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豐子愷作品與《Monk and Fish》看線造型對角色設(shè)計的啟示
本文關(guān)鍵詞:從豐子愷作品與《Monk and Fish》看線造型對角色設(shè)計的啟示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中國畫線造型 動畫角色設(shè)計 豐子愷作品 和尚與飛魚 啟示
【摘要】: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其豐富的文化,多樣多彩的藝術(shù)形式也是受世界所矚目的,中國畫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它也是中國傳統(tǒng)元素的代表之一。從戰(zhàn)國時期線條的勾勒的人物帛畫,然后是作為陪襯的山水畫逐漸成為專門的中國畫類別,隨后又是花鳥畫的興起,接著又與西方的繪畫藝術(shù)相結(jié)合,所有這些中國畫的線造型都貫穿始終。動畫,一個充滿生機的事物,起初發(fā)展于西方,如今也在中國這片文化土地上扎根發(fā)芽。雖然中國動畫發(fā)展至今也有許多成就,并且曾一度領(lǐng)先于世界,然而如今卻緩慢發(fā)展,尤其是中國的二維動畫,在角色設(shè)計方面,看不到本土文化,對本國元素的融入極少。一個已成為舉世聞名的文化瑰寶,而另一個則是不斷在模仿西方造型,對本國元素的融入極少,才使得現(xiàn)如今的中國動畫呈現(xiàn)出緩慢發(fā)展的狀態(tài)。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將以豐子愷的作品與實驗動畫《和尚與飛魚》為例,通過對豐子愷作品的創(chuàng)作理念、美術(shù)特色、藝術(shù)品味以及實驗動畫《和尚與飛魚》的創(chuàng)作理念、美術(shù)特色、藝術(shù)品味進行分析,并且同時對二者進行異同的比較,旨在找出對動畫角色設(shè)計有所幫助的內(nèi)容,使角色設(shè)計師們得到啟示,從而創(chuàng)作出真正的屬于中國特色的動畫角色出來,重新讓中國動畫蓬勃發(fā)展起來。
【關(guān)鍵詞】:中國畫線造型 動畫角色設(shè)計 豐子愷作品 和尚與飛魚 啟示
【學位授予單位】:天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95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緒論8-13
- 1.1 引言8-10
- 1.2 課題來源10
- 1.3 國內(nèi)外發(fā)展狀況10-12
- 1.4 本課題的研究方法與本課題的意義12-13
- 第二章 豐子愷作品的分析13-29
- 2.1 豐子愷作品的創(chuàng)作理念13-16
- 2.1.1“三層樓”觀點13-14
- 2.1.2“真、善、美”的觀點14-15
- 2.1.3“四心”的審美觀15-16
- 2.2 豐子愷作品線造型的美術(shù)特色16-21
- 2.2.1 線造型線的同一性16-18
- 2.2.2 線造型對其理念的傳達18-19
- 2.2.3 線造型的直觀性19-21
- 2.2.4 小結(jié)21
- 2.3 豐子愷作品線造型的藝術(shù)品味21-29
- 2.3.1“童心”與“真、善、美”的表現(xiàn)21-22
- 2.3.2 漫畫風格樣式和世俗性22-23
- 2.3.3“詩意化”特色23-25
- 2.3.4 漫畫式造型的動態(tài)刻畫25-26
- 2.3.5 其他藝術(shù)品味26-28
- 2.3.6 小結(jié)28-29
- 第三章 動畫《Monk and Fish》的分析29-41
- 3.1 《Monk and Fish》簡介29-30
- 3.1.1 《Monk and Fish》的故事簡介29-30
- 3.1.2 《Monk and Fish》的創(chuàng)作背景簡介30
- 3.2 《Monk and Fish》的創(chuàng)作理念30-31
- 3.2.1 眾生平等觀點的傳達30-31
- 3.2.2 摒棄欲望觀點的傳達31
- 3.2.3 追求精神自由觀點的傳達31
- 3.2.4 小結(jié)31
- 3.3 《Monk and Fish》的美術(shù)特色31-35
- 3.3.1 人物造型的極簡化32-33
- 3.3.2 人物造型的光影表達33-35
- 3.3.3 其他形式的美術(shù)特色35
- 3.3.4 小結(jié)35
- 3.4 《Monk and Fish》的藝術(shù)品味35-41
- 3.4.1 漫畫式的人物風格36
- 3.4.2“真、善、美”的傳達36-39
- 3.4.3 造型動態(tài)與夸張的表現(xiàn)39-40
- 3.4.4 其他藝術(shù)品味40
- 3.4.5 小結(jié)40-41
- 第四章 豐子愷作品與動畫《Monk and Fish》的對比41-52
- 4.1 創(chuàng)作理念上的異同41-42
- 4.2 美術(shù)特色上的異同42-45
- 4.3 藝術(shù)品味上的異同45-50
- 4.4 小結(jié)50-52
- 第五章 中國畫的線造型對動畫角色設(shè)計的啟示52-74
- 5.1 角色設(shè)計需風格化與本土化54-61
- 5.2 角色設(shè)計需精簡化和趣味化61-68
- 5.3 角色設(shè)計需有思想化與創(chuàng)新化68-70
