思想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崔學榮;主體間性視野中的中國傳統(tǒng)音樂文化教育[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曉燁;賦格寫作中十二音序列技法的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4 趙宏;英漢詞匯理據(jù)對比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朱寧寧;英美實驗音樂:1950-1970年代[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6 徐志博;音響結構思維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1年

7 蔣興忠;普羅科菲耶夫九首鋼琴奏鳴曲和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8 唐小波;約翰·亞當斯管弦樂作品創(chuàng)作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9 紀露;斯特拉文斯基的新古典主義音樂觀念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10 陳艷麗;中國現(xiàn)代小品文文體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關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方旭;論汪立三鋼琴作品《他山集》的意蘊“層次觀”[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王珊;從彭麗媛、宋祖英、譚晶的歌唱藝術看中國當代聲樂藝術的發(fā)展方向[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單金龍;音樂美感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5 關彥;舒伯特聲樂套曲《冬之旅》藝術特征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6 陳靜文;舒伯特小提琴奏鳴曲與其藝術歌曲作曲技法的相似性探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周臨舒;巴赫《恰空舞曲》四個音響版本表演創(chuàng)造的合理性初探[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張昀;論原生態(tài)民族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美學呈現(xiàn)[D];云南大學;2010年

9 徐杰;《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課程的橫向拓展教學[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10 黃綺;認知心理學在高師鋼琴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月芳;;丁善德鋼琴音樂中的“意象”營構[J];中國科技信息;2005年23期

2 王靜;鄧小龍;;現(xiàn)象學與茵加爾頓的音樂美學思想[J];邢臺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3 楊曦帆;;音樂教育、多元化與現(xiàn)象學哲學[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6年01期

4 徐凱;;二十世紀西方音樂中的現(xiàn)象學意義[J];藝術教育;2006年01期

5 謝子卿;;音樂符號學中的現(xiàn)象學本質(zhì)研究——與語言符號學對比來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1年02期

6 殷之聲;;羅曼·茵格爾頓的音樂美學及情感品格論[J];邊疆經(jīng)濟與文化;2011年08期

7 范會芳;;論舒茨的音樂社會學思想——音樂內(nèi)社會關系的研究[J];國外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8 徐海東;;也談音樂作品的本體問題——《音樂作品存在方式之我見》讀后[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10年01期

9 喬琛;意象本質(zhì)略論——音樂藝術創(chuàng)造的美學原理[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9年03期

10 劉智強;;論西方現(xiàn)代音樂的哲學背景——當代文論思潮與現(xiàn)代音樂的關系[J];音樂創(chuàng)作;2006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范曉峰;音樂理解現(xiàn)象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2 何艷珊;老子音樂美學思想與相關藝術審美[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羅希;現(xiàn)量論音樂審美問題研究[D];西安音樂學院;2007年

2 邢萬里;天人合一的音樂美學—“音心對映論”研討述評[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3 陳繼榮;魏晉人文思潮中的嵇康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張俊杰;兩種目的論與兩種禮樂觀[D];西安音樂學院;2010年

5 孔續(xù)茜;論蔡仲德的音樂美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黃海;道象言—音樂本體及其感性表象并表述的可能性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17338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7338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982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