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中國大陸青春電影的美學風格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新世紀中國大陸青春電影的美學風格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青春電影 敘事 主題 意蘊 美學風格
【摘要】:在電影發(fā)展的長河中,青春電影雖然不能看作是一種嚴格的電影類型,但卻是一種普遍的電影和文化現(xiàn)象。中國大陸青春電影在新世紀如雨后春筍般步入一個高速發(fā)展的全新階段,隨著國產(chǎn)電影投資環(huán)境的逐步改良與開放,多元化的投資趨向為中國影視行業(yè)注入一劑新鮮血脈。“青春片”成為社會改革與轉(zhuǎn)型中一代人的情感代言,借以影像將情懷訴諸熒屏,將意象回歸映像,或致于或自省地將當前社會文化下的青春符碼,編譯為大眾文化中貼近生命貼近現(xiàn)實的一道鏡像景觀。對中國電影人而言,青春題材電影還處于一個探索與成就并存的階段;對于普通觀者來說,陣痛后的新生命,終會走向成熟。中國大陸青春電影在大陸譜系中一直存在,最早起源于三、四十年代。代表作如《馬路天使》、《十字街頭》。進入新千年后青春電影憑借良好的發(fā)展態(tài)勢與積極主動的營銷策略躋身于市場主流。不同時代有不同時代的青春主題表達,彰顯出不同的青春特征與魅力。本文以2000—2015年所有的大陸青春電影為研究對象,立足于電影理論、影視學、敘事學、符號學、傳播學等相關(guān)理論,運用文獻研究法、個案研究法、歸納總結(jié)法等多種研究方法,對新世紀以來大陸青春電影作品進行系統(tǒng)化的梳理與評述,通過對青春電影概念的界定以及歷史發(fā)展流變的梳理,對大陸青春電影的主題風格、敘事風格、意蘊風格進行詳盡分析與闡釋,試圖提煉出大陸青春電影獨特的電影語言與美學意蘊。本篇論文共由六個部分組成,其中第二、三、四章是本文的重點章節(jié)。本文在第一章緒論部分闡述了本選題的背景與選題意義。系統(tǒng)詳盡地梳理了與本選題相關(guān)的研究現(xiàn)狀,并根據(jù)文章的論點對相關(guān)論文進行細致地歸納總結(jié)。繼而簡單指出了本文的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立意。第二章詮釋了將2000-2015年所有的大陸青春電影為研究對象,將其進行歸納梳理,分別詳細地闡釋了青春的成長、情感、迷失等電影主題。第三章通過對青春電影的敘事語言、敘事結(jié)構(gòu)、敘事技巧三個方面的分析,包括了電影中光影的造型、音樂的表達、色彩影調(diào)的呈現(xiàn)以及蒙太奇剪輯張力等,探討電影的敘事風格。第四章分析了青春電影的意蘊風格,分析了電影中的個體自我意識、本真缺席與迷失、女性消費觀、經(jīng)典性的符號化意象,運用哲學、美學等理論知識對其深入闡釋分析。第五章部分分析了研究結(jié)論與展望,這一章對大陸青春電影發(fā)展大環(huán)境進行概述,并對青春電影如何應(yīng)對其發(fā)展進程中的種種問題進行分析,為今后大陸青春電影的發(fā)展提供借鑒。結(jié)語部分根據(jù)現(xiàn)階段大陸青春電影的發(fā)展現(xiàn)狀,探索性的分析大陸青春電影未來的發(fā)展之路,將其推上世界電影的舞臺。
【關(guān)鍵詞】:青春電影 敘事 主題 意蘊 美學風格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901
【目錄】: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緒論8-13
- 第一節(jié) 研究背景和現(xiàn)狀8-10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現(xiàn)狀8-10
- 第二節(jié) 研究內(nèi)容和意義10-11
- 一、研究內(nèi)容10
- 二、研究意義10-11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和創(chuàng)新立意11
- 一、研究方法11
- 二、創(chuàng)新立意11
- 第四節(jié) 相關(guān)概念的界定11-13
- 一、大陸青春電影的界定11-12
- 二、青春電影的發(fā)展流變12-13
- 第二章 別樣青春:青春電影的主題風格13-28
- 第一節(jié) 言說殘酷青春映現(xiàn)迷失人生13-16
- 一、表象:殘酷凜冽的青春物語14-15
- 二、本質(zhì):迷失人生的自省與懺悔15-16
- 第二節(jié) 青澀、純美的愛情16-18
- 一、青澀懵懂的愛情萌芽16-17
- 二、純美哀婉的青春愛情17-18
- 第三節(jié) 觀照個體成長突顯勵志青春18-21
- 一、個體的成長:矛盾與沖突的化解19
- 二、勵志的青春:實現(xiàn)和破滅的夢想19-21
- 第四節(jié) 憶青春珍貴嘆成長無奈21-24
- 一、追憶:逝去時光的珍貴21-22
- 二、埋葬:青春成長的無奈22-24
- 第五節(jié) “真實人物”的困惑與執(zhí)著24-28
- 一、困惑:自我身份的消解24-25
- 二、執(zhí)著:不甘平庸的反抗25-28
- 第三章 光影流年:青春影像的敘事風格28-41
- 第一節(jié) 恰切的敘事語言:溫暖的青春記憶28-31
- 一、光影造型的暖人畫面28-29
- 二、音樂語言的恰切表達29-30
