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調(diào)”考辨——“清商三調(diào)研究”之二
本文關鍵詞:“平調(diào)”考辨——“清商三調(diào)研究”之二
更多相關文章: 清商三調(diào) 平調(diào) 平徵調(diào) 林鐘調(diào)
【摘要】:歷史上的清、平、瑟三調(diào)(簡稱"清商三調(diào)")是當今樂律學研究中的一個重大理論問題。通過文獻史料、古琴曲、古琴調(diào)弦法等多方面的材料相互印證,揭示了"清商三調(diào)"之"平調(diào)"的調(diào)性,并指出了"平調(diào)"宮音所處古琴的"弦位"及其所對應的律位。
【作者單位】: 中原文化藝術學院音樂學院;
【關鍵詞】: 清商三調(diào) 平調(diào) 平徵調(diào) 林鐘調(diào)
【基金】:2012年度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項目《清商三調(diào)研究》(項目批準號:2012CYS00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612.1
【正文快照】: 中國古代文獻中有關清商三調(diào)理論的記載,就目前來說,“陳仲儒論樂”②這段著述應是所見當中最為詳細的史料。而涉及“陳仲儒論樂”的文獻則有《魏書》、《通典》、《冊府元龜》、《玉!返人姆N!段簳分尽犯鞣N版本均為“平調(diào)以宮為主”;《通典》稱“平調(diào)以角為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丁承運;清、平、瑟調(diào)考辨[J];音樂研究;1983年04期
2 丁承運;清商三調(diào)音階調(diào)式考索[J];音樂研究;1989年02期
3 馮潔軒;調(diào)(均) 清商三調(diào) 笛上三調(diào)[J];音樂研究;1995年03期
4 徐榮坤;釋相和三調(diào)及相和五調(diào)[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妙法;;《淮南子》的“自然無為”說及其后現(xiàn)代意義——兼與任繼愈、李澤厚兩先生商榷[J];安徽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2 張道升;;羿射日的三重證據(jù)及解讀[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徐倩;;論神怪小說對傳統(tǒng)倫理秩序的維護[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徐華;人事可為 強者當先——墨子“強”論及其精神價值的再探討[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5 方國武;;《淮南子》文藝理想觀[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6 郭樹青;;《淮南子》中神話的道家色彩[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1期
7 龐勃;李煒瑋;;論中國喪葬文化中鬼魂迷信的流變[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8 楊輝;;先秦禮教與樂教之關系及地位變遷考[J];保定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9 劉全志;;論孔門“七十子”之稱的由來和流變[J];保定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10 那薇;道家的游無何有之鄉(xiāng)和海德格爾的心靈空間[J];北方論叢;200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楊福瑞;;北方游牧民族的穹廬觀念與氈帳文化[A];論草原文化(第五輯)[C];2008年
2 尚學鋒;;竹簡詩論“《卷耳》不知人”的闡釋史意義[A];儒學與二十一世紀文化建設:首善文化的價值闡釋與世界傳播[C];2007年
3 巫東攀;;古琴作品在復調(diào)教學中的運用[A];全國和聲復調(diào)教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10年
4 李健;;曹丕“文氣”說的理論意義及價值[A];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年刊(2010年卷)——文學理論前沿問題研究[C];2010年
5 杜覲位;;試論蜀地得稱“西海”之由[A];2012西南地區(qū)語言學研究生論壇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棟;神話與歷史:大禹傳說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偉;《呂氏春秋》體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春華;顏回資料輯考[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4 宋立林;“儒家八派”的再“批判”[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莉;魏晉南北朝音樂美學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馮一鳴;西漢用《詩》研究[D];北京大學;2011年
7 馬婷婷;漢代情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8 蔡樹才;《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七)》文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鄧瑩;《孔子家語》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陳勁松;“鬧熱”及其背后的“冷清”[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石磊;郭象《莊子注》“理”范疇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2 黃文燕;價值觀與東周時期的齊秦軍功爵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胡莉莉;齊魯奇士東方朔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馬盛楠;中國笙樂的現(xiàn)代開拓者[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周小平;《詩三百》結(jié)集成書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6 郭晶;丁承運琴學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趙磊;老子政治思想二重結(jié)構(gòu)淺析[D];河南大學;2011年
8 孫小迪;參禪操琴 修心明性[D];西安音樂學院;2011年
9 王云開;《論語》敘事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向文斌;春秋時期疾病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丁承運;清、平、瑟調(diào)考辨[J];音樂研究;1983年04期
2 郭瑩;對“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史料研究中幾個問題的思考[J];音樂研究;2002年02期
3 徐榮坤;三種傳統(tǒng)七聲音階的問世先后、彼此關系及記譜諸問題[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4 吳釗;也談“楚聲”的調(diào)式問題——讀《釋“楚商”》一文后的幾點意見[J];文藝研究;1980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譽聲;論音階及宮調(diào)體系[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1995年04期
2 項陽;五弦筑定弦芻議[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1994年03期
3 丁承運;清、平、瑟調(diào)考辨[J];音樂研究;1983年04期
4 何昌林;音調(diào)邏輯的“調(diào)—聲”規(guī)范[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1983年02期
5 丁承運;清商三調(diào)音階調(diào)式考索[J];音樂研究;1989年02期
6 成軍;;清商三調(diào)研究綜述[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音樂與表演版);2009年02期
7 成軍;;“清商”樂肇始考[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8 盧一飛;;清樂源流述略[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9 溫和;;魏晉南北朝“三調(diào)”歌舞伎樂源流考[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08年01期
10 龍建國;;清商樂及其管理考論[J];江西社會科學;2010年08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記者 劉玉琴;音樂劇 《五姑娘》展現(xiàn)江南風情[N];人民日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漆明鏡;“清商樂”研究[D];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成軍;清商三調(diào)研究[D];河南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0035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zqiyue/100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