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交響樂團建團三十周年華誕音樂會
本文關鍵詞:河北交響樂團建團三十周年華誕音樂會
更多相關文章: 交響樂團 河北省 交響音樂會 建設成就 音樂文化 小提琴協奏曲 建團 勃拉姆斯 藝術中心 音樂廳
【摘要】:正2013年7月,河北交響樂團迎來建團三十周年。為展示河北音樂文化建設成就和河北交響樂團的嶄新面貌,該團于7月20日和21日在河北省藝術中心音樂廳連續(xù)舉辦兩場交響音樂會,為廣大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音樂盛宴。首日的音樂會由張藝執(zhí)棒,演奏了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朱丹擔任小提琴獨奏,以及貝多芬的《c小調第五交響曲》。次日的演出由駐團指揮拓鵬指揮,演奏了樂團近年來的原創(chuàng)作品《英雄河北》、《民歌河北》、《燕趙長
【分類號】:J692
【正文快照】: 2013年7月,河北交響樂團迎來建團三十周年。為展示河北音樂文化建設成就和河北交響樂團的嶄新面貌,該團于7月20日和21日在河北省藝術中心音樂廳連續(xù)舉辦兩場交響音樂會,為廣大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音樂盛宴。首日的音樂會由張藝執(zhí)棒,演奏了勃拉姆斯的《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朱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建忠;來自浪漫之都的魅力——觀法國愛樂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有感[J];東方藝術;2005年10期
2 山音;;省歌交響樂團舉辦“夏之夢”交響音樂會[J];黃河之聲;2004年04期
3 趙琳宇;;太陽出來喜洋洋——從大型新創(chuàng)交響音樂《太陽之子》談起[J];人民音樂;2009年01期
4 陳茁;賀雙印;;河南交響樂團首次舉辦音樂季[J];北方音樂;2008年10期
5 鷺凌;全新的體制為廈門愛樂插上騰飛的翅膀[J];人民音樂;2005年04期
6 廣袤;李文;;流動與凝固——江蘇交響樂團奏響國家大劇院[J];中國綠色畫報;2008年06期
7 王澍;不屈的音樂靈魂——上海交響樂團紀念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六十周年大型交響音樂會暨上海交響樂團2005-2006音樂季開幕式演出[J];音樂愛好者;2005年10期
8 李廣;;國際職業(yè)交響樂團運行模式的中國化探析[J];職業(yè)時空;2006年12期
9 王震亞;解放前的交響音樂[J];人民音樂;2003年01期
10 羅穎;;中國交響樂合奏春天 37支交響樂團匯聚大劇院 西藏交響樂團將特色示人[J];北方音樂;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花白;;人類音樂文化學:歷史和地域的研究(西亞)[A];2005’北京第二屆世界民族音樂學會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C];2005年
2 譚孝鑫;;黃河水不斷 太行頌歌長——山西抗日戰(zhàn)爭中的音樂文化[A];三晉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山西抗戰(zhàn)文化研討專集[C];1995年
3 周景義;;進一步發(fā)展浙閩邊界地區(qū)畬族音樂文化的構想[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4 晨見;陳琪;;漫談“淮風”[A];第二屆淮河文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5 聶秀娥;;弘揚音樂文化 服務和諧社會[A];孔學研究(第十四輯)——云南省孔子學術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谷迎迎;;淺析我國近現代音樂教育的大眾化發(fā)展狀況[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7 ;星海音樂學院[A];全國音樂藝術院校音樂研究機構與科研處工作會議會議資料[C];2004年
8 周張躍;;論音樂教育之意義[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9 高偉;;高師鋼琴教學內涵的二維闡釋——一種基于音樂審美與文化傳承理念的解讀[A];全國高等音樂教育課程發(fā)展與教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10 蔡曉絢;;地方文獻與廣州地區(qū)民俗音樂文化[A];拓展與深化——全國民辦高校圖書館與圖書館地方文獻工作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陳茁邋實習生 賀雙印;河南交響樂團首次舉辦音樂季[N];河南日報;2008年
2 孟凌云;“國家大劇院版”交響音樂會將在長舉辦[N];吉林日報;2008年
3 賈芳;《讓世界充滿愛》大型交響音樂會在我市上演[N];宜春日報;2007年
4 張宇;交響音樂會在石郵院引發(fā)共鳴[N];中國郵政報;2007年
5 趙鳳蘭邋干德明 舒國;奏響重建家園的樂章[N];中國文化報;2008年
6 本報記者 王俊;梵音和暢奏盛會 神州聽聞深圳聲[N];深圳特區(qū)報;2006年
7 雨天;北交紀念建黨85周年[N];音樂周報;2006年
8 雨天;深交推出“神州和樂——梵音交響音樂會”[N];音樂周報;2006年
9 本報記者 楊競;“神州頌”讓我們如此感動[N];遼寧日報;2007年
10 趙濤;河北交響樂團:讓高雅藝術走進百姓生活[N];中國文化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大順;魏晉南北朝音樂文化與歌辭研究[D];揚州大學;2005年
2 李寶杰;區(qū)域—民俗中的陜北音樂文化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13年
3 張少飛;1949~1981年間的中國管弦樂創(chuàng)作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4 李晉源;中國洞簫音樂文化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02年
5 高洪波;移居香港的大陸作曲家研究(20世紀30-80年代)[D];中央音樂學院;2009年
6 葉紅旗;臺灣高山族樂器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7 徐海準;《樂學軌范》唐部樂器之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09年
8 車新春;19世紀上半葉的德意志音樂文化與民族主義思潮[D];上海音樂學院;2010年
9 王菲菲;論南宋音樂文化的世俗化特征及其歷史定位[D];上海音樂學院;2006年
10 曹貞華;西周至唐宮廷雅樂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唐麗琳;交響嶺南—廣州交響樂團歷史沿革研究(1957年至2012年)[D];上海音樂學院;2013年
2 張芳溢;《全漢賦》音樂史料初步整理與研究[D];天津音樂學院;2007年
3 徐富平;天水羊皮鼓樂舞文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4 劉暢;繼承與借鑒[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7年
5 李s,
本文編號:11484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148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