- 三、色彩影調(diào)的全新呈現(xiàn)30-31
- 第二節(jié) 混合的敘事結(jié)構(gòu):過去與現(xiàn)實的交融31-34
- 一、蒙太奇剪輯的敘事張力31-32
- 二、倒敘與插敘的交叉安排32-34
- 第三節(jié) 留白的敘事技巧:情感懷舊的集體記憶34-41
- 一、時代符號的象征意義34-35
- 二、歷史性事件的想象懷舊35-36
- 三、地理空間的巧妙安排36-41
- 第四章 似夢青春:青春語境的意蘊風格41-51
- 第一節(jié) 個體自我意識的反抗與認同41-42
- 第二節(jié) 殘酷青春“本真的缺席與迷失”42-44
- 第三節(jié) 消費社會下的女性消費觀44-46
- 第四節(jié) 光影青春的話語表述46-49
- 一、自我凝望:懷舊基調(diào)下的地域風情46-48
- 二、他者表述:父輩形象的權(quán)利話語48-49
- 三、大眾視角:青春時代追憶的獲得49
- 第五節(jié) “青春夢”“中國夢”的理想一代49-51
- 第五章 研究結(jié)論與展望51-56
- 第一節(jié) 研究結(jié)論51-53
- 第二節(jié) 研究展望53-56
- 結(jié)語56-57
- 參考文獻57-60
- 在讀期間相關(guān)成果發(fā)表情況60-61
- 致謝61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有玨;;貴在青春思考——解讀日本青春電影[J];電影新作;2004年06期
2 鄭靜;;青春電影的成長道路[J];電影評介;2007年05期
3 劉帆;;小議都市青春電影中的標準語境[J];電影文學;2007年01期
4 沈小風;;略論青春電影的三種狀態(tài)[J];電影文學;2007年15期
5 謝建華;;青春映像:中國青春電影的文化母題與創(chuàng)作趨向[J];當代電影;2010年04期
6 沈小風;;新世紀的臺灣青春電影[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李思靈;;青春電影對青少年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J];新聞傳播;2011年08期
8 趙楊;;淺談泰國青春電影中的青春元素[J];大舞臺;2011年08期
9 白鵬飛;;淡淡的故事,深深的感動——論泰國青春電影[J];電影評介;2011年10期
10 謝美;;泰國青春電影中的三代華人形象淺析[J];電影評介;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楊映像 貴陽星空影城職業(yè)影評人;《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女性色彩濃厚的青春電影[N];中國電影報;2013年
2 楚卿;青春電影何以“架空”青春記憶[N];中國藝術(shù)報;2014年
3 謝其章;跨越時代的《青春電影》[N];光明日報;2005年
4 ;青春電影熱映,青春文學能否回暖?[N];中國圖書商報;2013年
5 羅云川;果然“青春電影夢”[N];中國文化報;2013年
6 趙亮;青春電影,不應(yīng)止于暮色懷想[N];工人日報;2014年
7 何流;青春電影還能走多遠[N];中國文化報;2014年
8 本報評論員 艾丹;走出小格局更需大氣候[N];湖北日報;2013年
9 李貴宏 安徽省電影電視評論學會理事 學術(shù)副主任;《同桌的你》: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N];中國電影報;2014年
10 記者 甘文瑾;《樂火男孩》關(guān)注80后創(chuàng)業(yè)[N];中國電影報;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祖欣;臺灣青春電影,,從“政治”到“性/別”政治[D];南京大學;2012年
2 張文明;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青春電影的審美流變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3 劉子琪;論新時期兩岸三地青春電影[D];山西大學;2013年
4 曹樂;泰國校園青春電影的接受美學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5 李雪雪;90年代以來的大陸青春電影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6 孫曉鳳;論當代國產(chǎn)青春電影的現(xiàn)狀、困頓及對策[D];河北大學;2014年
7 申素樣;新世紀以來中國青春電影中的懷舊現(xiàn)象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4年
8 郝東橋;新世紀國產(chǎn)青春電影中的青年形象研究[D];湖北師范學院;2015年
9 陳曦;80年代以后內(nèi)地青春電影的空間演變[D];西南大學;2015年
10 袁娜;2000年以來臺灣青春電影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8246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24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