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大型組合編鐘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先秦大型組合編鐘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編鐘研究由來已久,從先秦時期綿延至今。由于歷史條件不同,各時期編鐘研究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格。隨著研究的深入,,編鐘研究由點及線,由線而面,成果迭出。然而,盡管已經(jīng)有了豐碩的研究成果,我們對編鐘的認識仍然不夠全面,編鐘成了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文化事項,進一步深入探討需要新的視角,因此,筆者選取了大型組合編鐘這一切入點,翼能有所洞見。 大型組合編鐘是編鐘的一種形式,其形成經(jīng)歷了漫長的歷史時期,對其孕育、誕生、成長、成熟、輝煌和衰落產(chǎn)生直接影響的因素很多,尤以“禮”“樂”為甚,因而包含了豐富的樂律、樂懸制度乃至禮樂文化等方面信息。對大型組合編鐘來說,編列的組合是形式,音列的組合是內(nèi)容,本質(zhì)則是禮樂制度的體現(xiàn),因此,本文以大型組合編鐘的演進歷程為經(jīng),以青銅樂鐘的編列和音列為緯,以樂懸制度為背景,在紛繁復雜的現(xiàn)象中爬梳理析,對大型組合編鐘進行綜合研究。 通過對編列的分析,理清青銅樂鐘由單件使用至編列誕生,編列由小及大、由大而組合,組合由簡單到復雜的演進軌跡,并理清不同類型青銅樂鐘編列的不同演進線索。 音列分析也是本文的重要內(nèi)容。通過分析,梳理樂鐘由單音使用至音列出現(xiàn)以及音列由簡單而復雜直至十二聲齊備的過程,揭示不同青銅樂鐘的音列演進的錯位現(xiàn)象,并對這一現(xiàn)象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深入探討。 組合的研究是本文的切入點。不同編列的組合、不同類型樂鐘的組合、不同音列的組合是大型組合編鐘的重要特征。在編列、音列分析的基礎(chǔ)上,本文對大型組合編鐘中不同類型組合方式的探討著墨甚多,揭示大型組合編鐘成長的軌跡。 在探討大型組合編鐘成長軌跡的基礎(chǔ)上,本文闡釋了各種形態(tài)變化所反映的文化內(nèi)涵。大型組合編鐘成長過程中,編列、音列、組合的相對穩(wěn)定期往往與禮樂制度的穩(wěn)定期相對應,編列、音列、組合的驟變往往是禮樂制度演變的表征,也是“禮”“樂”關(guān)系的平衡被打破的表現(xiàn),在禮樂制度演變軌跡中具有里程碑意義。本文通過對編列、音列、組合驟變的探討,樹立起禮樂制度演變的標桿,分析先秦禮樂制度興衰的軌跡,揭示“禮”、“樂”在大型組合編鐘興衰中的作用。
【關(guān)鍵詞】:大型組合編鐘 編列 音列 組合 樂懸制度 禮樂制度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K875.5;J609.2
【目錄】: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8
- 目錄8-12
- 緒論12-19
- 一、編鐘既往研究的歷時性回顧12-15
- 二、編鐘研究尚需探討的問題15
- 三、先秦大型組合編鐘研究的意義15-16
- 四、相關(guān)概念的界定16-17
- 五、本文的陳述方式17-19
- 第一章 樂鐘探源19-48
- 第一節(jié) 與青銅樂鐘起源相關(guān)的文獻資料分析19-23
- 一、文獻資料概述19-21
- 二、文獻資料總結(jié)21-22
- 三、文獻資料辨析22-23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23
- 第二節(jié) 古文字資料分析23-33
- 一、"用"的文字學分析概況23-25
- 二、"庚"、"康"、"唐"、"用"、"庸"、"南"、"(?)"辨析25-29
- 三、商先王、先妣等與樂器"庚"、"庸"、"南"的關(guān)系探討29-32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32-33
- 第三節(jié) 出土實物資料分析33-41
- 一、出土鈴的分析33-39
- 二、出土陶鐘分析39-40
- 三、本節(jié)小結(jié)40-41
- 第四節(jié) 相關(guān)問題的綜合分析41-47
- 一、青銅樂鐘的源頭41-44
- 二、鐘、鈴起源的時間44-45
- 三、合瓦形探討45-47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47
- 小結(jié)47-48
- 第二章 青銅樂鐘編列的誕生48-73
- 第一節(jié) 釋"商"48-53
- 一、釋"商"概況48-50
- 二、"商"解析50-52
- 三、"商"之編列52-53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53
- 第二節(jié) 出土殷商編鐃編列分析53-61
- 一、出土殷商編鐃概況54-56
- 二、編鐃的編列分析56-61
- 三、本節(jié)小結(jié)61
- 第三節(jié) 南方出土商末青銅樂鐘編列分析61-66
- 一、南方大鐃的編列61-65
- 二、旽的編列65-66
- 三、本節(jié)小結(jié)66
- 第四節(jié) 殷商編鐃音列分析66-70
- 一、殷商編鐃測音資料分析66-68
- 二、"徵""商"二聲辨疑68-69
- 三、本節(jié)小結(jié)69-70
- 第五節(jié) 殷商編鐃的"禮""樂"涵義70-72
- 一、編鐃的"樂"功能70
- 二、編鐃的"禮"功能70-71
- 三、"禮""樂"在編鐃誕生和演進中的作用71-72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72
