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內(nèi)地電視都市情感劇中夫妻形象的價值取向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內(nèi)地電視都市情感劇中夫妻形象的價值取向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都市情感劇 夫妻形象 價值取向 兩性和諧
【摘要】:伴隨著社會發(fā)展與時代變遷,人們的價值取向也隨之發(fā)生改變。都市情感劇日漸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建構(gòu)社會及個人價值取向的一種重要方式。論文以新世紀以來中國內(nèi)地電視都市情感劇中的夫妻形象為基礎(chǔ),研究夫妻形象所蘊含的價值取向。價值取向一方面是對當下時代價值取向的反映,另一方面,作為一種教化手段編織在人物形象的建構(gòu)之中,劇中的夫妻形象正是價值取向訴求的符號。論文的緒論部分主要從中國內(nèi)地都市情感劇、夫妻形象及價值取向三個方面研究成果進行文獻綜述,歸納總結(jié)目前較為集中的幾個研究方向和欠缺之處。第一章對中國電視都市情感劇的界定和發(fā)展脈絡進行梳理;第二章研究新世紀以來中國內(nèi)地電視都市情感劇中夫妻形象的演變,探討在價值取向主導下夫妻形象的新變化,展現(xiàn)從“大男人”到“小男人”的丈夫形象,從“刻板化”到“多元化”的妻子形象;第三章對劇中夫妻形象蘊含的價值取向特征進行研究,著力挖掘并展現(xiàn)物欲價值取向、個人價值取向、婚戀價值取向的特點;第四章對價值取向形成原因加以分析,從消費文化、性別話語、身份認同、社會變革幾個層面予以探討;第五章研究價值取向?qū)Χ际星楦袆〉溺R像化意義,發(fā)揮都市情感劇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展現(xiàn)都市情感劇夫妻形象變遷背后隱藏的真正推手——價值取向的積極意義,也是提倡夫妻兩性和諧共生的主旨所在。在以往眾多研究都市情感劇的論文中存在著大量否定性評論,這些否定性評論主要集中在都市情感劇題材的同質(zhì)化、運作模式的商業(yè)化、內(nèi)容的娛樂性、審美的扭曲等。雖然大眾文化的世俗化、功利化趨勢不可阻擋,但是展現(xiàn)積極價值取向的優(yōu)秀都市情感劇并非真正缺失,論文之所以選取價值取向作為都市情感劇研究的切入點,正是因為都市情感劇應對社會現(xiàn)實具有指導意義,借助都市情感劇對社會的教化功能,以洞察其背后隱含的社會價值取向與文化表征的本質(zhì),傳遞出構(gòu)建兩性和諧的價值取向,與當下時代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主流價值取向相適應。
【關(guān)鍵詞】:都市情感劇 夫妻形象 價值取向 兩性和諧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905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緒論9-14
- 0.1 研究目的和意義9-10
- 0.2 文獻綜述10-14
- 0.2.1 中國都市情感劇研究的文獻綜述10-12
- 0.2.2 都市情感劇中夫妻形象研究的文獻綜述12-13
- 0.2.3 關(guān)于價值觀及價值取向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13-14
- 1 都市情感劇概述14-16
- 1.1 都市情感劇的定位14-15
- 1.2 都市情感劇的發(fā)展歷程15-16
- 2 價值取向主導下夫妻形象的演變16-24
- 2.1 丈夫形象:從“大男人”到“小男人”的遞變16-21
- 2.1.1 擁有霸主地位的“大男人”16-18
- 2.1.2 回歸家庭民主的“小男人”18-21
- 2.2 妻子形象:從“刻板化”到“多元化”的轉(zhuǎn)型21-24
- 2.2.1 被看視角下的“刻板化”印象21-23
- 2.2.2 價值觀融合的“多元化”形象23-24
- 3 夫妻形象蘊含的價值取向特征24-33
- 3.1 消費時代物欲主導的價值取向24-28
- 3.1.1 物欲價值取向的負面影響24-26
- 3.1.2 精神價值取向的正面宣揚26-28
- 3.2 主張自主平等的個人價值取向28-31
- 3.2.1 主體意識的凸顯28-29
- 3.2.2 兩性平等意識的提升29-31
- 3.3 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交融的婚戀價值取向31-33
- 3.3.1 戀愛觀:沖破傳統(tǒng) 追求愛情31-32
- 3.3.2 婚姻觀:摒棄淡漠婚姻 希冀精神交流32-33
- 4 價值取向形成的原因33-39
- 4.1 消費文化的侵襲33-36
- 4.1.1 消費社會的時代特征33-35
- 4.1.2 物質(zhì)與精神的碰撞交織35-36
- 4.2 性別話語的變遷與身份認同的追求36-38
- 4.2.1 由強漸弱的男性話語權(quán)36-37
- 4.2.2 由弱漸強的女性主體意識37-38
- 4.3 社會家庭關(guān)系的變革38-39
- 4.3.1 家庭模式:從“主干家庭”到“核心家庭”的轉(zhuǎn)型38
- 4.3.2 社會觀念: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觀念的博弈與融合38-39
- 5 價值取向?qū)Χ际星楦袆〉溺R像化意義39-44
- 5.1 夫妻兩性和諧的反思與探索39-41
- 5.1.1 對婚戀固化觀念的反思40
- 5.1.2 對夫妻相處方式的探索40-41
- 5.2 繼承與弘揚:時代核心價值取向的彰顯41-44
- 5.2.1 發(fā)掘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當代價值41-42
- 5.2.2 建構(gòu)現(xiàn)代社會和諧的價值取向42-44
- 結(jié)語44-45
- 參考文獻45-48
- 致謝48-49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以及參加科研情況49-50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魏亞利;“女らし!币辉~價值取向的變化[J];日語知識;2001年08期
2 李忠杰;;建設和諧文化的核心是倡導和諧的價值取向[J];中國監(jiān)察;2006年21期
3 梅娜;;論文學與批評的價值取向[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4 廖開泉;;城鄉(xiāng)價值取向的差異與對策思考[J];社科縱橫;2010年04期
