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鐵站壁畫藝術的地域性設計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06 10:58
地鐵站壁畫藝術是公共藝術的組成部分之一,更是地鐵站空間公共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座城市都有其地域性,蘊含著城市獨特的文化,公共藝術便是展示一座城市文化與個性的窗口。地鐵站壁畫藝術的地域性設計不僅可以裝飾地鐵站公共空間,增添豐富的文化藝術氛圍,同時也可以與公眾進行情感溝通,活躍空間氛圍,更大程度上促進城市文化的傳播,為城市的發(fā)展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杭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地域性尤為突出,杭州地鐵站壁畫藝術的地域性設計不僅美化了地鐵空間環(huán)境,打破了單調的地鐵空間氛圍,還承載了杭州的歷史與文化,展現(xiàn)了杭州城市的地域性,加深了公眾對杭州的獨特記憶。近年來杭州在不斷修建地鐵線路,地鐵站壁畫藝術也成為杭州地鐵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其獨具特色的設計相對比較豐富和系統(tǒng),可成為正在建設中的地鐵站壁畫藝術設計借鑒學習的范本之一,值得我們深入研究。本文對國內外地鐵站壁畫藝術地域性設計的優(yōu)秀范例進行分析與借鑒,并從自然風貌、歷史文化與民俗文化三個地域性元素深入剖析杭州現(xiàn)有的地鐵站壁畫藝術的地域性設計,研究發(fā)現(xiàn)其具有傳播與認知城市文化、提升大眾審美、弘揚地域性時代氣息的藝術價值。本文通過對杭...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杭州地鐵文澤路站空間示意圖網(wǎng)絡圖片
第2章地鐵站壁畫藝術地域性設計概述7第2章地鐵站壁畫藝術地域性設計概述2.1地鐵站的公共藝術2.1.1地鐵站的藝術空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組成部分之一的地鐵站空間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其一是地鐵站站口以及其周邊的上部空間,其二是地鐵站封閉式的內部空間。如圖2.1中杭州地鐵一號線文澤路站的空間示意圖,地鐵站的上部空間由周圍的地上空間、站口和連接地下內部空間的過渡區(qū)域組成,一般可分為出入站口和出入站的樓梯以及電梯兩部分。形成鮮明對比的地鐵站地下空間是鋼筋混凝土的封閉式空間,又由不同的部分組成,最常見的構造可以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由售票口、詢問處、安檢口等所組成的大廳層,下層是有供乘客休息、候車、乘車等功能的月臺層。地鐵站空間中的站口周圍、出入口、過渡區(qū)的電梯和樓梯周圍的墻面、臺階、大廳層和月臺層的過道墻面、天頂、地面以及周圍空間都可作為進行藝術設計的空間區(qū)域。如圖2.2所示,杭州地鐵一號線婺江站設在電梯旁的地鐵站壁畫藝術《江海潮會》將杭州的自然風貌與歷史人物相結合,訴說著離別之意;圖2.3中莫斯科馬雅可耶夫斯基地鐵站的天花板引人入勝,起初很容易將其看作只是燈飾圍成了圖2.1杭州地鐵文澤路站空間示意圖網(wǎng)絡圖片圖2.2杭州婺江站壁畫《江海潮會》筆者自攝圖2.3馬雅可耶夫斯基地鐵站網(wǎng)絡圖片
第2章地鐵站壁畫藝術地域性設計概述7第2章地鐵站壁畫藝術地域性設計概述2.1地鐵站的公共藝術2.1.1地鐵站的藝術空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組成部分之一的地鐵站空間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其一是地鐵站站口以及其周邊的上部空間,其二是地鐵站封閉式的內部空間。如圖2.1中杭州地鐵一號線文澤路站的空間示意圖,地鐵站的上部空間由周圍的地上空間、站口和連接地下內部空間的過渡區(qū)域組成,一般可分為出入站口和出入站的樓梯以及電梯兩部分。