- 小結(jié)72-73
- 第三章 青銅樂鐘編列的轉(zhuǎn)制73-110
- 第一節(jié) 西周前期黃河流域青銅樂鐘的編列73-84
- 一、西周前期編鐃的編列73-75
- 二、西周前期早段黃河流域甬鐘的編列75-77
- 三、西周前期晚段黃河流域青銅樂鐘的編列77-84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84
- 第二節(jié) 西周前期長江流域青銅樂鐘的編列84-88
- 一、甬鐘的編列85-86
- 二、大鐃和旽的編列86-88
- 三、本節(jié)小結(jié)88
- 第三節(jié) 西周前期青銅樂鐘的音列88-93
- 一、西周前期早段青銅樂鐘的音列88-90
- 二、西周前期晚段編甬鐘的音列90-91
- 三、本節(jié)小結(jié)91-93
- 第四節(jié) 西周甬鐘編列的"拼合現(xiàn)象"分析93-101
- 一、甬鐘編列的"拼合現(xiàn)象"93-96
- 二、甬鐘編列拼合原因分析96-98
- 三、從編列的拼合現(xiàn)象看甬鐘的來源98-101
- 第五節(jié) 西周前期青銅樂鐘的"禮""樂"涵義101-108
- 一、"禮""樂"在西周前期編鐘演進中的作用102
- 二、西周前期編鐘演進歷程折射出的禮樂制度進程102-103
- 三、4件組編列的意義103-105
- 四、"戒商"之惑105-108
- 小結(jié)108-110
- 第四章 組合編鐘的誕生與大型組合編鐘的濫觴110-168
- 第一節(jié) 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青銅樂鐘的編列110-133
- 一、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甬鐘的編列110-128
- 二、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旽的編列128-131
- 三、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紐鐘的編列131-132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132-133
- 第二節(jié) 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青銅樂鐘的音列133-146
- 一、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甬鐘的音列133-134
- 二、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紐鐘的音列134-141
- (一)虢仲紐鐘的音樂學斷代134-140
- (二)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紐鐘的音列概括140-141
- 三、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旽的音列141-143
- 四、首、次二鐘不用側(cè)鼓音原因分析143-145
- 五、本節(jié)小結(jié)145-146
- 第三節(jié) 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青銅樂鐘的組合146-160
- 一、"二分規(guī)律"146-151
- (一)"二分規(guī)律"現(xiàn)象146-148
- (二)"二分規(guī)律"成因分析148-151
- 二、"8+8"組合結(jié)構(gòu)分析151-155
- (一)"8+8"結(jié)構(gòu)152
- (二)"8+8"組合結(jié)構(gòu)的本質(zhì)152-155
- 三、不同類型青銅樂鐘的組合155-158
- 四、大型組合編鐘的誕生158
- 五、本節(jié)小結(jié)158-160
- 第四節(jié) 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編鐘的"禮""樂"涵義160-163
- 一、西周后期合春秋早期編鐘演進的標桿160
- 二、"禮""樂"在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編鐘演進中的作用160-162
- 三、西周后期和春秋早期編鐘演進歷程折射出的禮樂制度進程162-163
- 小結(jié)163-168
- 第五章 大型組合編鐘的成熟168-206
- 第一節(jié) 春秋中期青銅樂鐘的編列168-174
- 一、春秋中期甬鐘的編列168-170
- 二、春秋中期紐鐘編列170-172
- 三、春秋中期旽的編列172-173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173-174
- 第二節(jié) 春秋中期青銅樂鐘的音列174-190
- 一、春秋中期甬鐘的音列174-177
- 二、春秋中期紐鐘的音列177-186
- 三、春秋中期旽的音列186-190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190
- 第三節(jié) 春秋中期編鐘的組合190-199
- 一、小型組合編鐘191-193
- 二、大型組合編鐘193-197
- 三、本節(jié)小結(jié)197-199
- 第四節(jié) 春秋中期組合編鐘的"禮""樂"涵義199-203
- 一、春秋中期編鐘演進歷程中的標桿200
- 二、春秋中期編鐘演進中"禮""樂"的作用200-202
- 三、春秋中期甬鐘和旽的轉(zhuǎn)制——樂懸制度基石的松動202-203
- 小結(jié)203-206
- 第六章 大型組合編鐘的輝煌與衰落206-276
- 第一節(jié) 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青銅樂鐘的編列206-226
