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與現代的對接:論1980年代以來影視作品中的戲曲元素
發(fā)布時間:2017-06-10 21:20
本文關鍵詞:傳統與現代的對接:論1980年代以來影視作品中的戲曲元素,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1980年代以來,越來越多的影視作品開始嘗試,或通過對多種戲曲元素的疊加,或藉助對某一類戲曲元素的巧妙融合,在鏡像中有效地實現了戲曲由傳統藝術向現代藝術的身份遞嬗與對接。從時代背景看,二者的對接恰發(fā)生于戲曲藝術衰退與戲曲元素崛起之際:從形態(tài)呈現和思維理念看,這是一種典型的以美學意蘊彰顯個性魅力、以碎片拼貼顯示價值意義的對接生存方式;從傳播發(fā)展講,由這一方式締造出的影像景觀,正是對戲曲藝術生命力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延續(xù)。
【作者單位】: 浙江傳媒學院電視藝術學院;
【關鍵詞】: 傳統 現代 當代影視 戲曲元素 視聽景觀
【基金】:浙江傳媒學院校級課題項目“現代媒介視閾下的戲曲元素傳播研究”成果,項目批準號:ZC12XJY019
【分類號】:J905
【正文快照】: 戲曲與影視,一為中國傳統藝術之精粹,一為西方舶來品藝術之代表。1905年電影《定軍山》誕生,二者攜手肇始。眾所周知,戲曲是一門高度綜合性藝術,就其藝術本體構成可清晰區(qū)分出音樂、舞美、造型、表演、服飾、化妝等多種符號元素。而隨著戲曲影像時代的到來與演進,至晚到1980年
本文關鍵詞:傳統與現代的對接:論1980年代以來影視作品中的戲曲元素,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399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439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