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動漫產業(yè)的發(fā)展現(xiàn)狀與合作前景分析
本文選題:閩臺動漫產業(yè) + 發(fā)展歷程。 參考:《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學報》2014年02期
【摘要】:從我國動漫產業(yè)發(fā)展歷程出發(fā),具有針對性地比較福建與臺灣的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詳細論述了兩地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的差異化特點,挖掘福建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的優(yōu)劣勢及制約因素,并提出符合福建動漫產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通過研究,希望能為強化海峽西岸經(jīng)濟區(qū)高新技術產業(yè)的發(fā)展,提升區(qū)域內高新技術產業(yè)的市場競爭力提供政策參考和行動指南。
[Abstract]: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animation industry in China,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nimation industry between Fujian and Taiwan,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in the two places, and excavat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restrictive facto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tion industry in Fujian. And put forward in line with Fujian animation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Through the research, we hope to provide policy reference and action guide for strengthen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y in the west side of the Straits Economic Zone and enhancing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high-tech industry in the region.
【作者單位】: 廈門城市職業(yè)學院;
【基金】:福建省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成果(項目編號:JA07240S)
【分類號】:J12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珊;;漫談大眾文化中的粉絲產業(yè)[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1期
2 洪濤;;淺析Flash動畫的審美價值[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5期
3 關曉朋;;動畫角色的擬人化特征初探[J];安徽文學(下半月);2010年08期
4 田義貴;試論紅色經(jīng)典的傳播效果[J];北方論叢;2005年03期
5 蔣賢萍;;漫游中的凝視——再讀《黛茜·密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6 張朝霞;;新媒體舞蹈藝術源流與特質探析[J];北京舞蹈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7 袁向東;;文學雜志的美術編輯思想——以《人民文學》為例[J];編輯之友;2009年10期
8 王玉;;論圖形在動畫視覺設計中的作用[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1期
9 蔣麗麗;;京劇元素在動畫劇本中的運用[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5期
10 孫昊;;論水墨動畫的藝術性[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楊冰瑩;;作為仿像的卡通與作為卡通的藝術[A];中央美術學院青年藝術批評獎獲獎論文集(2011年)[C];2012年
2 陳雪芳;;動畫藝術中人物形象的定位[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3 宋敏;;筆墨當隨時代——從當代中國動畫片的發(fā)展概況中看傳統(tǒng)中國畫對當代中國動畫片設計的影響[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二)[C];2007年
4 高字民;;后圖像時代虛擬體驗的審美價值考察[A];改革開放三十年與價值哲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5 高字民;;后圖像時代虛擬體驗的審美價值考察[A];價值哲學發(fā)展論[C];2008年
6 高字民;;從影像到擬像——由影像本體論的悖論和演變看影視敘事的現(xiàn)代性建構[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述務;身體:美學的與實踐的[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董素青;消費電視[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梅;另一種現(xiàn)代性訴求[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孫晶;跨越文字與影像的疆界[D];吉林大學;2011年
5 劉敬;變革與模仿:試論中國當代女性電影的審美創(chuàng)新及其社會意義(1978-2010)[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楊子;家園的蹤跡:全球化上海的劇場與藝術空間初探[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孫振濤;3D動畫電影研究:本體理論與文化[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郭萌;生態(tài)美學視域下的20世紀90年代中國都市小說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9 張永峰;中國電視劇的生產體制與人格形象(1979-1993)[D];上海大學;2011年
10 盧鋒;媒介素養(yǎng)教育的本土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帆;中央電視臺《第一時間》特色探析[D];河北大學;2009年
2 周艷麗;論漫畫的影視劇改編[D];河北大學;2009年
3 孫鵬;關于設計中如何進行主動視覺思維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俞瑾;從王瑤和《后911》探析中國女性攝影師的影像精神[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5 王菲;攝影:技術、藝術與文化[D];浙江農林大學;2010年
6 何承超;論視覺文化語境下的景觀電影[D];湘潭大學;2010年
7 殷劭;好萊塢電影中的精神病人形象[D];湘潭大學;2010年
8 涂冠萍;中國水墨動畫的敘事性[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9 徐麗平;動畫創(chuàng)作中的靈感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10 肖春平;社會的空間想象[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吳妮;中國動漫產業(yè)的集中現(xiàn)象研究[D];陜西科技大學;2013年
2 黃河清;美國百老匯運作模式及其啟示[D];中南大學;2011年
3 張菲;網(wǎng)絡時代藝術品產業(yè)網(wǎng)站設計人才的培養(yǎng)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849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ongmansheji/1784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