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中聲樂套曲《李清照詞五首》的創(chuàng)作特色探析
本文關鍵詞:王建中聲樂套曲《李清照詞五首》的創(chuàng)作特色探析
更多相關文章: 王建中 聲樂套曲 李清照詞五首 創(chuàng)作特色
【摘要】:我國著名作曲家、鋼琴家、音樂教育家王建中先生的作品具有鮮明的中國風格,也顯示出很強的專業(yè)性和很高的藝術價值。本文以他的聲樂套曲《李清照詞五首》為研究對象,從民間音樂素材的挖掘、旋律表現(xiàn)手法、節(jié)奏表現(xiàn)手法以及和弦的民族特色幾方面對這部作品的創(chuàng)作特色進行深入探析。
【作者單位】: 常州工學院師范學院音樂系;
【分類號】:J605
【正文快照】: 古詩詞藝術歌曲是中西方音樂文化交融的產物,在我國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歷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教學與演唱中也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論和實踐意義。音樂前輩們始終不斷追尋著符合大眾審美習慣的“中國特色”的藝術歌曲創(chuàng)作道路。改革開放之后,隨著西方現(xiàn)代音樂思潮和多樣的作曲技法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劉明瀾;論宋詞詞韻與音樂之關系[J];中國音樂學;199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魏桂珍;;談兒童聲樂教學[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2 線穎瑩;;高師聲樂教學之“主體間性”理論探微[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3 諸葛憶兵;;“以詩為詞”辨[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李飛躍;;“詞的起源”新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5期
5 孔奪;;黃自藝術歌曲鋼琴伴奏的創(chuàng)作特征[J];北方音樂;2009年07期
6 岳李;;感召、震撼、恭敬——有感于亨德爾與他的《彌賽亞》[J];北方音樂;2010年01期
7 僧文莉;;略論中國民族唱法的二度創(chuàng)作[J];北方音樂;2010年01期
8 朱曉蕾;;探討聲樂教學中音樂審美的培養(yǎng)[J];北方音樂;2011年07期
9 劉戈;雷婷;;談趙元任藝術歌曲的風格特征[J];北方音樂;2012年01期
10 李永玉;姚連喬;;歌劇演唱的舞臺實踐[J];北方音樂;201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彭瓊英;;唐代都市娛樂文化與都市文體的發(fā)展[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會第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鄧波;;中國1949年以前的和聲與對位教學[A];全國和聲復調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2 曹利云;宋元之際詞壇格局及詞人群體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李明華;蘇軾詩歌與佛禪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燕飛;當代中國民族器樂創(chuàng)作對新音響的探索與實踐[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5 張屏;兩宋詞雅化進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毛文琦;中國古代詞學范疇舉隅[D];復旦大學;2011年
7 溫展力;音樂視野中的觀念藝術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1年
8 王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作曲家留蘇期間音樂創(chuàng)作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年
9 陳習;中國小提琴音樂創(chuàng)作史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10 王寶龍;20世紀下半葉新疆地區(qū)的交響音樂創(chuàng)作[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楊慧;冀北地區(qū)“漫瀚調”演唱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戈寧;東北民歌女性角色演繹的“新探”[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彭晶;桑桐《民歌主題鋼琴小曲九首》的藝術價值和當代意義[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4 謝菁;基于聲樂演唱的藝術美探究中國民族聲樂之“韻”[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5 張楠;普通高等院校聲樂教學手段與教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曦;論由中國民歌改編鋼琴曲的創(chuàng)作與教學[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李文皓;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歌唱藝術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8 婁姝妹;抒情女高音基莉·迪·卡娜娃的歌唱藝術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亮亮;面罩唱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馬丹;論民歌演唱中的“潤腔”[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廣奐;;馬勒聲樂套曲《漂泊藝徒之歌》的演唱研究[J];音樂生活;2007年01期
2 左開菊;論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的創(chuàng)作手法及其藝術形象[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3 夏小燕;舒曼的聲樂套曲《婦女的愛情與生活》——兼談舒曼對藝術歌曲傳統(tǒng)的繼承與發(fā)展[J];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4 李永鐸;;《大地之歌》——馬勒交響性的聲樂套曲[J];音響技術;2006年02期
5 毛慧;關于舒曼的幾部聲樂套曲的研究[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6 張愛萍 ,傅庚辰;訴衷情 聲樂套曲《航天之歌》之一[J];歌曲;2003年12期
7 劉孝利;;聲樂套曲《詩人之戀》簡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8 王保德;;簡論彝族海菜腔[J];民族藝術研究;2006年04期
9 伊人;;大型聲樂套曲《南京1937》CD面世——60分鐘12首歌曲全景再現(xiàn)70年前南京人民苦難歷程[J];歌迷大世界(江南音樂);2008年02期
10 趙易林;;音樂之最[J];音樂世界;199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第六屆編委會委員名單[A];中國物理學會第十五屆靜電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穆利斌;;蘇聯(lián)紀念幣補記[A];《內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七輯)[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決定任免名單[N];甘肅日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劉宇 本報通訊員 宋凱宏;永遠做農民的好兄弟[N];山西日報;2011年
3 《北京青年報》資深文化記者、音樂評論家 倫兵;濃縮輝煌歷史贊美當代中國[N];韶關日報;2011年
4 翟泰豐;與時代同步 和人民同歌[N];文藝報;2009年
5 卜大煒;國交以豪情歌頌改革開放三十周年[N];中國藝術報;2008年
6 演講人 傅庚辰;紅歌——億萬人民縱情歌唱[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7 記者 諶強;傅庚辰作品研討會音樂會在京舉行[N];光明日報;2009年
8 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主席 傅庚辰;中國音樂三十年[N];光明日報;2008年
9 本報特約通訊員 張賢況;“我生在一九七八”[N];中國文化報;2008年
10 孟蘭英;長征組歌的前世今生[N];光明日報;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朱芾;聲樂套曲《祖國四季》藝術特色及演唱特點探析[D];上海師范大學;2010年
2 龍玉婷;聲樂套曲各分曲間的邏輯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0年
3 彭靈;鄭秋楓的聲樂套曲《祖國四季》的演唱探析[D];四川師范大學;2010年
4 楊馥嘉;探究女中音聲樂套曲的演唱方法與藝術特色[D];西北民族大學;2012年
5 王瑋;劉聰聲樂套曲《故園戀》的美學意蘊[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6 白蘭;聲樂套曲《滇西詩鈔》的音樂與演唱分析[D];西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彭鑫;貝多芬及其聲樂套曲《致遠方的戀人》初探[D];青島大學;2013年
8 劉元琴;論鄭秋楓聲樂套曲《祖國四季》的藝術特色與演唱處理[D];青島大學;2013年
9 蓋文劍;關于舒曼的聲樂套曲《詩人之戀》[D];首都師范大學;2002年
10 李丹;從聲樂套曲《婦女愛情與生活》看舒曼的美學意向與演唱處理[D];西安音樂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11982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198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