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視劇中的“剩女”形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31 13:19
本文關鍵詞:中國電視劇中的“剩女”形象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中國電視劇 “剩女”形象 身份建構 女性認同
【摘要】:當今電視劇作品數(shù)量眾多、類型多樣、題材百花齊放,電視劇中的表現(xiàn)對象也在不斷的多元化。“剩女”題材的電視劇在這之中能夠脫穎而出、火爆熒屏,與作品本身的巨大魅力息息相關,,而這之中最重要的是對“剩女”形象的成功塑造。“剩女”形象的出現(xiàn)并呈現(xiàn)不斷發(fā)展的勢頭,與它是社會熱點話題和社會現(xiàn)象密不可分。這些“剩女”形象包括《咱們結婚吧》中知性優(yōu)雅的桃子、《女人幫》中妖嬈自信的朱莉等等。這些“剩女”形象的成功塑造,為觀眾呈現(xiàn)一個個立體飽滿的人物,加深觀眾對這類電視劇的喜愛。越來越多影視劇主創(chuàng)人員將注意力轉移到吸引受眾、創(chuàng)造市場機遇的“剩女”形象上,來進行電視劇的創(chuàng)作,在電視劇中傳達“剩女”的思想狀況、展現(xiàn)“剩女”的情感生活、揭示“剩女”存在的社會意義。因此研究電視劇中的“剩女”形象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文從2009年以來制作并播出過的“剩女”題材電視劇入手,將電視劇“剩女”形象作為研究對象,解讀“剩女”形象與社會、經(jīng)濟、政治、文化之間的關系,分析“剩女”具備的社會意義,探尋其中的消極方面與批評,針對出現(xiàn)的消極影響與問題提出可行性的建議。 首先,筆者對“剩女”進行詞源學考察,探究“剩女”的詞性意義;在影視劇資料和媒體資源的整合基礎上,對本文涉及的電視劇“剩女”形象做基礎現(xiàn)狀梳理,并結合媒介話語與社會話語兩種話語力量,對電視劇中“剩女”形象的建構,做出社會背景的初步分析,為接下來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礎。 其次,筆者通過對文本的細讀和對大量“剩女”題材電視劇的觀看,在原型解讀的基礎上,對當下熱門電視劇中的“剩女”形象進行“剩女”形象類型劃分:以灰姑娘原型、花木蘭原型、潘多拉原型和蓋婭原型為分類基準,概括出當下電視劇中呈現(xiàn)的不同身份屬性的“剩女”形象。將電視劇的敘事學研究與“剩女”形象的解讀相聯(lián)系,呈現(xiàn)當代熱點社會話題中電視劇“剩女”形象的概況。 第三章主要是從影響“剩女”形象塑造的三個主要方向入手,對建構、塑造“剩女”的原因進行探討與分析。綜合當代消費文化中社會文化、媒介傳播的視角與電視劇生產創(chuàng)作的視角分別從傳統(tǒng)道德、兩性關系、媒介話題、大眾消費、視覺說服以及包裝營銷等方面進行分析。對“剩女”形象與現(xiàn)實社會的“剩女”現(xiàn)象做出多方比較,揭示“剩女”現(xiàn)象這樣一種社會學議題與電視劇中“剩女”形象的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一部電視劇的熱播以及劇中人物形象受到大眾歡迎,必定有其深刻的背景原因,在各種背景原因的綜合作用下,將“剩女”題材類電視劇置于影視前沿,迎合著廣大觀眾的視聽心理。 第四章筆者分析總結出電視劇“剩女”形象的研究意義,給女性以及社會人士認識和理解“剩女”帶來一種全新的角度,包括增強女性自我認同的信心、正視女性訴求的表達、接受其傳遞的社會正能量等方面的意義。除了積極意義,筆者鑒于“剩女”形象的藝術內涵和社會內涵存在差異,指出這種差異化帶來的消極示范以及大眾對“剩女”的刻板化印象等問題。 第五章通過電視文本解讀與社會文化的深刻分析,結合現(xiàn)實社會中的“剩女”,針對反思過程中提出的問題,提供一些可供參考性的建議。如:尊重文化意識的發(fā)展與倡導影視主題的多元化等。最后在現(xiàn)實社會的大語境下,從兩性和諧發(fā)展、形象轉變、共同價值觀的角度對“剩女”進行展望。強化女性認同的身份自信感、提升整個社會的文化內涵,使媒介認識到自身的社會責任意識,以反映現(xiàn)實社會真實為己任,推動正義與和諧的健康文化氛圍,促進兩性平等,推動社會的變革與發(fā)展。
【關鍵詞】:中國電視劇 “剩女”形象 身份建構 女性認同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J905
【目錄】:
- 摘要6-8
- Abstract8-11
- 緒論11-21
- 第一節(jié) 研究緣起11-13
- 第二節(jié) 研究現(xiàn)狀綜述13-19
- 第三節(jié) 研究方法19-21
- 第一章 “剩女”形象與電視劇的話語建構21-30
- 第一節(jié) “剩女”概念的詞源學考察和梳理21-24