形成鮮明對比的地鐵站地下空間是鋼筋混凝土的封閉式空間,又由不同的部分組成,最常見的構造可以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由售票口、詢問處、安檢口等所組成的大廳層,下層是有供乘客休息、候車、乘車等功能的月臺層。地鐵站空間中的站口周圍、出入口、過渡區(qū)的電梯和樓梯周圍的墻面、臺階、大廳層和月臺層的過道墻面、天頂、地面以及周圍空間都可作為進行藝術設計的空間區(qū)域。如圖2.2所示,杭州地鐵一號線婺江站設在電梯旁的地鐵站壁畫藝術《江海潮會》將杭州的自然風貌與歷史人物相結合,訴說著離別之意;圖2.3中莫斯科馬雅可耶夫斯基地鐵站的天花板引人入勝,起初很容易將其看作只是燈飾圍成了圖2.1杭州地鐵文澤路站空間示意圖網(wǎng)絡圖片圖2.2杭州婺江站壁畫《江海潮會》筆者自攝圖2.3馬雅可耶夫斯基地鐵站網(wǎng)絡圖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以民國元素為主題的地鐵壁畫——“以南京珠江路地鐵壁畫為例”[J]. 馬胡勇. 大眾文藝. 2019(18)
[2]城市交通樞紐空間公共藝術的地域性表達[J]. 鐘夢婷. 綜合運輸. 2019(02)
[3]地鐵站公共藝術與文化空間建構[J]. 郭濤. 杭州(生活品質版). 2017(04)
[4]從地鐵壁畫設計談地域文化傳播與城市形象塑造——評孫薇《壁畫設計》[J]. 劉志云,何艷. 新聞愛好者. 2016(06)
[5]布魯塞爾的地鐵壁畫[J]. 安佳. 飾. 1994(02)
博士論文
[1]當代中國軌道交通空間設計方法新趨勢的研究[D]. 崔冬暉.中央美術學院 2019
[2]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公共藝術整體性設計研究[D]. 周秀梅.武漢大學 2013
[3]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 王東輝.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2
碩士論文
[1]基于地域文化下的天津地鐵站裝飾壁畫應用研究[D]. 趙正慧.天津理工大學 2019
[2]杭州地鐵一號線壁畫藝術研究[D]. 朱麗霖.中國美術學院 2018
[3]地鐵塑造城市形象研究[D]. 夏磊.安徽大學 2018
[4]地鐵公共藝術的綠色設計研究[D]. 劉錫圣.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8
[5]城市文化與公共藝術的結合[D]. 李秀媛.山西師范大學 2017
[6]大連地鐵站地域性公共藝術塑造研究[D]. 艾瑜.大連理工大學 2017
[7]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身份研究[D]. 朱逸凡.南京藝術學院 2017
[8]重慶軌道交通內部空間公共藝術設計研究[D]. 林馨怡.重慶大學 2017
[9]地鐵站公共藝術壁畫體系研究[D]. 李悅.西南交通大學 2016
[10]絲綢之路文化與西安地鐵公共藝術設計研究[D]. 王瑞蘚.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14245
【文章來源】:西北師范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杭州地鐵文澤路站空間示意圖網(wǎng)絡圖片
第2章地鐵站壁畫藝術地域性設計概述7第2章地鐵站壁畫藝術地域性設計概述2.1地鐵站的公共藝術2.1.1地鐵站的藝術空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組成部分之一的地鐵站空間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其一是地鐵站站口以及其周邊的上部空間,其二是地鐵站封閉式的內部空間。如圖2.1中杭州地鐵一號線文澤路站的空間示意圖,地鐵站的上部空間由周圍的地上空間、站口和連接地下內部空間的過渡區(qū)域組成,一般可分為出入站口和出入站的樓梯以及電梯兩部分。形成鮮明對比的地鐵站地下空間是鋼筋混凝土的封閉式空間,又由不同的部分組成,最常見的構造可以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由售票口、詢問處、安檢口等所組成的大廳層,下層是有供乘客休息、候車、乘車等功能的月臺層。地鐵站空間中的站口周圍、出入口、過渡區(qū)的電梯和樓梯周圍的墻面、臺階、大廳層和月臺層的過道墻面、天頂、地面以及周圍空間都可作為進行藝術設計的空間區(qū)域。如圖2.2所示,杭州地鐵一號線婺江站設在電梯旁的地鐵站壁畫藝術《江海潮會》將杭州的自然風貌與歷史人物相結合,訴說著離別之意;圖2.3中莫斯科馬雅可耶夫斯基地鐵站的天花板引人入勝,起初很容易將其看作只是燈飾圍成了圖2.1杭州地鐵文澤路站空間示意圖網(wǎng)絡圖片圖2.2杭州婺江站壁畫《江海潮會》筆者自攝圖2.3馬雅可耶夫斯基地鐵站網(wǎng)絡圖片
