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南門文化廣場景觀設計研究
本文選題:南門廣場 + 文化地域性; 參考:《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5年碩士論文
【摘要】:在歷史車輪的跡象中,由于城市的沿襲,廣場出現(xiàn)很多類似禁止游人入內(nèi)的象征性草坪綠化,我們的廣場景觀缺少了內(nèi)在的生命力,盛夏人們不愿呆,寒冬北風凜凜不想去。為民管理好、保護好、弘揚好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很至關重要,需要重視歷史文化在城市景觀發(fā)展中的作用,展現(xiàn)地域賦予的文化基本底色,文化是有地域性的,挖掘其中所蘊含的歷史信息文化價值,設計符合地域性文化和城市特色的人們參與性強的景觀設計。本文以西安南門廣場景觀作為研究對象,梳理城墻以及廣場的論述,從而把握廣場景觀的方向及景觀表達。在論文里對于南門城墻的保護與開發(fā)提出方案設計,從前期調(diào)研、總體規(guī)劃和景觀設計三個方面入手設計構(gòu)思“一條軸線貫穿,兩種文化融合,三橫五縱七分區(qū)”基本格局,通過分析南門景觀素材,提煉設計元素,整合設計元素,完成西安南門廣場景觀節(jié)點布局、功能分布、交通布局、景觀設施等與當?shù)氐赜颦h(huán)境和景觀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使用設計素材符號來營造南門廣場景觀和廣場設施。使南門廣場更具有廣泛的人們參與性。
[Abstract]:In the signs of the wheel of history, due to the succession of the city, there are many symbolic green lawns similar to the ban on visitors in the square. Our square landscape lacks inherent vitality, people do not want to stay in the middle of summer, and the north wind does not want to go in the cold winter.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manage, protect and carry forward good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the people. We need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historical culture i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scape, and show the basic background of culture given by the region. Culture is regional in nature. Excavate the cultural value of historical information and design the landscape design which accords with regional culture and urban characteristic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landscape of Xi'an Nanmen Squar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combs the discussion of the city wall and the square, thus grasps the square landscape direction and the landscape expression. In this paper,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anmen wall is proposed. The basic pattern of "one axis runs through, two cultures merge, three horizontal, five vertical and seven zones" is design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early investigation, overall planning and landscape design. By analyzing the material of Nanmen landscape, refining the design elements and integrating the design elements, the landscape node layout, function distribution, traffic layout and landscape facilities of Xi'an Nanmen Square are coordinated with the local regional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 environment. Use the design material symbol to create the South Gate Square landscape and square facilities. Make Nanmen Square more widely participatory.
【學位授予單位】: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U984.1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Meinhard von Gerkan ,羅嵐;北京廊坊文化廣場[J];世界建筑導報;2003年Z1期
2 馬振華;武漢琴臺文化藝術中心及文化廣場中標方案賞析[J];山西建筑;2004年16期
3 ;西藏日喀則扎什文化廣場[J];中國園林;2007年02期
4 趙鯤鵬;荊福全;;城市文化廣場的空間品質(zhì)特征淺析[J];藝術教育;2008年03期
5 鄭紅玉;;文化廣場與廣場文化——城市新型廣場文化建設芻議[J];大眾文藝(理論);2008年05期
6 ;天津泰達市民文化廣場[J];土木工程學報;2009年10期
7 趙東;;關于陜西城鎮(zhèn)文化廣場的命名問題[J];西安社會科學;2009年03期
8 劉家仁;;上海文化廣場[J];時代建筑;2009年06期
9 張慧;張澤流;;小城鎮(zhèn)邁出大步伐——仙桃市郭河鎮(zhèn)加快城鎮(zhèn)發(fā)展側(cè)記[J];中華建設;2009年12期
10 孟瑾;徐巖巖;蘭旭;;天津城市文化廣場發(fā)展的思考[J];山東林業(yè)科技;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陸松芬;;文化權的平等——小康文化的核心理念[A];中國群眾文化學會全國群眾論文評獎論文集[C];2003年
2 王寧志;;和周總理一起拍照[A];我與新中國60年[C];2010年
3 ;挑戰(zhàn)與創(chuàng)新并存——西安大唐不夜城貞觀文化廣場的設計和建造[A];第三屆中華傳統(tǒng)建筑文化與古建筑工藝技術學術研討會暨西安曲江建筑文化傳承經(jīng)典案例推介會論文集[C];2010年
4 雷濤;;武漢保利文化廣場城市大客廳方案設計生態(tài)節(jié)能策略的計算機模擬研究[A];《湖北省建設領域節(jié)能減排》論壇資料匯編[C];2008年
5 李小璐;;加快我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推動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8年
6 曲素華;;建設小康社會、必須建設和發(fā)展先進文化[A];山東群眾文化學會獲獎論文集[C];2003年
7 崔淑燕;;大力發(fā)展文化產(chǎn)業(yè) 提升平度市文化軟實力[A];建設經(jīng)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4)[C];2009年
8 邱宏方;;全民動員、全縣皆歌、傳承文化、唱響和諧——來自浙江民間藝術(漁歌)之鄉(xiāng)岱山的報告[A];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xiāng)建設與發(fā)展初探[C];2010年
9 杜朝由;;廣西北部灣經(jīng)濟區(qū)文化發(fā)展之我見[A];廣西老社會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李春成;;政策制定中的公共利益之爭——“ZH市裕達廣場爭議案”引發(fā)的思考[A];中國的前沿 文化復興與秩序重構(gòu)——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四屆學術年會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葉娟娟;商味攪擾文化廣場[N];河北日報;2001年
2 本報記者 王亞軍;文化廣場能不能再奏“新樂章”[N];市場報;2003年
3 李科邋陳曉杰;永州興建千個群眾文化廣場[N];中國稅務報;2007年
4 李科;永州打造千個群眾文化廣場[N];湖南日報;2007年
5 ;杭州周末特色文化廣場潤物無聲[N];杭州日報;2006年
6 付宇;期待文化廣場四季常綠[N];牡丹江日報;2006年
7 記者 張瑩瑩;文化廣場落成并投入使用[N];秦皇島日報;2007年
8 劉福亞邋田維林 董保剛;項城文化廣場活動紅紅火火[N];周口日報;2007年
9 姜木金邋葉明e,
本文編號:18632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huanjingshejilunwen/186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