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學校音樂教育與社會音樂教育之存在關系
本文關鍵詞: 學校音樂教育 社會音樂教育 二者關系 出處:《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9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學校音樂教育以其強制性、規(guī)范性、系統(tǒng)性和制度性而成為音樂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教育行為,它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教學原則、教學規(guī)律等方面,都對其它音樂教育現(xiàn)象形成潛在的影響。社會音樂教育以其開放性的觀念和多樣化的手段,成為學校音樂教育的有力補充和延伸。應該說,在學校音樂教育與社會音樂教育之間,這種具有相互影響關系、補充關系和延伸關系,才是學校音樂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之間正常的存在關系。
[Abstract]:School music education, with its mandatory, normative, systematic and institutional nature, has become the key educational behavi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education. Social music education, with its open concept and diversified means, has become a powerful supplement and extension of school music educ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music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music education, this kind of mutual influence relation, the supplementary relation and the extension relation, is the normal existence relation between the school music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music education.
【作者單位】: 溫州大學音樂學院;
【分類號】:J6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鄒昊;夏郁;;江西省九江市社會音樂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黃河之聲;2011年13期
2 管杰;;“新音樂教育”的實踐探索[J];北京教育(普教);2011年09期
3 李娜;;“音樂電化教學”淺論[J];大眾文藝;2011年11期
4 趙宏;;我國流行音樂對學校音樂教育影響的文獻綜述[J];大舞臺;2011年08期
5 桂平;;我國社會音樂教育中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大眾文藝;2011年16期
6 張力元;;社會音樂考級機構(gòu)知多少?[J];樂器;2011年09期
7 李智淵;;音樂教育的永恒主題[J];吉林教育;2011年20期
8 那宇;;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J];北方音樂;2011年07期
9 趙佳琳;;鋼琴課教學如何適應社會音樂教育[J];中學教育;2002年05期
10 趙會生;;中國的第一所音樂學!赱J];藝術教育;2004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宋裴裴;;跨文化對話中的傳統(tǒng)音樂——15屆國際學校音樂教育和教師教育研討會初探[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苗笛;;維也納音樂文化給哈爾濱音樂的啟示與思考[A];龍江春秋——黑水文化論集之三[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張蕾;“快樂音樂”或成市場增長點[N];音樂周報;2010年
2 記者 刁艷;北京“音樂奧林匹克”培訓骨干教師[N];音樂周報;2009年
3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 胡軍;高聲奏黃鐘大呂 將傳統(tǒng)傳承到底[N];音樂生活報;2010年
4 重樓;委內(nèi)瑞拉“音樂救助體系”改變窮孩子人生[N];中國文化報;2011年
5 浙江師范大學 楊和平;善待她:江山坐唱班[N];光明日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張海君;音協(xié)考級12年 努力打造品牌形象[N];中國藝術報;2002年
7 蘇丹娜;合唱的思考[N];音樂周報;2001年
8 記者 劉永新;引進國家級大師設立工作室[N];深圳特區(qū)報;2009年
9 劉三元;兒童歌曲別離孩子生活太遠[N];中國藝術報;2005年
10 河南省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 吳歌;當代音樂[N];河南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娟;臺灣新音樂(1945-1960)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2 于曉晶;后哲學文化為基礎的學校音樂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晨;兒童“樂器學習熱”現(xiàn)象的社會成因及教育誤區(qū)[D];南京師范大學;2012年
2 高暢;管窺西安社會音樂教育[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3 周遠亮;北京市東城區(qū)和平里地區(qū)琴行辦學調(diào)研[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4 馬春曉;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陶馨;武漢城區(qū)兒童社會音樂教育調(diào)查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6 周利;社會音樂教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7 胡園飛;我國社會音樂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8 毛倩倩;弱智兒童的音樂教育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黃明銳;先秦道家教育思想對當代學校音樂教育的啟示[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10 魏薇;南京民工子弟學校音樂教育的考察與思考[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4994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499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