- 5.4 角色設(shè)計需與時俱進并在視覺上得到觀眾認可70-73
- 5.5 小結(jié)73-74
- 第六章 總結(jié)74-76
- 參考文獻76-80
- 發(fā)表論文和參加科研情況說明80-81
- 致謝81-8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樓伊菁;;豐子愷《口中剿匪記》情緣[J];世紀;2000年04期
2 朱曉江;對主體性失落的警惕——豐子愷的藝術(shù)觀與科學觀[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3 鄒焰;豐子愷散文淺論[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4 黃海紅;閱讀心靈———豐子愷散文精神瑣談[J];閩西職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01期
5 艾華;絕版豐子愷——《豐子愷藝術(shù)讀物》編輯札記[J];書屋;2002年11期
6 孫良好;從“緣緣堂”到“沙坪小屋”——談豐子愷的《竹影》和《白鵝》[J];語文建設(shè);2003年07期
7 祁敏;“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論豐子愷散文的細碎之美[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年S1期
8 李力;瑣屑平凡 率真純情——論豐子愷散文特色[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豐子愷圖傳[J];博覽群書;2005年01期
10 孫蓮蓮;鄒紅;;緣——豐子愷與宗教[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陽羨客;;有感于豐子愷的京劇緣[A];中國演員(2009年第4期總第10期)[C];2009年
2 王泉根;王蕾;;佛心·童心·詩心——豐子愷現(xiàn)代散文新論[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作家作品研究卷(下)[C];2009年
3 柳霞;;豐子愷的出版情懷[A];中國編輯研究(2006)[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勝璋;豐子愷的人格特征與佛教文化[N];中國民族報;2005年
2 趙燮 金池;紀念博學多才的漫畫家豐子愷[N];中國文化報;2003年
3 周易;走近豐子愷[N];人民日報;2003年
4 李海珉;弘一與豐子愷的緣緣堂[N];團結(jié)報;2002年
5 蔡琦;漫畫之鄉(xiāng)有了豐子愷傳人[N];嘉興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侯麗;上海豐子愷舊居:“民辦公助”的新模式[N];中國文化報;2010年
7 馮紅;佛性童心豐子愷[N];中國民族報;2010年
8 張壽江;豐子愷留下的一冊美術(shù)理論書[N];中國文物報;2013年
9 柳森;拿什么來挽留身邊的“豐子愷舊居”[N];解放日報;2014年
10 本報記者 顏維琦 本報通訊員 陳心怡;豐子愷舊居保護,難題可解嗎[N];光明日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陳劍;豐子愷藝術(shù)教育思想及實踐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黃思源;豐子愷文學創(chuàng)作與繪畫[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3 冉祥華;豐子愷美學與藝術(shù)思想的佛學意蘊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4 張斌;豐子愷繪畫中的詩意[D];中央美術(shù)學院;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媛媛;豐子愷散文中的漫畫思維[D];華中師范大學;2007年
2 彭英;豐子愷與兒童藝術(shù)[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3 杜曉彥;論豐子愷的兒童生活觀[D];蘇州科技學院;2011年
4 甘林全;論佛儒思想對豐子愷散文創(chuàng)作的影響[D];云南師范大學;2015年
5 楊增莉;民國時期中國漫畫理論的構(gòu)建[D];杭州師范大學;2015年
6 羅無雙;中美兒童科學繪本的比較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7 徐瑩;《開明國語課本》插圖中身體現(xiàn)象的研究[D];寧波大學;2015年
8 劉月梅;從嬰戲圖到豐子愷的兒童漫畫[D];青島大學;2015年
9 易巧巧;周作人與豐子愷兒童觀的比較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5年
10 吳馨鈺;豐子愷及其音樂教育思想研究[D];揚州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8352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35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