第2章地鐵站壁畫藝術地域性設計概述7第2章地鐵站壁畫藝術地域性設計概述2.1地鐵站的公共藝術2.1.1地鐵站的藝術空間作為城市公共空間組成部分之一的地鐵站空間可以大致分為兩部分,其一是地鐵站站口以及其周邊的上部空間,其二是地鐵站封閉式的內部空間。如圖2.1中杭州地鐵一號線文澤路站的空間示意圖,地鐵站的上部空間由周圍的地上空間、站口和連接地下內部空間的過渡區(qū)域組成,一般可分為出入站口和出入站的樓梯以及電梯兩部分。形成鮮明對比的地鐵站地下空間是鋼筋混凝土的封閉式空間,又由不同的部分組成,最常見的構造可以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由售票口、詢問處、安檢口等所組成的大廳層,下層是有供乘客休息、候車、乘車等功能的月臺層。地鐵站空間中的站口周圍、出入口、過渡區(qū)的電梯和樓梯周圍的墻面、臺階、大廳層和月臺層的過道墻面、天頂、地面以及周圍空間都可作為進行藝術設計的空間區(qū)域。如圖2.2所示,杭州地鐵一號線婺江站設在電梯旁的地鐵站壁畫藝術《江海潮會》將杭州的自然風貌與歷史人物相結合,訴說著離別之意;圖2.3中莫斯科馬雅可耶夫斯基地鐵站的天花板引人入勝,起初很容易將其看作只是燈飾圍成了圖2.1杭州地鐵文澤路站空間示意圖網(wǎng)絡圖片圖2.2杭州婺江站壁畫《江海潮會》筆者自攝圖2.3馬雅可耶夫斯基地鐵站網(wǎng)絡圖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談以民國元素為主題的地鐵壁畫——“以南京珠江路地鐵壁畫為例”[J]. 馬胡勇. 大眾文藝. 2019(18)
[2]城市交通樞紐空間公共藝術的地域性表達[J]. 鐘夢婷. 綜合運輸. 2019(02)
[3]地鐵站公共藝術與文化空間建構[J]. 郭濤. 杭州(生活品質版). 2017(04)
[4]從地鐵壁畫設計談地域文化傳播與城市形象塑造——評孫薇《壁畫設計》[J]. 劉志云,何艷. 新聞愛好者. 2016(06)
[5]布魯塞爾的地鐵壁畫[J]. 安佳. 飾. 1994(02)
博士論文
[1]當代中國軌道交通空間設計方法新趨勢的研究[D]. 崔冬暉.中央美術學院 2019
[2]城市文化視角下的公共藝術整體性設計研究[D]. 周秀梅.武漢大學 2013
[3]中國當代公共藝術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D]. 王東輝.中國藝術研究院 2012
碩士論文
[1]基于地域文化下的天津地鐵站裝飾壁畫應用研究[D]. 趙正慧.天津理工大學 2019
[2]杭州地鐵一號線壁畫藝術研究[D]. 朱麗霖.中國美術學院 2018
[3]地鐵塑造城市形象研究[D]. 夏磊.安徽大學 2018
[4]地鐵公共藝術的綠色設計研究[D]. 劉錫圣.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8
[5]城市文化與公共藝術的結合[D]. 李秀媛.山西師范大學 2017
[6]大連地鐵站地域性公共藝術塑造研究[D]. 艾瑜.大連理工大學 2017
[7]公共藝術與城市文化身份研究[D]. 朱逸凡.南京藝術學院 2017
[8]重慶軌道交通內部空間公共藝術設計研究[D]. 林馨怡.重慶大學 2017
[9]地鐵站公共藝術壁畫體系研究[D]. 李悅.西南交通大學 2016
[10]絲綢之路文化與西安地鐵公共藝術設計研究[D]. 王瑞蘚.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142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321424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