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爾羌河流域景觀生物多樣性時空變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30 11:53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加劇,使葉爾羌河流域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和生物多樣性遭到了嚴重破壞。葉爾羌河流域位于新疆塔里木河上游地區(qū),是保障“一帶一路”生態(tài)文明建設順利實施的關鍵地區(qū)之一。因此,準確掌握葉爾羌河流域景觀生物多樣性的變化特征,對監(jiān)測葉爾羌河流域景觀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葉爾羌河流域生態(tài)環(huán)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7年4期葉爾羌河流域土地利用數(shù)據(jù)及2000、2010和2017年3期氣象和NDVI等數(shù)據(jù),利用數(shù)理統(tǒng)計模型及景觀指數(shù)等方法系統(tǒng)分析了流域景觀格局演變特點。并基于流域生境質量、植被凈初生產(chǎn)力(NPP)和景觀結構指數(shù)構建流域景觀水平上的生物多樣性評價指標體系,對2000-2017年流域景觀生物多樣性時空分布格局進行深入探究,所得主要結論如下:(1)1990-2017年間,葉爾羌河流域景觀面積及動態(tài)度均發(fā)生了顯著變化。從景觀面積變化來看,耕地和裸地面積增加量最大,分別為4496km2和4156km2,草地面積減少量最多,達到13628km2。從各景觀類型動態(tài)度的...
【文章來源】:石河子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圖
葉爾羌河流域景觀生物多樣性時空變化研究11第二章研究區(qū)概況與研究方法2.1研究區(qū)概況2.1.1自然地理概況(1)地理位置葉爾羌河流域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邊緣,流域發(fā)源于喀喇昆侖山脈南段北側,經(jīng)緯度位置介于74°28"—80°54"E,34°50"—40°31"N之間(圖2-1)。流域地勢南高北低,流域東接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西臨喀什境內(nèi)的托格拉克和布古里沙漠,南以喀喇昆侖山為屏障,北以天山南麓余脈相毗鄰[69]。葉爾羌河流域總面積87300萬平方千米,其中山區(qū)面積58400平方千米,平原區(qū)面積28900平方千米,山區(qū)與平原面積比為2:1。葉爾羌河流域范圍包括新疆喀什地區(qū)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葉城縣、澤普縣、莎車縣、麥蓋提縣、巴楚縣和岳普湖縣的兩個鄉(xiāng),克孜勒蘇州的阿克陶縣和阿克蘇地區(qū)的部分地域[70]。圖2-1研究區(qū)地理位置示意圖Fig.2-1Locationmapofthestudyarea(2)地形地貌
葉爾羌河流域景觀生物多樣性時空變化研究16第三章景觀格局時空演變特征分析3.1景觀面積及動態(tài)度變化特征分析根據(jù)葉爾羌河流域實際情況,將流域景觀類型劃分為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濕地、水體、建設用地、裸地和冰川/積雪9類,結果如圖3-1所示。圖3-1葉爾羌河流域景觀格局空間分布圖Fig.3-1SpatialdistributionmapoflandscapepatternsintheYarkantRiverBasin基于ArcGIS10.2軟件統(tǒng)計流域內(nèi)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7年不同景觀類型的面積,如表3-1所示。從總體來看,1990-2017年間葉爾羌河流域內(nèi)主要景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疆葉爾羌河流域胡楊林時空格局特征[J]. 李華林,白林燕,馮建中,高華端,冉啟云,于濤,高旺旺. 生態(tài)學報. 2019(14)
[2]基于校正的CASA模型NPP遙感估算及分析——以河西走廊為例[J]. 李傳華,曹紅娟,范也平,韓海燕,孫皓,王玉濤. 生態(tài)學報. 2019(05)
[3]基于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城市景觀格局與生境質量時空演變及預測[J]. 褚琳,張欣然,王天巍,李朝霞,蔡崇法.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8(12)
[4]遙感已經(jīng)成為生物多樣性研究保護與變化監(jiān)測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J]. 郭慶華,劉瑾. 生物多樣性. 2018(08)
