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樂演唱中如何提高表演水平
本文關鍵詞:聲樂演唱中如何提高表演水平
更多相關文章: 聲樂藝術 表演技巧 培養(yǎng)和提高
【摘要】:聲樂演唱者掌握一定的表演技巧,有助于他們在解讀聲樂作品的基礎上,投入自己的認知理解和情感表現,賦予聲樂作品一種新的生命力和表現形式,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和審美價值。本文主要對聲樂演唱者提高表演水平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對廣大同仁提供一些幫助和借鑒。
【作者單位】: 河南藝術職業(yè)學院;
【關鍵詞】: 聲樂藝術 表演技巧 培養(yǎng)和提高
【分類號】:J616
【正文快照】: 一、引言表演是聲樂演唱中實現聲樂作品審美價值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演唱者不僅要具有較高的歌唱水平,還要具備一定的表演能力。試想,如果一個歌唱者只是在舞臺上一動不動地歌唱,那么這種聲樂是多么的呆板和失敗,不但激發(fā)不出欣賞者的興趣,聲樂作品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也無法體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殷春景;;淺議在聲樂藝術如何讓更好地完成舞臺表演[J];大眾文藝;2010年21期
2 劉雅婷;陳倩;;談聲樂演唱時的形體表演[J];科技風;2010年16期
3 肖玲;;聲樂藝術實踐中表演技巧的培養(yǎng)[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年03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姚丹;聲樂表演藝術的審美體現[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史小華;;聲樂發(fā)音過程中靠前和靠后問題探討[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09年02期
2 廖紅英;;聲樂藝術表演技巧的培養(yǎng)及其運用[J];成功(教育);2012年22期
3 王永江;;聲樂藝術中表演技巧的培養(yǎng)[J];大舞臺;2013年05期
4 霍慶;;從真實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統一看歌劇《藝術家的生涯》[J];大眾文藝;2013年11期
5 劉珊珊;;有效的聲樂教育探究[J];黑龍江史志;2008年15期
6 劉春英;;聲樂表演心理淺析——以歌曲《斷橋遺夢》演唱為例[J];黃河之聲;2012年1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石巖英;普通高校聲樂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2 邢方方;聲樂作品與聲樂演唱的關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3 顧永博;歌劇《蒂托的仁慈》中詠嘆調《我走,,我走》的演唱探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4 郭慧珍;聲樂教學中表演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D];長春師范學院;2012年
5 鄭揚;論聲樂美學在歌唱藝術中的作用[D];河北師范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楊海源;淺議當代聲樂美學的擴張及其審美價值[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辛雨歌;;談戲曲身段的教學[J];戲曲藝術;2008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原;;淺談聲樂演唱的行腔美[J];美與時代;2007年06期
2 孟卓;;聲樂藝術貴在實踐[J];電影文學;2009年20期
3 徐雷;感悟、創(chuàng)造是聲樂演員必備的素質[J];東方藝術;2004年S1期
4 李青;;聲樂的藝術表現力[J];藝海;2008年02期
5 賈楠;;淺談聲樂藝術的第二度創(chuàng)造[J];音樂生活;2006年07期
6 詹橋玲;李炳慧;;聲樂藝術的審美特征——聲情并茂[J];藝海;2008年02期
7 薛麗春;;論聲樂二度創(chuàng)作中的聯覺機理[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8 鄭璐;;試論音色在聲樂演唱中的美學特質[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9 趙雅晴;;文化素養(yǎng)與聲樂演唱的關系[J];藝海;2010年06期
10 王藝瑾;;歌唱表演藝術之探索[J];大舞臺;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姜瑾;;從美學角度看中國民族聲樂藝術的發(fā)展[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2 程嘯;;關于新世紀海南公安民警素質培養(yǎng)和提高的思路[A];亞洲人才戰(zhàn)略與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戰(zhàn)略論壇文庫[C];2001年
3 余華;;淺論聲樂藝術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A];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1990年
4 丁玉秀;;營造人文社會共建和諧家園[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5 鄒丹丹;;聲樂初學者的學習方法[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6 倪江;金宏波;劉國藝;;實施素質教育 培養(yǎng)和提高青年教師的綜合素質[A];中國生理學會第七屆全國生理學教學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3年
7 王潤身;;表演技巧的掌握與運用[A];演員談電影表演——首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獎頒獎大會論文集[C];1988年
8 王建國;;兩部聲樂藝術翻譯著作的比較與思考[A];中國英漢語比較研究會第七次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彭鐵飛;付志華;;為振興我國民族聲樂而努力[A];中國社會音樂研究論文集[C];2006年
10 孫曉春;;略論民族聲樂作品的處理與表現[A];高等黨校藝術教育理論研究與實踐[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霞;陳光林王素毅等出席肖黎聲聲樂藝術中心成立揭牌儀式[N];內蒙古日報(漢);2010年
2 全國人大代表 北京軍區(qū)戰(zhàn)友歌舞團歌唱演員 劉斌;防止形式大于內容[N];中國藝術報;2011年
3 張秀艷;培養(yǎng)學生聲樂藝術表現力[N];光明日報;2000年
4 河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 楊寶剛;淺談西洋聲樂藝術的民族化[N];新鄉(xiāng)日報;2008年
5 石惟正;沈洋聲樂藝術思考[N];音樂周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葉軍;從鵬達看員工素質的培養(yǎng)和提高[N];中國鄉(xiāng)鎮(zhèn)企業(yè)報;2002年
7 靳卯君;永遠不和音樂告別[N];音樂周報;2001年
8 陳言放;淺談中國聲樂發(fā)展的問題[N];光明日報;2007年
9 記者 張平;進一步培養(yǎng)和提高領導干部的法律素質[N];西藏日報;2002年
10 臨潼新市中學 趙萍;音樂教學探索[N];學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董華;聲樂:語言的N種表情[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霞;彭麗媛聲樂藝術的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08年
2 劉瀟林;論聲樂藝術的演唱風格[D];西南大學;2009年
3 韓娟;試論聲樂藝術在大提琴演奏中的借鑒作用[D];廈門大學;2008年
4 馮亞;論民族聲樂藝術的表現性[D];河南大學;2001年
5 曹霞;辰河高腔音樂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6 徐冰;關于聲樂藝術中“聲”與“情”關系的哲學性思考[D];首都師范大學;2005年
7 藍靜;應尚能“以字行腔”聲樂藝術理論探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蘇軍;論聲樂藝術表演中歌聲與情感的統一[D];首都師范大學;2009年
9 王珊;從彭麗媛、宋祖英、譚晶的歌唱藝術看中國當代聲樂藝術的發(fā)展方向[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10 蘆雪紅;對迪里拜爾聲樂藝術的探索[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本文編號:1089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08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