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音樂理論論文 >

《直齋書錄解題》取消“經(jīng)部”“樂類”駁議——從古典目錄學傳統(tǒng)看音樂文獻的分類與著錄

發(fā)布時間:2018-05-26 14:29

  本文選題:音樂文獻 + 陳振孫。 參考:《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4年03期


【摘要】: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對傳統(tǒng)圖書分類及著錄做了改革,取消了"經(jīng)部"之"樂類",將所有音樂文獻著錄于"子部""音樂類"。古代目錄學體現(xiàn)儒家學術(shù)傳統(tǒng),自劉歆《七略》始,《六藝》被置于首位,《樂》則是《六藝》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目錄之功用既在于"辨章學術(shù)、考鏡源流",又在于簿屬甲乙、詳記有無,而圖書分類的表象下蘊含著學術(shù)分類的實質(zhì),因此,陳氏取消"經(jīng)部""樂類"的做法值得商榷,"經(jīng)部""樂類"不可因《樂經(jīng)》亡佚而取消。
[Abstract]:Chen Zhensun's "Zhizhai Book record" has reformed the classification and description of traditional books, abolished the "music category" of the "classics", and recorded all the music documents in the "subdivision" and "music category". Ancient bibliography embodies the Confucian academic tradition. Since Liu Xin's "Seven Strategies", "six Art" has been put first, "Music" is an indispensable and important part of "six Arts". At the same time, the function of the catalogue lies not only in the academic debate, the source of the examination mirror, but also in the book belongs to A and B, with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whether there is any,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book classification contains the essence of the academic classification, therefore, Chen's practice of canceling the "Classical Classics" and "the Music Class" is debatable, and the "Classical Department" Music Class "should not be cancelled because of the loss of the Book of Music.
【作者單位】: 淮北師范大學;
【分類號】:J609.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子初;洛莊漢墓出土樂器述略[J];中國歷史文物;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闞緒良;呂曉玲;;從“桃之夭夭”到“逃之夭夭”[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2 張鳳芝;;《招魂》中關于巫帝問答之辭臆說[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3 包先康;李衛(wèi)華;;國家政權(quán)建構(gòu)與鄉(xiāng)村治理理念的變遷[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4 李敏;;中國古代生態(tài)農(nóng)業(yè)管理思想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12期

5 高東海;;先秦農(nóng)業(yè)生態(tài)觀探析[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31期

6 黃妍;桑青松;;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視域中的人際空間距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梁宇;;從舞賦走進漢代舞蹈[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8 張瓊;;《列子》連詞性結(jié)構(gòu)研究[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2期

9 溫勤能;淺論章學誠《校讎通義》的目錄學思想及其貢獻[J];安康師專學報;2001年03期

10 焦海燕;;漢代“堪輿”釋義[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洪明;;簡論《管子》的社會保障思想[A];安徽省管子研究會2011年年會暨全國第六屆管子學術(shù)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1年

2 王振星;;“嵇康”與盧俊義的夢意象——金圣嘆“梁山泊英雄驚惡夢”解讀[A];水滸爭鳴(第十一輯)[C];2009年

3 季偉;;南陽漢畫中的銅鐘[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4 李姍姍;;淺析漢畫像雞首人身神怪象征意義[A];中國漢畫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江慧萍;;《管子》安民思想及其現(xiàn)代意義[A];2013第八屆全國管子學術(shù)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3年

6 王碩民;;論《管子》和合諧輯觀對強軍的啟示[A];2014第九屆全國管子學術(shù)研討會交流論文集[C];2014年

7 王啟發(fā);;羅汝芳對儒家經(jīng)典的理會及其思想史意義——以其泛論《四書》、《五經(jīng)》和專論《語》、《孟》為中心[A];明史研究論叢(第十二輯)——明代國家與社會研究專輯[C];2014年

8 王政;;《詩經(jīng)》與跨民族的“羽飾”現(xiàn)象[A];東方叢刊(2003年第4輯 總第四十六輯)[C];2003年

9 毛毓松;;段玉裁《說文注》對中國古代文化的闡釋[A];東方叢刊(2003年第4輯 總第四十六輯)[C];2003年

10 劉殿祥;;論聞一多和郭沫若《周易》研究的聯(lián)系——從郭沫若的“易學”史學觀到聞一多的“易學”觀[A];中國社會科學論壇文集——郭沫若與文化中國[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史兵;唐代長安城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趙淑輝;當代中國交往理性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劉軍政;中國古代詞學批評方法論[D];南開大學;2010年

5 鄒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紀贛閩粵邊區(qū)的社會變遷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潘葦杭;先秦兩漢堯文化探源[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宮芳;先秦齊國的國家管理思想與實踐[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8 鄭春穎;高句麗遺存所見服飾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過曉;論作為中國傳統(tǒng)繪畫美學概念的“似”[D];南京藝術(shù)學院;2011年

10 管曉霞;我國高校多學科交叉項目組織與管理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賈振國;;西漢齊王墓隨葬器物坑[J];考古學報;1985年02期

2 羅勛章;;山東沂水劉家店子春秋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1984年0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琪;現(xiàn)代信息技術(shù)對音樂文獻和音樂文獻工作的影響[J];音樂探索.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2 李文如 ,周勤如;關于音樂文獻資料收集的談話[J];人民音樂;2001年11期

3 張薇;;淺談鋼琴音樂文獻版本的研究[J];焦作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4 于瑞華;;音樂文獻與詩文教化[J];音樂天地;2008年03期

5 陳艷;;《四庫全書》視域下音樂文獻考略[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 陳薇;;當代中國音樂文獻的收集整理[J];檔案;2009年05期

7 周景義;;畬族音樂文獻的社會價值及收藏保護芻議[J];蘭臺世界;2009年22期

8 陳然然;楊健;;音樂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領域——對英語音樂文獻翻譯理論的思考[J];黃河之聲;2009年19期

9 程詩;;音樂文獻資料的特點及獲取[J];大眾文藝;2010年21期

10 晉征;;中國音樂文獻的收集整理及在教學中的運用[J];藝海;2013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i,

本文編號:193757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usictheory/193757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3f95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