[5]基于遙感和InVEST模型的白龍江流域景觀生物多樣性時空格局研究[J]. 謝余初,鞏杰,張素欣,馬學成,胡寶清. 地理科學. 2018(06)
[6]葉爾羌河平原綠洲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chǎn)的影響[J]. 張雪琪,滿蘇爾·沙比提,馬國飛. 干旱區(qū)研究. 2018(03)
[7]葉爾羌河徑流演變規(guī)律與變異特征[J]. 何兵,高凡,閆正龍,藍利.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8(01)
[8]葉爾羌河流域氣候變化特征及趨勢分析[J]. 王翠,李生宇,雷加強,楊興華,楊帆.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8(01)
[9]1980—2015年南四湖流域景觀格局及其脆弱性[J]. 徐燕,孫小銀,張大智,單瑞峰,劉飛.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8(02)
[10]近60年來葉爾羌河平原綠洲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 張雪琪,滿蘇爾·沙比提,馬國飛.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3)
博士論文
[1]基于遙感和InVEST模型的遼寧省退耕還林工程生態(tài)效應評估[D]. 李慧穎.吉林大學 2019
[2]基于InVEST模型的甘肅白龍江流域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時空變化研究[D]. 謝余初.蘭州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基于CASA模型的呼倫貝爾草原NPP模擬與分析[D]. 沈貝貝.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 2019
[2]基于GIS的葉爾羌河流域鄉(xiāng)村聚落空間格局及形成機制研究[D]. 隋學佳.新疆大學 2019
[3]基于CLUE-S和InVEST模型的天府新區(qū)生境質量評價[D]. 楊蘇詩.成都理工大學 2019
[4]濟南市生物多樣性評價及與生物入侵關系研究[D]. 孟令玉.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2019
[5]延安市土地利用變化及其土壤保持功能效應研究[D]. 王森.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2018
[6]基于LUCC的太行山淇河流域生境質量變化研究[D]. 任涵.河南大學 2018
[7]基于InVEST模型的廣西沿海地區(qū)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生態(tài)效應研究[D]. 朱鵬飛.廣西師范學院 2018
[8]基于InVEST模型的稱鉤河流域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評價[D]. 黨虹.蘭州大學 2018
[9]基于InVEST模型的南四湖流域生物多樣性評價與保護研究[D]. 張大智.曲阜師范大學 2018
[10]基于改進CASA模型的新疆草地凈初級生產(chǎn)力及與氣象因子的相關性研究[D]. 任璇.新疆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47598
【文章來源】:石河子大學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技術路線圖
葉爾羌河流域景觀生物多樣性時空變化研究11第二章研究區(qū)概況與研究方法2.1研究區(qū)概況2.1.1自然地理概況(1)地理位置葉爾羌河流域地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的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邊緣,流域發(fā)源于喀喇昆侖山脈南段北側,經(jīng)緯度位置介于74°28"—80°54"E,34°50"—40°31"N之間(圖2-1)。流域地勢南高北低,流域東接中國最大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西臨喀什境內(nèi)的托格拉克和布古里沙漠,南以喀喇昆侖山為屏障,北以天山南麓余脈相毗鄰[69]。葉爾羌河流域總面積87300萬平方千米,其中山區(qū)面積58400平方千米,平原區(qū)面積28900平方千米,山區(qū)與平原面積比為2:1。葉爾羌河流域范圍包括新疆喀什地區(qū)的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葉城縣、澤普縣、莎車縣、麥蓋提縣、巴楚縣和岳普湖縣的兩個鄉(xiāng),克孜勒蘇州的阿克陶縣和阿克蘇地區(qū)的部分地域[70]。圖2-1研究區(qū)地理位置示意圖Fig.2-1Locationmapofthestudyarea(2)地形地貌
