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3》的力道:技法與文化
本文選題:電影語言 + 電影史。 參考:《電影藝術》2016年03期
【摘要】:近日,《葉問3》卷入票房造假風波,再次證明電影藝術同資本、社會的重合與糾葛。本文主要關注兩個問題:本片在電影技法方面有哪些得失?本片在文化語境中的定位是怎樣的?《葉問3》是粵港武術與華人文化延長線上的一個節(jié)點,其電影語言有趣卻規(guī)矩,包含大眾化、社會性的觀點;同時也由于它的事件性,映照出電影的兩難。
[Abstract]:Recently, Ye Man 3 was involved in box-office fraud, proving once again the coincidence and conflict between film art and capital and society. This paper focuses on two questions: what ar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film in terms of film techniques? What is the orientation of this film in the cultural context? < Ye Man 3 > is a node on the extension line between Guangdong and Hong Kong Wushu and Chinese culture. Its film language is interesting but regular, including popular and social viewpoints. At the same time, because of its eventuality, The dilemma of the film is mirrored.
【分類號】:J9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茜茜;;電影語言學研究綜述[J];電影評介;2011年24期
2 艾·瑟希爾 ,鄧燁 ,卞卜;電影語言辯析[J];世界電影;1988年01期
3 胡偉東;;追尋詩性的電影語言[J];電影文學;2004年03期
4 言志峰;;電影語言中的雙關語[J];電影評介;2006年19期
5 韋星;;電影語言和文學語言[J];電影評介;2006年21期
6 馮學民;王珍;;試論電影語言與語境[J];電影文學;2007年12期
7 馮學民;胡桂紅;;電影語言的情趣、韻趣和理趣[J];電影文學;2007年15期
8 馬曉紅;;積極修辭在電影語言中的運用[J];電影評介;2008年23期
9 蔣昕臻;;經典的當代讀解——《去年在馬里昂巴德》的電影語言淺析[J];電影文學;2008年01期
10 黃春燕;;透過西方現代文論的視角管窺《畢業(yè)生》的電影語言[J];電影文學;2008年10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于雁賓;一種特殊的電影語言[N];吉林日報;2009年
2 Martinn Scorsesee 譯 蔣薈蓉 苗思雨 賀艷飛 奚瑋玲 陳冬樺;電影語言恒久遠[N];中國藝術報;2013年
3 王鳴飛;電影語言中的“傾訴”與“傾聽”[N];中國電影報;2009年
4 吳月玲;《此生此愛》:愛人民子弟兵[N];中國藝術報;2007年
5 周燾;《歸來》:簡約文本中的溫情回歸[N];中國電影報;2014年
6 左芳;靈魂被塵封的滋味[N];文藝報;2000年
7 云飛揚;超越代際標識的鋒芒[N];中國電影報;2012年
8 表江;在來來往往之間[N];中國文化報;2002年
9 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李洋;《前進青春》:貧民區(qū)的鄉(xiāng)愁[N];光明日報;2014年
10 南虹;懸疑片開拓抗戰(zhàn)新題材[N];文匯報;2001年
,本文編號:19109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910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