- 一、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甬鐘的編列206-214
- 二、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紐鐘的編列214-220
- 三、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旽的編列220-225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225-226
- 第二節(jié) 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青銅樂鐘的音列226-249
- 一、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甬鐘的音列226-230
- 二、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紐鐘的音列230-240
- 三、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編旽的音列240-246
- 四、本節(jié)小結(jié)246-249
- 第三節(jié) 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時期的組合編鐘249-268
- 一、春秋晚期的組合編鐘249-255
- (一)小型組合編鐘249-252
- (二)大型組合編鐘252-255
- 二、戰(zhàn)國時期的組合編鐘255-266
- (一)小型組合編鐘255-257
- (二)大型組合編鐘257-266
- 三、本節(jié)小結(jié)266-268
- 第四節(jié) 與禮樂相表里的大型組合編鐘268-272
- 一、春秋晚期大型組合編鐘的"禮""樂"涵義268-270
- 二、戰(zhàn)國時期大型組合編鐘的"禮""樂"涵義270-272
- 小結(jié)272-276
- 結(jié)語276-287
- 一、先秦青銅樂鐘的編列276-277
- 二、先秦青銅樂鐘的音列277-280
- 三、先秦大型組合編鐘的演進歷程280-282
- 四、大型組合編鐘視角下先秦禮樂制度的興衰軌跡282-284
- 五、"禮""樂"在先秦大型組合編鐘興衰中的作用284-286
- 六、其它相關(guān)問題286-287
- 附錄一:287-289
- "黃鐘""大呂"等律名考略287-289
- 附錄二:289-307
- 先秦青銅樂鐘相關(guān)文獻資料表289-307
- 表格目錄307-312
- 圖片目錄312-314
- 主要參考文獻314-322
- 在校期間發(fā)表的論文、科研成果等322-323
- 后記323-324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米永盈;;商王村二號戰(zhàn)國墓與洛莊漢墓鐘磬承襲之關(guān)系[J];音樂研究;2013年03期
2 潘軼;周穎;;淺析中國古代樂器的演變和發(fā)展[J];蘭臺世界;2012年10期
3 王清雷;;長安馬王村編鐘的音樂學研究[J];文物;2010年09期
4 王友華;;也談周樂戒商[J];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1年07期
5 王友華;;先秦樂懸中紐鐘的編列分析[J];中國音樂學;2011年02期
6 朱曉芳;;兩周樂鐘的發(fā)現(xiàn)與研究[J];中原文物;2012年06期
7 王友華;;再談西周穆王時期的樂懸制度改革[J];中國音樂學;2013年01期
8 朱國偉;;從已見越國墓葬探析越國用樂等級的存在[J];浙江藝術(shù)職業(yè)學院學報;2013年02期
9 陳春會;;西周青銅禮器演變與宗教政治觀之變革[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郭威;曲子的發(fā)生學意義[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0年
2 申瑩瑩;中國新石器時代出土樂器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2年
3 王秀萍;樂器學視域下的考古出土商代樂器研究[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任曉琳;先秦樂器銅鐃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王宏蕾;編鐘雙音技術(shù)的流變[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1年
3 董曉明;殷商樂器的禮樂因素及其演進[D];中央音樂學院;2011年
4 朱國偉;無錫鴻山越墓的音樂考古發(fā)現(xiàn)與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0年
5 賈志斌;西周時期中原地區(qū)隨葬樂器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2年
6 孫文瀟;山東兩周編鐘的音樂考古學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2年
7 汪沐溪;遼寧地區(qū)鐘磬的音樂考古學研究[D];沈陽音樂學院;2012年
8 焉瑾;河南所見東周紐鐘的音樂考古學研究[D];中國藝術(shù)研究院;2014年
本文關(guān)鍵詞:先秦大型組合編鐘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123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312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