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文藝論文 > 美學論文 >

梁啟超美學思想述評

發(fā)布時間:2017-07-15 08:15

  本文關鍵詞:梁啟超美學思想述評


  更多相關文章: 梁啟超 美學 思想 述評


【摘要】: 梁啟超是中國現(xiàn)代民族新美學的開拓者與奠基人之一,是中國美學思想由古典向現(xiàn)代轉型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梁啟超美學思想是中國近現(xiàn)代特定的社會現(xiàn)實與文化語境的歷史產(chǎn)物,是特定社會與獨特個體的雙向互動,是梁啟超整個思想文化創(chuàng)構的有機組成部分。梁啟超堅持啟蒙新民、學用相諧的學術宗旨,除心奴反依傍、自由獨立的學術原則,化合結婚、為我所用的學術方法,在近現(xiàn)代文化轉型期為中華民族新文化的創(chuàng)構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具體來看,梁啟超美學思想發(fā)端于19世紀末,主要完成于20世紀20年代。在縱向上以歐游為界可分為1896至1917的萌芽期(前期)和1918至1928的成型期(后期)。這兩個階段各有特色,并在學術意識、理論視野、理論內涵、理論深度、方法形態(tài)上有重要發(fā)展;但這兩個階段在學術取向上則始終堅持美的啟蒙意義,以審美介入人生,因此在整體上又呈現(xiàn)出“變而非變”的演化特征。在橫向上,梁啟超美學思想具有自身內在的邏輯聯(lián)系,構筑了一個以“趣味”為核心、“情感”為基石、“力”為中介、“移人”為目標的極富個性初具規(guī)模的人生論美學思想體系。梁啟超美學思想的創(chuàng)構呈現(xiàn)出尚實意識、趣味理想、人文品格、科學意向四大基本精神特質與重化合、創(chuàng)新變、揚個性三大重要方法特征,是尚實與理想、求是與致用的梁式化合。梁啟超美學思想對現(xiàn)代美學基本問題,如美的本質與功能、生活與美的關系、審美心理、審美教育、藝術審美、創(chuàng)作手法、作家個性等有廣泛涉獵和精辟見解,對各門藝術樣式與中國古典美文有獨到見地。綜觀梁啟超的美學思想,,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征:(一)、在理論體系上,梁啟超美學思想形成了一個具有自身內在思想聯(lián)系的理論框架。(二)、在價值取向上,梁啟超美學思想始終洋溢著積極樂觀的精神姿態(tài),追求樂生與愛美、求是與致用的統(tǒng)一。(三)、在思想特質上,梁啟超美學思想注重真善美的統(tǒng)一。既關注美與情感的關系,強調美的趣味之境;又重視美與真、善的聯(lián)系,要求用理智與道德來調和情感。(四)、在研究方法上,梁啟超美學思想既承續(xù)了傳統(tǒng)批評體用不二、整體直覺的思維方式,又積極吸納西方學術的邏輯范式,并努力予以融匯創(chuàng)化。(五)、在學術個性上,梁啟超美學思想充滿了激情與創(chuàng)造性,具有鮮明的主體特征。梁啟超美學思想體現(xiàn)出西方近現(xiàn)代美學思想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意識的整合在中國近現(xiàn)代轉型期的主流走向,其創(chuàng)構對于二十世紀中國美學思想發(fā)展的貢獻主要在于開辟疆土與過渡轉型。其體系并非完善,其探索有利有弊,但其蘊涵了新的美學意識的萌芽,體現(xiàn)了新的美學范式的創(chuàng)構,其發(fā)展演化的軌跡典型地濃縮了中國主流美學思想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演進的基本規(guī)律特征。同時,梁啟超美學思想兼濟學術文化重建與社會人生重建之雙重使命的學術理念、中西融匯文化開放的學術姿態(tài)亦具有現(xiàn)代性轉型的獨特意義。作為中國美學發(fā)展歷史圖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頁,作為上個世紀之交最為杰出的啟蒙主義美學家之一,梁啟超的美學思想也具有明顯的理論局限,主要表現(xiàn)在對審美自由實現(xiàn)的軟弱無力,對美與藝術問題論釋上的某些形而上學傾向,對小說藝術功能與藝術特性認識所存在的某些誤區(qū),對西方文化思想資源吸納上的某些簡單化狀況以及具體論證上的某些疏闊現(xiàn)象等。這些局限既是個人的質素所致,也烙上了濃郁的時代印記,給我們提供了有益的反思。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4
【分類號】:B83-092
【目錄】:
  • 引言7-10
  • 第一章 梁啟超美學思想建構論10-42
  • 第一節(jié) 梁啟超的人生與思想軌跡10-17
  • 第二節(jié) 梁啟超學術思想特質概觀17-26
  • 第三節(jié) 梁啟超美學思想發(fā)展與體系概貌26-37
  • 第四節(jié) 梁啟超美學思想創(chuàng)構的精神特質與方法特征37-42
  • 第二章 梁啟超美學思想范疇論42-68
  • 第一節(jié) “趣味”與美之構想42-50
  • 第二節(jié) “情感”與美之特質50-60
  • 第三節(jié) “力”、“移人”與審美之功能60-68
  • 第三章 梁啟超文藝實踐與藝術審美論68-95
  • 第一節(jié) “三界革命”與文學審美意識的更新68-78
  • 第二節(jié) “三大作家批評”與藝術情感、個性審美78-85
  • 第三節(jié) 藝術崇高與悲劇審美85-91
  • 第四節(jié) 女性意識與女性文學審美91-95
  • 第四章 梁啟超美學思想評價論95-122
  • 第一節(jié) 關于梁啟超美學思想研究中的幾個問題95-104
  • 第二節(jié) 梁啟超美學思想的歷史地位與理論意義104-115
  • 第三節(jié) 梁啟超美學思想的主要局限115-122
  • 主要參考文獻122-126
  • 附錄1: 梁啟超美學及相關論著簡目126-129
  • 附錄2: 梁啟超美學思想研究主要論著簡目129-133
  • 后記133-134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躍;;談古典油畫中的節(jié)奏與韻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0期

