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孝賢電影特點_《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本文關鍵詞:侯孝賢電影的美學風格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太原理工大學》 2014年
侯孝賢電影的美學風格研究
王莉
【摘要】:侯孝賢是臺灣新電影的代表者,也是創(chuàng)作力最充沛、視野最深邃的電影大師,這位來自東方的電影巨人獲得了相當多的西方電影殊榮,表明侯孝賢已然成為了西方電影文化與中國文化的融合者。本文以侯孝賢電影的藝術風格為選題,試圖系統(tǒng)地梳理和剖析侯孝賢電影所表達的美學特質。在詳細闡述侯孝賢電影藝術風格特征的基礎上,剖析了侯孝賢電影的美學特質。繼而向上溯源,挖掘了侯孝賢電影具有美學特質的來源。最后,對侯孝賢電影藝術風格對中國電影的影響進行了總結。 表達侯孝賢電影特質的元素有很多,本文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四個元素從美學視角對侯孝賢電影美學特質進行了分析。首先,侯孝賢以“長鏡頭”表達了一種自然、淡定和空遠的意境與特質,突出了“人與自然統(tǒng)一”的和諧美,《風柜來的人》就多以長鏡頭方式,使靜態(tài)畫面與動態(tài)人物間取得和諧的平衡狀態(tài),這些成果的取得深受沈從文的影響。然后,分析了侯孝賢以“空鏡頭”將一種東方人較為含蓄的美感置入電影中,展現(xiàn)出一種意猶未盡的情緒和感受,為觀影者呈現(xiàn)了“實”與“虛”的詩意美,《悲情城市》中霧蒙蒙的山和霧蒙蒙的海既是電影;接著,以黑白灰色調(diào)和平時自然光為例分析了侯孝賢電影的影調(diào),這就像中國古典山水畫的“留白”,讓侯孝賢電影充滿著中國古典式濃濃的潑墨寫意的韻味,散發(fā)出淡淡悠長的潑墨寫意美;最后,以固定機位為聚焦點,透過“機位不動來表達心境的沉著”,論述了固定機位所展現(xiàn)和還原就正是現(xiàn)實生活真實的樸素美。 縱觀侯孝賢電影,紀實是其一大特色,透過紀實向大眾展示了臺灣的發(fā)展歷史,而對紀實畫面人物的刻畫也為觀眾呈現(xiàn)了樸素之美。而侯孝賢紀實美學無疑是通過鏡頭來展現(xiàn)的,為此,論文分析了侯孝賢如何通過鏡頭表達“自然寫實”來追求創(chuàng)新與突破。 侯孝賢電影所表現(xiàn)的藝術風格和美學特質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有其歷史和內(nèi)在的根源。首先,是受到東方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侯孝賢作為一位熟知東方文化的電影人,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的內(nèi)省和凝練,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其次,侯孝賢具有詩性氣質與文化的客觀表述能力。在他的電影里,文化是符號,更是手段,而內(nèi)在根源在于他能夠將光纖、聲音等以詩性般的語言展現(xiàn)出來。再次,受巴贊紀實美學的深刻影響。由于深受巴贊紀實美學中“長鏡頭”和“景深鏡頭”的影響,侯孝賢電影以美學風格向觀眾展示了真實的客觀世界,可謂巴贊美學的忠實踐行者。 侯孝賢電影的成功不僅屬于他個人,更對中國電影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集中表現(xiàn)為:運用“省略”手法為電影帶來了一種缺陷美的敘事風格、為電影注入了豐富多彩的美、為電影帶來歷史和回憶的大氣之美以及給電影帶來一種發(fā)現(xiàn)人,發(fā)掘人性美的目的。 侯孝賢作為橫貫中西的電影大師,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來源于他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自省和深刻領悟,尤其是其電影中所展現(xiàn)的藝術風格,值得后人敬仰和學習。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J905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林黎勝,倪震;中國電影的敘事時間研究[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6年01期
2 梁國偉;電影剪輯技術與電影的時空構造[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3 李明;林潔;;論電影的復調(diào)敘事結構[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4 牛宏寶;;時間意識與中國傳統(tǒng)審美方式——與西方比較的分析[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侯孝賢;;自述[J];當代電影;2006年05期
6 李道新;;為生而死與向死而生——對侯孝賢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種讀解[J];電影新作;2002年06期
7 蔡洪聲;;侯孝賢·新電影·中國特質——與侯孝賢、朱天文的對話[J];電影藝術;1990年05期
8 戴錦華;本文的策略:電影敘事研究[J];電影藝術;1994年01期
9 謝柏梁,張金華;傳統(tǒng)文化審美精神的再度回歸[J];電影藝術;2003年04期
10 權繪錦;巴赫金的對話藝術思維及其意義[J];涪陵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明;金燕;唐雪蓮;;中國畫論,動畫美學的“他山之石”——中國畫論中的動畫美學思想研究構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1期