葉爾羌河流域景觀生物多樣性時空變化研究16第三章景觀格局時空演變特征分析3.1景觀面積及動態(tài)度變化特征分析根據(jù)葉爾羌河流域實際情況,將流域景觀類型劃分為耕地、林地、草地、灌木地、濕地、水體、建設用地、裸地和冰川/積雪9類,結果如圖3-1所示。圖3-1葉爾羌河流域景觀格局空間分布圖Fig.3-1SpatialdistributionmapoflandscapepatternsintheYarkantRiverBasin基于ArcGIS10.2軟件統(tǒng)計流域內(nèi)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7年不同景觀類型的面積,如表3-1所示。從總體來看,1990-2017年間葉爾羌河流域內(nèi)主要景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疆葉爾羌河流域胡楊林時空格局特征[J]. 李華林,白林燕,馮建中,高華端,冉啟云,于濤,高旺旺. 生態(tài)學報. 2019(14)
[2]基于校正的CASA模型NPP遙感估算及分析——以河西走廊為例[J]. 李傳華,曹紅娟,范也平,韓海燕,孫皓,王玉濤. 生態(tài)學報. 2019(05)
[3]基于CA-Markov和InVEST模型的城市景觀格局與生境質量時空演變及預測[J]. 褚琳,張欣然,王天巍,李朝霞,蔡崇法.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8(12)
[4]遙感已經(jīng)成為生物多樣性研究保護與變化監(jiān)測不可或缺的技術手段[J]. 郭慶華,劉瑾. 生物多樣性. 2018(08)
[5]基于遙感和InVEST模型的白龍江流域景觀生物多樣性時空格局研究[J]. 謝余初,鞏杰,張素欣,馬學成,胡寶清. 地理科學. 2018(06)
[6]葉爾羌河平原綠洲氣候變化對糧食生產(chǎn)的影響[J]. 張雪琪,滿蘇爾·沙比提,馬國飛. 干旱區(qū)研究. 2018(03)
[7]葉爾羌河徑流演變規(guī)律與變異特征[J]. 何兵,高凡,閆正龍,藍利. 水資源與水工程學報. 2018(01)
[8]葉爾羌河流域氣候變化特征及趨勢分析[J]. 王翠,李生宇,雷加強,楊興華,楊帆. 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 2018(01)
[9]1980—2015年南四湖流域景觀格局及其脆弱性[J]. 徐燕,孫小銀,張大智,單瑞峰,劉飛.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8(02)
[10]近60年來葉爾羌河平原綠洲氣候變化特征分析[J]. 張雪琪,滿蘇爾·沙比提,馬國飛. 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03)
博士論文
[1]基于遙感和InVEST模型的遼寧省退耕還林工程生態(tài)效應評估[D]. 李慧穎.吉林大學 2019
[2]基于InVEST模型的甘肅白龍江流域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時空變化研究[D]. 謝余初.蘭州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基于CASA模型的呼倫貝爾草原NPP模擬與分析[D]. 沈貝貝.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 2019
[2]基于GIS的葉爾羌河流域鄉(xiāng)村聚落空間格局及形成機制研究[D]. 隋學佳.新疆大學 2019
[3]基于CLUE-S和InVEST模型的天府新區(qū)生境質量評價[D]. 楊蘇詩.成都理工大學 2019
[4]濟南市生物多樣性評價及與生物入侵關系研究[D]. 孟令玉.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2019
[5]延安市土地利用變化及其土壤保持功能效應研究[D]. 王森.中國科學院大學(中國科學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2018
[6]基于LUCC的太行山淇河流域生境質量變化研究[D]. 任涵.河南大學 2018
[7]基于InVEST模型的廣西沿海地區(qū)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的生態(tài)效應研究[D]. 朱鵬飛.廣西師范學院 2018
[8]基于InVEST模型的稱鉤河流域生態(tài)系統(tǒng)服務評價[D]. 黨虹.蘭州大學 2018
[9]基于InVEST模型的南四湖流域生物多樣性評價與保護研究[D]. 張大智.曲阜師范大學 2018
[10]基于改進CASA模型的新疆草地凈初級生產(chǎn)力及與氣象因子的相關性研究[D]. 任璇.新疆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475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29475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