2 曲魯偉;王青;;立足土地 關愛農(nóng)民——評《許茂和他的女兒們》[J];電影文學;2009年14期

3 張玉娟;;試論《堂吉訶德》中“穿插”的存在價值[J];阜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4 劉書梅;;從審美反映論看傅東華《飄》的翻譯過程[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5 熊嶺;;人文語言視域下的文學語言[J];求索;2011年06期

6 王家發(fā);論《文學理論教程》的哲學基礎[J];瓊州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7 陳林俠;;主流政治大片的政治審美與國家形象的構建[J];社會科學;2012年06期

8 賴大仁;關于文藝本質特性問題的思考——讀王元驤先生幾篇近作有感[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0年03期

9 祝彥;;淺析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美育[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5期

10 于唯德;論書畫創(chuàng)作的內化運動[J];陜西師范大學繼續(xù)教育學報;2000年02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佳;新時期以來文學審美論的嬗變及其反思[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2 秦詠梅;新時期文學審美本質論的提出與發(fā)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3 古春霞;張愛玲創(chuàng)作審美意識論[D];湖北民族學院;2011年

4 范冬梅;論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文學教育[D];山東師范大學;2003年

5 馮直康;現(xiàn)代語文教育的評價指向[D];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6 孫姝;王安憶論[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申彤;論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個性化閱讀[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8 鄭艷芹;試論“大閱讀”的教學理念與實踐策略[D];山東師范大學;2006年

9 甘健;中學文學作品閱讀教學的接受美學思考[D];重慶師范大學;2006年

10 劉書梅;從審美反映論看文學翻譯中譯者主體性[D];安徽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54306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54306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6d7a***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