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變與重生——蒙古族題材電影的創(chuàng)作困境與突圍之路
本文選題:少數民族題材電影 + 蒙古族電影; 參考:《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03期
【摘要】:蒙古族題材電影從20世紀90年代的宏大敘事轉移到書寫當代現實處境,反映牧民生活空間被壓縮及草原哲學的現代性裂變。隨著電影市場的成熟,少數民族電影創(chuàng)作越來越趨于邊緣化。未來蒙古族題材電影創(chuàng)作應深挖微觀歷史,緊密結合當代生活,關注蒙古族的時代精神。
[Abstract]:The Mongolian films have shifted from the grand narration in the 1990s to the writing of the contemporary reality, reflecting the compression of the herdsmen's living space and the modern fission of the grassland philosophy. With the maturity of the film market, ethnic film cre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marginalized. In the future, the creation of Mongolian films should dig deeply into the micro history, closely combine the contemporary life, an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Mongolian spirit of the times.
【作者單位】: 北方民族大學設計藝術學院;
【分類號】:J9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趙智曉;梁悅玲;;民族戲劇在草原文化傳承中的作用[J];內蒙古藝術;2005年02期
2 錢淑芳;;(內蒙古)影視劇中草原文化的誤讀摭談[J];語文學刊;2008年17期
3 張妙珠;;從蒙古電影看現代文明下的草原文化[J];電影文學;2013年14期
4 塞音;張瑞芳;王俊義;徐新民;;二人臺傳播中交織著農耕文化和草原文化[J];語文學刊;2011年13期
5 孫書敏;鄔冬婭;;草原文化的綠色之思及其符號表征——蒙古族題材電影的生態(tài)思想與鏡像符號研究[J];實踐(思想理論版);2014年07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李樹榕;《諾日吉瑪》——草原文化內涵的開掘與拓展[N];內蒙古日報(漢);2014年
2 自治區(qū)文化廳藝術創(chuàng)作中心主任、一級藝術評論 哈斯巴根;草原戲劇詮釋草原文化深刻內涵[N];內蒙古日報(漢);2007年
3 韓志遠;尊重歷史 研磨藝術[N];中國藝術報;2004年
4 本版編輯 杲文川;史學與藝術結合的精品[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
5 楊笑寒;腦閣:傳統藝術彰顯時代魅力[N];內蒙古日報(漢);2007年
6 周潔;草原圖騰 迎風沐雨[N];內蒙古日報(漢);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美鮮;論內蒙古影視對草原文化的傳播[D];內蒙古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8153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815333.html