5 王輝忠;;思想文化多元背景下應倡導的價值取向[J];寧波經(jīng)濟(三江論壇);2012年04期
6 閔麗男;現(xiàn)階段文學的價值取向[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0年05期
7 林一民;文藝的多種功能與接受的價值取向[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1年03期
8 侯文宜;論文學活動中價值取向的規(guī)律性[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01期
9 陳愛華;試論現(xiàn)代文化的價值取向[J];江蘇社會科學;1993年04期
10 喬洪武,,龍靜云;功利性價值取向泛化的社會成因與對策[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令瓊;;論“誠信”道德規(guī)約的價值取向[A];孔學研究(第十一輯)——云南孔子學術(shù)研究會第十一次暨海峽兩岸第七次孔子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2 李揚;李超;;中學生價值取向調(diào)查[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2年
3 陸興海;王重鳴;;不同年齡城鄉(xiāng)青少年價值取向的多方法復合式分析[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shù)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4 張衛(wèi);王振卯;;社會群體價值取向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shù)大會論文集(下)[C];2007年
5 丁英華;陳兵;;犯罪治理價值取向辨析[A];中國犯罪學年會論文集(2011年度)[C];2011年
6 楚明錕;周軍;;作為價值取向的責任:一種公共行政的視角[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蔣軍成;;服務型政府構(gòu)建中的價值取向問題研究[A];“建設服務型政府的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8 徐誠;壽楊賓;;試論“和文化”的本質(zhì)、意義及價值取向[A];和文化學刊(2011-2012)[C];2012年
9 孟凡盛;;析部分權(quán)威試題的設計缺陷 察當前命題價值取向之偏差[A];第二屆《化學教育》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10 蘆金梅;;數(shù)學課堂的關(guān)鍵問題[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三卷)[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鄒鳳嶺;百年企業(yè)的價值取向[N];中國工業(yè)報;2003年
2 賴健;品牌貴在價值取向[N];中國石化報;2004年
3 中央黨校哲學教研部教授 阮青;價值取向的界定及相關(guān)問題[N];人民日報;2010年
4 柴俊勇;價值取向 關(guān)鍵看政府[N];聯(lián)合時報;2012年
5 本報記者 張駿;讓城市價值取向成文化之魂[N];解放日報;2012年
6 伊文;功利的價值取向讓理想扭曲[N];鄭州日報;2013年
7 市委黨校 沈建軍;正確把握價值取向 助推社會治理創(chuàng)新[N];樂山日報;2014年
8 張宏斌;客戶價值取向是農(nóng)金服務之本[N];金融時報;2014年
9 王石川;國考“雙降”,穿過迷霧看價值取向[N];嘉興日報;2014年
10 沈峰;價值取向調(diào)整彰顯執(zhí)政理念進步[N];中國綠色時報;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肖強;學校課程與家庭教育價值取向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薛忠祥;當代中國教育的應有價值取向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3 熊華軍;意義生成:當代大學教學價值的新取向[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時麗娜;意識形態(tài)、價值取向與大學英語教科書選材[D];復旦大學;2013年
5 高金鋒;反思與抉擇[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6 郝兆杰;以人為本的教育技術(shù)價值取向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全峰;價值取向與科學發(fā)展關(guān)系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2 張金燕;高校教師工作價值取向與工作滿意度關(guān)系實證研究[D];重慶工商大學;2015年
3 楊振華;中美初中語文教材選文價值取向的對比研究[D];聊城大學;2015年
4 任琳琳;香港國民教育之路的回顧與展望[D];福建師范大學;2015年
5 郭祺;JTQC公司績效薪酬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6 孟小媛;當代人文類繪本的價值取向?qū)κ鼙姷挠绊慬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5年
7 曹曉雨;新世紀以來中國的內(nèi)地電視都市情感劇中夫妻形象的價值取向研究[D];遼寧大學;2015年
8 孫孝珍;高中數(shù)學教育的應用價值取向初探[D];河北師范大學;2009年
9 梅儀新;我國大學排行價值取向的沖突與協(xié)調(diào)[D];西北師范大學;2008年
10 陳飛;明明德: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的價值取向[D];河海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019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01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