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印象派繪畫藝術在現代動畫場景設計中的借鑒與運用
本文選題:動畫 + 場景設計 ; 參考:《鄭州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文化產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動畫的需求量不斷增大,人們對動畫作品數量和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成功動畫作品的完成不僅需要良好的技術支持,也需要更有創(chuàng)新的藝術內涵。在藝術史上有許多經典的藝術流派所創(chuàng)造的藝術造型被我們熟知,這些經典藝術是我們動畫創(chuàng)作的源泉。印象派產生于19世紀初,作為現代藝術的開端,它創(chuàng)造了有別于古典藝術的審美趣味,它的產生適應了現代人們的藝術品位需求,并得到迅速的發(fā)展。印象派繪畫的作品具有獨特的造型語言風格,它更強調色彩的大膽運用,從而產生絢麗多彩的畫面感。印象派畫家用速寫的方式快速捕捉即將逝去的觀感變化,筆觸隨意,或點,或段線等。現代動畫的產生也是時代的產物,動畫藝術來源于繪畫藝術,但也有區(qū)別。在現代動畫作品中出現許多對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借鑒和運用,印象派繪畫的元素在現代動畫場景中運用也不斷出現,其中不乏運用成功的動畫案例,可以說印象派繪畫元素在動畫場景的運用越來越多。本文通過對印象派繪畫在現代動畫場景中的運用研究,探索出印象派繪畫與動畫場景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首先,印象派繪畫在藝術領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打破傳統(tǒng)繪畫觀念的束縛,引領了現代藝術創(chuàng)作的道路。當印象派繪畫的視覺語言形式在動畫領域進行全新的研究探索,不僅是對經典繪畫藝術的傳承,而且促進了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延續(xù)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其次,把印象派的繪畫語言運用到動畫場景的設計研究中,對于二者藝術風格的發(fā)展都是突破性探索,一方面拓寬了動畫藝術的表現領域,豐富了動畫場景的語言表達形式,獨特展現畫面的情感表達和創(chuàng)意空間,同時也推動了油畫動畫的發(fā)展。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animation, peopl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animation works. The completion of successful animation not only needs good technical support, but also needs more innovative artistic connotation. In the history of art, there are many classics of art genres created by us.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classical art is the source of our animation creation. The Impressionist school, produced in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was the beginning of modern art. It created the aesthetic taste different from the classical art. Its production adapted to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people's artistic taste and developed rapidly. The Impressionist paintings have a unique style of modeling language. It emphasizes the bold use of color, thus creating a colorful picture. Impressionist painters quickly capture the change of the passing, the brushwork, the point, or the line. The creation of modern animation is the product of the times, and the art of animation comes from the art of painting,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modern animation. There are a lot of reference and use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art. The elements of impressionist painting are also used in modern animation scenes. There are no lack of successful animation cases, which can be said that the use of impressionist painting elements in the animation scene is more and more.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mpression painting in the modern animation scene. 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mpressionist painting and the animated scene. First, the impressionist painting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field of art. It breaks the restriction of the traditional painting concept and leads the road of modern art creatio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art of canonical painting has promoted the continuation and innovation of traditional painting art. Secondly, the use of impressionist painting language to the design of the animation scene is a breakthrough explor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wo art styles. On the one hand, it broadens the field of animation art and enriches the language expression of the animated scene. Style, uniqu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al expression and creative space, and als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il painting animation.
【學位授予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J95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廖仁榮;;印象派繪畫給美術教學的一些啟示[J];藝術教育;2012年01期
2 王樹谷 ,邵大箴;印象派繪畫和中國人的審美趣味[J];有色金屬再生與利用;2004年10期
3 魏紅;中國人的審美趣味與印象派繪畫[J];戲劇文學;2004年12期
4 解俊萍;也說印象派——《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觀后[J];東方藝術;2005年11期
5 蘇文婷;;從印象派繪畫看藝術創(chuàng)新精神[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6 劉平;印象派繪畫與都市生活[J];文藝研究;2005年02期
7 楊建;;論印象派繪畫題材的創(chuàng)新[J];藝海;2009年01期
8 雷諾阿;;母與子[J];思維與智慧;2009年34期
9 李滿枝;;色先于形 形存于色——印象派繪畫表象特征淺析[J];文藝生活(藝術中國);2009年07期
10 邵大箴;;中國人對印象派繪畫的推崇[J];藝術.生活;2009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季萊荷;;宋曉杰的詩歌與法國印象派繪畫[A];首都師范大學駐校詩人宋曉杰詩歌創(chuàng)作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陳燮君;印象派繪畫的文化含量與人文精神[N];文匯報;2004年
2 本報記者 王臻青;《自然印象》謳歌和諧之美[N];遼寧日報;2008年
3 方翔;印象派繪畫 全世界的“硬通貨”[N];中國商報;2004年
4 漢文;聚焦法國印象派繪畫[N];中華讀書報;2004年
5 本報藝術投資分析員 學東;印象派繪畫投資風險露端倪[N];上海證券報;2007年
6 青原;庫特與歐洲印象派繪畫[N];中國文化報;2001年
7 孫振華;喜歡“正常美”[N];中國文化報;2009年
8 專欄記者:單三婭 本期策劃:王保純 沈衛(wèi)星;印象派畫展為什么大受歡迎?[N];光明日報;2004年
9 ;印象派繪畫在中國[N];人民日報;2004年
10 浙江大學教授 沈語冰;莫奈及印象派繪畫的社會世相[N];東方早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宋琪;后印象主義繪畫因素下《海浪》的主題分析[D];鄭州大學;2015年
2 閆雪斐;印象派繪畫語言對創(chuàng)作實踐的影響[D];蘇州大學;2016年
3 陳金鑫;論印象派繪畫藝術在現代動畫場景設計中的借鑒與運用[D];鄭州大學;2016年
4 李益;中國滯后于日本接納“印象派繪畫”的原因研究[D];西南大學;2007年
5 李榕玲;解析印象派繪畫的“內容性”[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6 劉甜;論印象派繪畫的主客觀因素[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7 朱星諭;論印象派繪畫創(chuàng)作中的情感因素[D];廣西師范大學;2014年
8 陳敏;論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繪畫的造型特點[D];南京藝術學院;2011年
9 林自棟;印象派繪畫藝術的轉捩與變革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5年
10 傅曉龍;光色與音色—印象派繪畫與印象派音樂異同探源[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83904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839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