2 胡星亮;巴贊電影理論二題議[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3期
3 周濤;論魯迅小說中第一人稱敘事的可靠性[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4 許興星;金晶;;《苔絲》之讀者反應批評[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2期
5 張婭;;懸疑片中的敘事方式探微——從希區(qū)柯克的幾部電影談起[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3期
6 于冬偉;王謙;;穆時英前后兩期小說創(chuàng)作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與發(fā)展流變[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6期
7 冀穎潔;;從明傳奇《缽中蓮》的多重視角設置來看明末百姓心態(tài)[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6期
8 張海英;;家與國的故事 現(xiàn)實與夢想的傳奇——淺析謝晉、李行影片中家國情結之異同[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12期
9 陳世燁;;淺談動畫的特征[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3期
10 許梓祎;;“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論當前的第一人稱敘事[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黎風;沈仁平;;圖像文化時代的電影詩學重設[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2 許留軍;;武俠片的藝術設計[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3 陳昭霓;;視頻媒體中的動態(tài)版式設計[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4)[C];2009年
4 趙林;;對在頻道專業(yè)化背景下打造廣播新聞強勢品牌的幾點思考[A];文學語言理論與實踐叢書——辭章學論文集(下)[C];2002年
5 李佩盈;;試探電影《海角七號》現(xiàn)象之于臺灣[A];中國傳媒大學第三屆全國新聞學與傳播學博士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6 王進;;“T——X——D——T”模式與重構之考[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7 吳三軍;;尋找失落的鏡頭感——論電視劇視聽語言的失落與回歸[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8 周憲;;視覺文化語境中的電影[A];全球化與中國影視的命運——首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1年
9 金丹元;;挑戰(zhàn)好萊塢:對中國文化的不同想象及其縫合——關于第五、第六代導演之比較研究[A];中國與世界影視文化多樣性的現(xiàn)實與前景——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第4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6年
10 張振華;;改革開放使中國電影煥發(fā)異彩[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言統(tǒng);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2 及云輝;全景畫美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長中;文學文本基本問題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劉佳;黑澤明作品的美學特質及其對當代中國電影的啟示[D];南開大學;2010年
5 劉中黎;中國百年日札寫作教育與教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伍先成;民族文化保持的影像到場[D];云南大學;2010年
7 賀彩虹;笑的解碼[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孫晶;跨越文字與影像的疆界[D];吉林大學;2011年
9 李軍;想象性書寫與邊緣性閱讀[D];吉林大學;2011年
10 董凱;武舞傳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秋利;《醒世姻緣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思童;從受眾探析中國紀錄片發(fā)展范式[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鼐;關于數(shù)字電影傳播特征的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于湃;色彩藝術在影視動畫中的應用[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桂曉;舒克申小說創(chuàng)作與其電影創(chuàng)作的比較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6 路曉輝;史蒂文森主要小說敘事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齊曉雨;J·希利斯·米勒的重復觀解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劉彬;接受美學對語文教學影響的辯證分析[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淑玲;從敘事學角度看譯者在小說翻譯中的角色[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10 呂文杰;海巖小說與影視的互動[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云舟;弗朗索瓦·若斯特談——當代電影敘事學和電影符號學[J];當代電影;1989年03期