- 一、 “剩女”辭源學考察21-22
- 二、 “剩女”形象的現(xiàn)狀梳理22-24
- 第二節(jié) “剩女”形象的話語建構24-30
- 一、 媒體話語建構的“剩女”形象24-27
- 二、 社會話語建構的“剩女”形象27-30
- 第二章 電視劇塑造的“剩女”形象的類型30-42
- 第一節(jié) 灰姑娘原型的“剩女”形象31-34
- 一、 性本能驅使的情感結合31-33
- 二、 獨特性格的情感共鳴33-34
- 第二節(jié) 花木蘭原型的“剩女”形象34-36
- 一、 現(xiàn)實社會女性身份的轉變34-35
- 二、 兩性關系中的女性強者35-36
- 第三節(jié) 潘多拉魔幻原型的“剩女”形象36-39
- 一、 追求欲望滿足的“剩女”形象37-38
- 二、 增強角色沖突的“剩女”形象38-39
- 第四節(jié) 家庭文化禁錮的“剩女”形象39-42
- 一、 家庭親情的情感牽絆39-40
- 二、 家庭施壓的內心抉擇40-42
- 第三章 電視劇“剩女”形象塑造原因探析42-60
- 第一節(jié) 社會文化原因42-50
- 一、 傳統(tǒng)道德文化與“剩女”形象43-45
- 二、 當代社會文化與“剩女”年齡45-48
- 三、 兩性關系文化與“剩女”政治48-50
- 第二節(jié) 消費時代媒介傳播的原因50-54
- 一、 媒介話題消費與“剩女”形象51-53
- 二、 大眾文化消費與“剩女”經(jīng)濟53-54
- 第三節(jié) 電視劇創(chuàng)作生產原因54-60
- 一、 “剩女”形象的視覺說服55-57
- 二、 “剩女”形象的包裝營銷57-60
- 第四章 電視劇中“剩女”形象的社會意義與反思60-70
- 第一節(jié) 電視劇中“剩女”形象的社會意義61-66
- 一、 女性認同——“剩女“形象的積極意義61-62
- 二、 女性訴求——“剩女”形象的創(chuàng)造性意義62-63
- 三、 “剩女”形象傳遞的社會正能量63-66
- 第二節(jié) 電視劇中“剩女”形象的問題批評66-70
- 一、 “剩女”形象的消極示范66-68
- 二、 “剩女”形象的實際偏差68-70
- 第五章 電視劇“剩女”形象創(chuàng)作的建議與展望70-76
- 第一節(jié) 電視劇“剩女”形象創(chuàng)作的建議70-72
- 一、 尊重人類文化的發(fā)展70-71
- 二、 倡導影視主題的多元化71-72
- 第二節(jié) 社會大語境中電視劇“剩女”形象的展望72-76
- 一、 雙性和諧的社會利益追求72-73
- 二、 意識形態(tài)沖擊下“剩女”形象的轉變73-74
- 三、 社會價值觀的召喚與共鳴74-76
- 結語76-78
- 注釋78-80
- 參考文獻80-83
- 附錄:2009 年以來“剩女”題材電視劇主要作品年表83-86
-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著86-87
- 致謝8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安平;;解構婚姻的性別基礎[J];北大法律評論;2004年00期
2 高修娟;;“剩女難嫁”的社會學解讀[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3 劉麗超;;被曲解的“剩女”——都市類晚報下的“剩女”形象建構[J];東南傳播;2010年09期
4 馬麗敏;;熱播電視劇中“剩女”媒介形象建構探析[J];東南傳播;2011年09期
5 左雪松;夏道玉;;建構女性與女性建構——建構主義視閾中“剩女”危機引發(fā)的社會學思考[J];婦女研究論叢;2008年05期
6 方漢文;女性話語與拉康的后現(xiàn)代精神分析理論[J];國外社會科學;2002年01期
7 孫紹榮;;從《咱們結婚吧》看兩性對話[J];當代電視;2014年04期
8 趙麗濤;;“剩男剩女經(jīng)濟”的利弊分析與引導策略[J];重慶社會科學;2014年08期
9 屈衛(wèi)國;強調性本能不等于鼓吹性放縱──對弗洛伊德性本能理論的再認識[J];湖南教育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10 劉虹利;;從《咱們結婚吧》到《來自星星的你》——論電視劇的“情節(jié)為王”[J];電影評介;2014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艷紅;女性主義視野下的媒介批評[D];武漢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658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76581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