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OC《設計的力量》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設計與運行
發(fā)布時間:2021-05-16 12:21
2012年是“MOOC元年”。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即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經(jīng)過近五年的發(fā)展,MOOC已經(jīng)成為了全球高等教育課程建設的趨勢,MOOC時代已經(jīng)來臨!本文從2014年開始建設MOOC,三年時間過去,MOOC建設的具體要求發(fā)生了極大的變化。在MOOC設計與MOOC運行相互影響相互推進的設計過程中,探討如何通過MOOC建設實現(xiàn)翻轉課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發(fā)揮教育的價值,是非常值得我們?nèi)ヌ接懷芯康恼n題。本文項目來源于湖南大學教務處以及國家精品開放課程共享系統(tǒng)愛課程網(wǎng)的課程建設立項。通過實際項目——建設MOOC《設計的力量》,完成了一門設計藝術類課程的MOOC設計,并已成功實現(xiàn)了八次MOOC運行。本文分析了MOOC的特征、關鍵要素與MOOC設計方法,構建了MOOC建設流程,運用了章節(jié)計劃表、知識點拆分、課程VI包裝等方法與拍攝剪輯技術,完成了《設計的力量》MOOC設計。并通過平臺、高校官網(wǎng)、自媒體等方式對課程進行推廣與招生,實現(xiàn)了教學運行,取得了良好的階段性教學效果。在MOOC運行階段,通過分析學習行為產(chǎn)生的大數(shù)據(jù),得到MOOC設計可改...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MOOC時代已經(jīng)來臨
1.2 課題來源
1.3 論文研究內(nèi)容
1.4 論文研究方法
1.5 本文設計與運行平臺介紹
1.6 論文的組織結構
第2章 MOOC設計
2.1 課程規(guī)劃
2.1.1 課程概要設計
2.1.2 課程團隊
2.1.3 本文MOOC設計周期
2.2 課程設計
2.2.1 授課大綱
2.2.2 章節(jié)計劃表
2.2.3 見面課設計
2.2.4 課程VI設計
2.2.5 課件制作
2.3 課程錄制
2.3.1 錄制分析
2.3.2 課程樣片測試
2.3.3 課程拍攝
2.3.4 課程剪輯
2.4 配套資源
2.4.1 章節(jié)簡介
2.4.2 章節(jié)測試題
2.4.3 章節(jié)討論題
2.4.4 試題庫
2.4.5 課程資料
2.5 推廣準備
2.5.1 宣傳片設計
2.5.2 課程網(wǎng)站設計
2.5.3 自媒體推廣
第3章 MOOC運行
3.1 本文MOOC運行總況
3.2 MOOC運行迭代說明
3.3 MOOC運行分析
3.3.1 教學安排
3.3.2 在線學習
3.3.3 見面課
3.3.4 教學考核
3.3.5 課程評價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 《設計的力量》課程規(guī)格表
附錄B 畢業(yè)設計展覽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曾明星,周清平,蔡國民,王曉波,陳生萍,黃云,董堅峰. 中國電化教育. 2015(04)
[2]多維視閾下的國內(nèi)MOOC研究進展與可視化分析——以我國MOOC研究領域為例[J]. 萬昆,葉冬連,戚麗,曾婷,張林燕. 中國遠程教育. 2015(02)
[3]服務意識下的MOOC設計與實踐——由北京大學“20世紀西方音樂”課程談起[J]. 畢明輝. 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 2014(11)
[4]從實證分析的視角看MOOC的利與弊[J]. 馬秀麟,毛荷,岳超群,蔣珊珊.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4(22)
[5]MOOC學習行為及效果的大數(shù)據(jù)分析——以北大6門MOOC為例[J]. 賈積有,繆靜敏,汪瓊. 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 2014(09)
[6]MOOC的發(fā)展歷程與主要特征分析[J]. 陳肖庚,王頂明.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3(11)
[7]國內(nèi)MOOC研究現(xiàn)狀的文獻分析[J]. 郝丹. 中國遠程教育. 2013(11)
[8]“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 張金磊. 中國遠程教育. 2013(10)
碩士論文
[1]MOOC學習者學習現(xiàn)狀研究[D]. 唐孫茹.廣西師范學院 2014
本文編號:3189681
【文章來源】:湖南大學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MOOC時代已經(jīng)來臨
1.2 課題來源
1.3 論文研究內(nèi)容
1.4 論文研究方法
1.5 本文設計與運行平臺介紹
1.6 論文的組織結構
第2章 MOOC設計
2.1 課程規(guī)劃
2.1.1 課程概要設計
2.1.2 課程團隊
2.1.3 本文MOOC設計周期
2.2 課程設計
2.2.1 授課大綱
2.2.2 章節(jié)計劃表
2.2.3 見面課設計
2.2.4 課程VI設計
2.2.5 課件制作
2.3 課程錄制
2.3.1 錄制分析
2.3.2 課程樣片測試
2.3.3 課程拍攝
2.3.4 課程剪輯
2.4 配套資源
2.4.1 章節(jié)簡介
2.4.2 章節(jié)測試題
2.4.3 章節(jié)討論題
2.4.4 試題庫
2.4.5 課程資料
2.5 推廣準備
2.5.1 宣傳片設計
2.5.2 課程網(wǎng)站設計
2.5.3 自媒體推廣
第3章 MOOC運行
3.1 本文MOOC運行總況
3.2 MOOC運行迭代說明
3.3 MOOC運行分析
3.3.1 教學安排
3.3.2 在線學習
3.3.3 見面課
3.3.4 教學考核
3.3.5 課程評價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 《設計的力量》課程規(guī)格表
附錄B 畢業(yè)設計展覽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MOOC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 曾明星,周清平,蔡國民,王曉波,陳生萍,黃云,董堅峰. 中國電化教育. 2015(04)
[2]多維視閾下的國內(nèi)MOOC研究進展與可視化分析——以我國MOOC研究領域為例[J]. 萬昆,葉冬連,戚麗,曾婷,張林燕. 中國遠程教育. 2015(02)
[3]服務意識下的MOOC設計與實踐——由北京大學“20世紀西方音樂”課程談起[J]. 畢明輝. 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 2014(11)
[4]從實證分析的視角看MOOC的利與弊[J]. 馬秀麟,毛荷,岳超群,蔣珊珊. 中國教育信息化. 2014(22)
[5]MOOC學習行為及效果的大數(shù)據(jù)分析——以北大6門MOOC為例[J]. 賈積有,繆靜敏,汪瓊. 工業(yè)和信息化教育. 2014(09)
[6]MOOC的發(fā)展歷程與主要特征分析[J]. 陳肖庚,王頂明. 現(xiàn)代教育技術. 2013(11)
[7]國內(nèi)MOOC研究現(xiàn)狀的文獻分析[J]. 郝丹. 中國遠程教育. 2013(11)
[8]“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因素探析[J]. 張金磊. 中國遠程教育. 2013(10)
碩士論文
[1]MOOC學習者學習現(xiàn)狀研究[D]. 唐孫茹.廣西師范學院 2014
本文編號:31896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8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