2 張鳳鑄;試論國產(chǎn)影片中長鏡頭的探索[J];當代電影;1989年06期
3 張亞彬 ,姜永環(huán);紀錄與影戲:電影觀念上的差異——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與中國1949年以前現(xiàn)實主義電影比較[J];當代電影;1990年04期
4 陳曉云;中國電影敘事模式的轉變[J];當代電影;1993年06期
5 酈蘇元;中國早期電影的敘事模式[J];當代電影;1993年06期
6 虞吉;第二代碼:“闡釋學插敘短語”分析──經(jīng)典文本第二代碼閱讀[J];當代電影;1994年03期
7 應雄;;《小城之春》與“東方電影”(上)[J];電影藝術;1993年01期
8 霍建起;《生活秀》藝術總結[J];電影藝術;2002年04期
9 陳浩全;朱海燕的雪域"天路"情結[J];青年記者;2005年05期
10 貝·迪克 ,華鈞 ,齊洪;電影的敘事手段——戲劇化的序幕、倒敘、預敘和視點[J];世界電影;1985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心侃;;論侯孝賢電影的長鏡頭運用[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2 袁靈秀;;試論跨文化語境下侯孝賢電影外來影響及其本土化研究[J];東南傳播;2012年02期
3 閆鴻亞;;回歸天生自在——侯孝賢專訪[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1990年02期
4 鄭廷鑫;;你到底要拍什么?——對話侯孝賢[J];南方人物周刊;2007年29期
5 婁軍;小龍;;把那個事件解開,放到臺面上! 專訪侯孝賢[J];電影世界;2009年08期
6 候孝賢;;寫實,是所有戲劇性的源頭 《侯孝賢電影講座》筆記[J];電影世界;2009年07期
7 葛春穎;;侯孝賢電影的詩意美學品格[J];青年文學家;2013年04期
8 李道新;;為生而死與向死而生——對侯孝賢影片《童年往事》的一種讀解[J];電影新作;2002年06期
9 李彬;;《好男好女》:“素讀”侯孝賢[J];電影新作;2002年06期
10 張治國;;侯孝賢電影概覽[J];電影新作;2002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袁玉琴;;中西融通的電影學派管窺——侯孝賢電影的長鏡頭風格與意境創(chuàng)造[A];沖突·和諧:全球化與亞洲影視——第二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2年
2 黃文杰;;三個縈繞不去的夢(摘要)——從《最好的時光》管窺侯孝賢創(chuàng)作旨趣[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紅靈;[N];光明日報;2012年
2 饒曙光;[N];人民日報;2012年
3 韓猛;[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4 記者 朱華穎 裴闖;[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5 本報實習記者 杜思夢;[N];中國電影報;2009年
6 陳鍵興 陳斌華;[N];新華每日電訊;2012年
7 本報記者 韓業(yè)庭;[N];光明日報;2012年
8 孟黎;[N];金融時報;2008年
9 本報記者 李博;[N];中國藝術報;2012年
10 李云路 趙新兵;[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治國;侯孝賢電影的敘事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2 倪子入;時間之流與存在之思—侯孝賢電影的審美意義研究[D];暨南大學;2012年
3 趙倩琳;侯孝賢電影研究[D];武漢大學;2004年
4 金淑兮;論侯孝賢電影的詩性氣質[D];浙江大學;2008年
5 田立慧;侯孝賢電影敘事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6 王莉;侯孝賢電影的美學風格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4年
7 熊曉霜;侯孝賢電影的文化記錄性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8 胡楚城;論侯孝賢電影中關于臺灣身份認同的探索[D];暨南大學;2006年
9 溫秀華;堅守和突破之間[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10 蔡瀟;再植存在——論侯孝賢電影的日常場景建構及其精神淵源[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侯孝賢電影的美學風格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1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meixuelunwen/15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